◆张骏生 穆 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于高校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合理化建议
◆张骏生 穆 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国家化,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成了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个人十分关心的问题。本文具有国际视野地结合了国外高校培养模式的经验,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应用型 复合型 本科人才 合理化建议
所谓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与所从事的职业相结合的一种专门的本科人才类型。这类人才能够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活动一线的基础知识技能,但是其具体内涵是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特征主要包括:第一,社会适应能力。即本科毕业生就业之后在工作、生活、心理上能够较快地熟悉和适应,并尽快地融入环境的能力。第二,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具有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得来的。第三,创新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有产生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复合型本科人才,是指在本科毕业时,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可以是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的复合,也可以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复合。成为复合型的本科人才,在本科阶段必须要经历从通才向专才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变。复合型的本科人才要具有的能力特征:第一,综合能力。多重专业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复合能力,这不是各个学科的简单相加,而是学科之间相互的取长补短,并且形成综合的分析能力应用于实践。第二,创新能力。综合也仅仅是手段,目的是创新,更是在应用中创新,能够用复合的新思维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但在当前,各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产学研脱离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脱离了社会需要、教学方式不适应教学对象的发展诉求等等。因此,笔者根据自身从事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经验出发,对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等提出了基于国外相关经验比较的合理化建议。
本科应用型人才在《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中被归属到 5A2类,在各类不同的技术领域分设专业,培养高层次的专门人才。但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本科人才”方面,我们要有明确的目标定义,即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而不是技能型的,更不是学术型的。作为有着较强社会经济实用性和适用性诉求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必须要求这类学生知识面宽,学习能力、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手段为目标而服务,人才培养的手段也要人才培养的目标而设定。人才培养的手段主要包括培养制度、培养内容、培养方式三个方面。
人才的培养制度是指关于人才培养的重要规则、规定以及实施方法、体系,制度是人才得以得到培养并且遵循制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首先,在教师素质方面,各类高校目前招聘教师的基本条件为“博士”,并且在相关学科领域内较为优秀,其具体标准由学校内各院系掌握。但根据笔者曾经组织的调研,学生们最喜爱的教师类型排序是“具有多年工作背景并进行相关研究的综合性人才”、“工作多年的企业资深人员 (如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或者财会工作等等)”,“从事本专业研究多年的博士或者博士后”,“有海外留学背景的归国人员”。
因此,在高校对专业教师的招聘中,应该招聘“双师型”的教师,即不仅能够讲授本专业的知识,并且要具备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丰富经验,能将自己所学结合所用,能将所用揉入讲学之中,并且最好具备一定的国际背景,了解国外相关领域的前沿和研究方向。这样的师资力量,是培养出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和基本前提。
其次,在教师结构上,国外的经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两个比例均大于普通本科大学,这两个比例是:实践型教师/理论型教师,校外兼职教师/本校专职教师。这一比例有效地保证了师资队伍具有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也能够满足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但是在我国,目前尚且没有哪个学校能够达到实践型的教师多于理论型的教师,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校外兼职的教师多于本校专职的教师了。因此,对于一些有志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的高校,不一定要向国外同类院校看齐,但应有倾向于引进实践型教师的意识,尤其是在实践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如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招聘、培训、薪酬、绩效等等都是具有极强实战性的课程,用人单位往往希望毕业生毕业就能上岗,就会开展评价中心的测量、制定培训计划、完善薪酬体系等等,因此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能局限于课本中所阐述的各类理论以及各种人力资源工具的描述和分类,而是必须要手把手地教授学生们使用这些工具,在不同的实际情况下利用何种工具才能发挥最大效能。而这样的教师的丰富的经验往往不能从其在学校读到博士或者做过丰富的科研而得来,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经历过这种工作,亲身参与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中,才能真正地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也才能通过自己的经验来教授学生。
