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品的细读教学例说

2010-08-15 00:49潘文富
中学语文 2010年28期
关键词:祥林嫂语句文本

潘文富

[作者通联:宁波镇海区中兴中学]

所谓文本细读,是指读者通过对作品文本的详细阅读,进行细致、精确的语义分析,从而实现对文本意义准确、透辟的解读。其基本特征是:以文本为中心,重视语境对语义分析的影响,强调文本的内部组织结构。由于文本细读在阅读教学中所体现出的既符合从言语入手的阅读规律,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既务实有效,又易于操作的特性,因而受到语文教师的广泛关注。那么阅读教学应该怎样切入文本、精细阅读呢?著名特级教师邓彤先生认为应该“把握几个切入角度,读出滋味”,他把切入角度概括为“四一律”,即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段落。受此启发,笔者认为阅读文本首先应找准切入点,从语句的细微处入手,始终关注语言的品读,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正像海德格尔说的那样“徜徉在语言之途”。下面笔者以教学文学作品为例,从操作层面谈谈自己是如何切入文本、细读精析的。

一、于词句的反常处探因

文学作品的语言,除诗词曲外,大多是常式语句,这符合书面语言表达的要求和表达习惯。但在特殊情况下,由于表达的需要,在对作品人物的语言描写或表达作者特殊情感时,往往运用一些语序、措辞或句子长短方面有明显变化词句。所以在阅读作品时遇到“反常”的语句,就应特别关注,细心揣摩,探究其“反常”的原因,这样的阅读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于语序的反常处探因

请看下面的几个例子:

(1)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她讪讪的缩了手,又去取烛台。

(3)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

例(1)中的“怎么了,你?”是一个变式句,常式句应该是:你怎么了?这里就应该探究一下水生嫂为什么要先说“怎么了”,再说“你”呢?学生联系上文,不难悟出这里句序的变化是为了突出问话中的“怎么了”,表达了水生嫂急切想知道丈夫“笑得不像平常”的原因,准确反映了人物急迫而关切的心情。而常式句“你怎么了?”就没有这种效果。

例(2)两处画线句是常式句,例(3)的画线句则是变式句。两句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也是同一个人说的,为什么前后的语序不同了呢?四婶的断喝有什么作用呢?联系上文,通过比较我们就会得出答案:

例(2)是先称呼,后制止;例(3)是先制止,后称呼,且语气更强烈,声音更大,表现出四婶生怕祥林嫂沾了祭品及祭祀器物的边。这无异在说,伤风败俗的,不干不净,靠边站吧!“不干不净的东西,祖宗是不吃的”。四婶的断喝反映了她浓重的封建意识,强化了祥林嫂的严酷生存环境,推动了情节发展——祥林嫂想做正常人的幻想彻底破灭,同时还揭示了封建礼教杀人的本质。

2.于措辞的反常处探因

《林黛玉进贾府》中两段黛玉回答关于读书的事,前后答话的措辞有很大的不同。

(2)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

前后两处画线的句子回答的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措辞会有变化呢?反映了林黛玉怎样的心理呢?细心揣摩便会发现,措辞改变和贾母回答贾府姊妹读什么书的措辞有关。听了贾母的话,黛玉自觉失言,因而小心更正。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黛玉初来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心理状态。

3.于长短的反常处探因

先看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中的两个长句:

(1)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海峡的船上。

(2)雨是一种回忆的音乐,听听那冷雨,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雨是潮潮润润的音乐下在渴望的唇上,舔舔那冷雨。

正常情况下,这两个句子还应该添加一些标点,可这两句则不然,句子颇长,停顿很少,使读者不得不一口气读完。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在教学时,笔者先请学生自由朗读长句,读后说说这么长的句子应怎么读?读时有怎样的感觉?然后再探讨这样表达的好处。

学生的体验有:一、读这样的长句节奏要快,要一气呵成,否则就达不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效果。二、读时在气息上有喘不过气来的感觉,在视觉上有目不暇接的感觉,好像这个雨这也有,那也有,到处都有;这也下,那也下,下个不停。

这样表达的好处是:既是表现雨无处不在,更是表现作者切切的思乡之情。无论从视觉上、听觉上,还是从心理上都给人很强的冲击力。

再来看出自同一篇文章中的一例短句:

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

“杏花。春雨。江南。”在原词的句子中是没有断开的,因为它们原本是一组意象,共同表现了江南水乡春天的美好意境。而余光中不仅断开,而且是用句号断开,变为三个极短的独词句,为什么这样断呢?这样表达有怎样的效果呢?

笔者指导学生从语义、语气、情感和意图等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达成以下共识:从语义上看,为了强调每一个词,一词一顿,强化每一个意象;从语气和情感上看,用来舒缓语气,表达对汉字以及对家乡的深深地眷恋;从意图上看,为了加深读者对每个方块字的印象,说明作者对祖国的方块字情有独钟,认为它是汉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的寄托,这正是祖国传统文化长期浸润的结果,同时也反映作者心中始终热爱传统文化的情结。

二、于文本的细微处探微

王尚文教授认为,文本细读,应该学会“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他强调对文本语言细微之处的关注和体验。文本细读就是要抓住文本的细微之处,见微知著,从一个标点、一个细节、一个留白等细微而又耐人寻味的地方入手,读出文本所绘之形象,读出文本所含之意蕴,读出文本所指之精神,读出作者的情感态度。简而言之,就是细读深挖文本的文化意旨,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要读别人之所读,更要读别人之所未读。

1.推敲一个标点

先看鲁迅先生的《祝福》中的一个情节,鲁四老爷发现祥林嫂被抢走,两次说到“可恶”,“然而……”。教学时许多教师都会抓住两个“可恶!然而……”来分析其内涵,认为第一次“可恶”针对的是婆婆“抢”的举动,给自己带来了麻烦,“然而”后面隐含的意思是,祥林嫂私自逃出,礼教不容,婆婆作主,理所当然;第二次说“可恶”是针对卫老婆子的,对卫老婆子先荐祥林嫂然后又合伙劫她,闹得沸反盈天,有损鲁家的体面,“然而”后面隐含的意思是,找到像祥林嫂这样比男人还勤快的劳动力是不容易的。笔者认为只说出省略的内容是不够的,还应进一步深究鲁四老爷为什么欲言又止,说到“然而”就打住呢?结合当时的情境分析,鲁四老爷是想要表达对祥林嫂的婆家和卫老婆子合伙劫走自己家里的佣人——祥林嫂的不满,是情绪化的、感性的话语;“然而”是激动之后的冷静之语,但是刚刚吐出“然而”一词,突然意识到不该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因为一旦说出来就会否定自己说的“可恶”,削弱自己的怒意,损害自己的尊严。所以这欲言又止,不仅反映了鲁四老爷这个人物反动、封建(封建礼教的卫道者),而且还说明他为人狡猾和虚伪。可见这两处省略号不只是有省略的作用,对刻画人物性格也有重要作用。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有这样一个例子:

女人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她才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

画线句子是水生嫂对要参加大部队的水生说的话,其中的标点值得推敲。教学时可用比较的方法,要学生说说“拦你”字之后的句号改成逗号好不好?为什么?比较后的结论是,改后不好。因为,用句号说明水生嫂“不拦”丈夫,不拖后腿,只是说出丈夫走后家里的难处。这与她深明大义的性格相符。改成逗号后,是表达要“拦你”的意思,不拦你“家里怎么办”?可见小标点有大作用,它既能帮助句子准确地表达语义,又能有效地刻画人物,表达作者的情感,实在不能不关注。

2.品读一个细节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写作不可忽视的技巧。阅读欣赏文学作品是不可绕过细节描写的。

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的对话和细节描写历来为人们称道,如下面的细节描写:

“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这里有两处细节描写,一是“震动”,一是“吮”。手指震动了一下,看来水生说的这件事在水生嫂的心里激起了很大的波澜,丈夫回来的很晚,事出有因,她也意识到丈夫可能有重要的任务,这在意料之中。而出乎意料的是明天就要走。一时的不舍、担忧、留恋、国恨、家愁统统涌上心头,以至于脑子走神,手指被划破了。但她毕竟是白洋淀的女儿,白洋淀的水给予她温顺、善良的性格,同时也赋予她坚强的品行,她意识到自己走神了,立刻把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她马上稳定了自己的情绪,不让丈夫看出自己的失态。这个细节描写把水生嫂贤淑、温柔、明理、坚强的传统女性的特点表露无遗。

3.鉴赏一个留白

留白是中国画的一种手法,后来书法、音乐、戏曲、文学等都借鉴这种表现手法。留白可调动欣赏者的经验和感受、知识和体验,乃至整个心灵投入,窥斑知豹,叶落知秋;留白处给人丰富联想,让人“无”中生“有”,“虚”处见“实”,所谓“此处无物胜有物”,“此时无声胜有声”。小说中也常用留白手法。《林黛玉进贾府》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相会,作者对宝玉的服饰作了细致的描写,而对林黛玉的服饰却只字未提,这可以看作是一处留白。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呢?这其实是借此写宝玉,因为在宝玉眼中,衣服裙裾是不屑之物,故视而不见。

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结尾写到玛蒂尔德得知自己借来的钻石项链原来是假的就戛然而止。至于玛蒂尔德得知真相后的反应和之后会发生怎样的故事,怎样的结局,全留给读者去想象。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玛蒂尔德的结局。结尾的留白可以激发学生无穷的想象力,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