同时,对于校外兼职教师与本校专职教师比例的扩大,在短期内,在我国、在各大高校都是不太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可以鼓励我们的教师“走出去”,即多多参加各类公司的项目,如为某企业制定其成套的人力资源计划,在制定的过程中带领我们的学生参与其中,也能够有效地达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培养目标是基础,但是培养内容则是中介,培养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专业的设置、课程的计划、教育的内容以及课外实践活动。
(1)关于专业设置的建议
针对应用型、复合型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专业的设置上要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侧重社会的需要而设立专业,这样专业的学生在面临招聘时都会成为抢手的应聘者。第二,专业的设置要坚持市场导向,现在市场紧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的专业人才,用人单位通常要求应聘者不仅要具有一线的操作知识,也要具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管理实践,而现实情况中这几类行业一线从业人员普遍职业素质和学历的有限程度也使用人单位的需求进入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因此,高校如果能够开设各类行业的一线操作专业,同时通过 4年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使得最后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一线的实际操作知识和经验,同时还具备宏观层面的经济管理知识,相信这样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一定供不应求,而因为这种供不应求的状况而得到良好的社会地位和工资待遇。(2)关于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A组(教改组)考试总成绩高于B组(对照组),A组(教改组)病例分析题的成绩高于B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学生概念记忆题和理解题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所示。
构建课程体系的基础是对行业的透彻了解,包括对行业所需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从而具有明显的职业定向,在课程的设置上才能突出技术的重要性。
在公共课和基础课的组合特点中,我们可以总结发达国家的课程组合类别:
第一,横段式的课程组合。德国和日本都采用这种课程组合方式,专业课排在基础课之后,同时二者之间呈现明显的阶段,这样的排课有利于基础理论的掌握和扎实。
第二,纵条式的课程组合。在上述几个发达国家中,丹麦采取这样的排课方式,课程的组合以问题为导向,所有课程的安排均围绕该问题展开,这样排课方式针对性强,有利于提高专业课程能力。
第三,自主式。美国的课程安排属于自主式,课程的安排没有明显的安排和强制,只有一个从基础课到专业课的大致方向,其他都由学生自主进行选择,学生们的自主权利较大。
在以上三种课程安排方式中,大部分高校现阶段的课程安排方式和日本、德国较为相近,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基础课,在大三大四年级主要学习专业课。笔者对高校的课程安排有如下建议:专业课程中联系较为密切的几门课程应该同时开设,相互之间有承接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例,绩效和薪酬是紧密相连的两门课程,应该在同一学期开设;而宏微观经济学和劳动经济学是具有承接性的课程,应该在相邻的学期开设。
课程内容除了分为公共课和基础课,还可以分为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两个部分。笔者对上述发达国家的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整合方式的类别归纳如下:
第二,双元式。德国的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双元式的内容安排,也就是说,教学任务要由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完成。这种课程安排由于是在企业的指导下校方进行安排的,因此,课程具有很高的实用性,理论和实践也能较完美地融合。
第三,渗透式。日本的高校在理论和实践教学安排中采用渗透型的组合,美国的部分高校也采用这种方式。在渗透式中,各课程要求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把实践的要素有机地融入到理论内容中去,整合程度较高。
第四,交替式。英国和美国的高校普遍采用交替式的理论实践结合方式。这样的方式是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按照学期或者学年交替进行,并且相互配合。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将理论在实践中消化和学习。
目前,各类高校实践内容和理论内容的整合方式应该是变相的交替式,也就是在大二、大三的暑假给学生们进行实习的时间。但是这一时间不仅远远不够,也无法将学生们的所学应用于实践。在四种方式的选择中,笔者认为应该根据各个院系和课程的特点自行进行设计。
既然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那么在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上一定要更加实用性和具有实践性,具体建议如下:
第一,在指导思想方面,如果力图努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人才,应该将教学的中心从以理论为中心转变为以实践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在实施过程中,一是要强调实践性,即坚持以实践为本,时刻以学生未来倾向性最大的职业为蓝本进行教学,多采用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二是要注重互动,要时刻与学生进行课堂上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感觉到自身参与到了课程之中。
第二,教学方法上应多样化和丰富化,不仅仅只采取填鸭式的教学和机械的考试,应充分利用案例法、讨论法、角色扮演法等等。同时学校应该积极促进与企业的联合,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第三,在教学组织上,学校应该主动扩大联系机构,不仅要有企业、科研院所,一些社会团体,公益部门也应成为相关专业的实习基地。
只有对高校本科生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内容、专业设置进行合理化改进,各类高校才能培养出真正在劳动力市场上受欢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