欧·亨利的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中,贝尔曼画常春藤叶虽是小说的重要情节,作者却没有实写,这也是一处留白,作者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呢?其一,可以调动读者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个身体孱弱的老画家如何冒着大风雨爬上梯子,如何拎着风灯,擎着画板,一笔一笔艰难地吃力地画叶,如何被大雨淋湿,怎样瑟瑟发抖,发了高烧……给人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其二,使得小说结尾产生出人意外的效果——病危而又绝望的女画家活了下来,而给她带来生的希望的老画家却因画叶淋雨染病而不治身亡。这样的留白让人回味无穷。

三、于有疑处释疑

阅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疑难语句,而这些疑难语句是理解和鉴赏文本思想内容的障碍,每一位读者都需要关注疑难语句,并且要花力气解决它们,即于有疑处释疑。因为文本的难点也往往是文本的重点,是解读文本的关键,是打开文本密室之门的钥匙。文本的疑难处,常常是含蓄蕴藉的语句、含意深刻的语句、人物的潜台词等等。阅读文本或教学时,一定要想办法突破这些难点。

1.咀嚼含蓄蕴藉的语句

含蓄的语句是阅读的难点之一,学生要能真正读懂文本,就不得不面对作为文学作品的含蓄这个语言坡度。含蓄蕴藉的语言,“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我们阅读时要在反复吟咏、再三咀嚼之中,获得深层含义,体味悠远意韵,提升审美情趣。

例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和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朱自清《荷塘月色》)

作者为什么说“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里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纵观全文,作者是在“颇不宁静”的时候来荷塘排遣郁结的,此处作者这样写,并非表明自己羡慕蝉、蛙能热闹地鸣叫,而是点出此刻自己的愁思又袭来了。同时也含蓄地写出了自己的愁思之深,是无法排遣,挥去了又回来。作者的心中没有蝉与蛙的热闹、快乐,也不能像蝉与蛙那样把自己的心绪倾吐出来,可见作者内心的孤独。

《项脊轩志》的结尾对枇杷树的描写也很含蓄,其中蕴含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因为庭中“今已亭亭如盖矣”的枇杷树,是亡妻亲手所植。随着时间流逝,物在人亡;睹物思人,人何以堪!作者以景语结束全篇,在委婉含蓄中,极度压抑中,更能引起读者凄婉惆怅的共鸣。读此会感受到“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情味,让人心情格外沉重。

2.解析含意深刻的语句

杨绛先生的《老王》的结尾:

如何理解“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解决这个问题要联系写作背景,联系作者的经历和当时的境遇,知人论世,同时联系有关的赏析文章启发学生。下面的解读就是一种得到多数读者认可的观点:

在老王这些人身上,作者看到了人性的美好,认为自己比他们幸运,实际是以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去善待他们。作者和他们一样,都是当时社会的不幸者,但他们确实比作者更卑微、更贫困、更无奈,对他们的愧怍,正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道义和责任的表现。对于社会的责任,知识分子理应肩负得更多,出于良知,应该使社会更平等、更美好,而当时的社会恰恰相反,我想这才是杨绛先生对不幸者“愧怍”的深层社会原因,是作者耻于当世而又不推卸责任的“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法则”使然。

3.挖掘人物的潜台词

潜台词是人物在行动过程中内心真实的表现,它是表现人物形象的灵魂。阅读作品要善于挖掘人物的潜台词,读懂言外之意。这样才能走入人物的内心世界,看到人物的真实情感和性格,从而准确地把握人物形象。

例如《雷雨》中的对话: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冷冷地):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

这几句话有怎样的弦外之音呢?联系周、鲁两人的性格和经历,联系前后的情节我们有如下领悟:

“你来干什么?”——你来肯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是想来认儿子,还是为了钱?十有八九是为了勒索一笔钱,因为当年你就贪图了我家的荣华富贵。三十年前将你赶出家门,这三十年中不知你如何算计着报复呢!你想要达到的目的无非有两个,要么勒索钱财,要么揭露真相。

“谁指使你来的?”——既然你是有目的而来,是为了勒索钱财而来,估计你一个人还缺乏这种勇气。那么,你肯定有同伙,或指使人,这个人十有八九是鲁贵。

“三十年的工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这三十年的时间,你无时无刻不在算计着如何报复。我早就知道,你只要活着就会找上门来的。果然没有出乎我所意料,那么,你究竟想怎么样呢?

再如老舍的《茶馆》中吴祥子对王利发说的话:

宋恩子吴祥子:你聪明,还能把那点意思闹成不好意思吗?

同样是“意思”,但前后含义不同。“那点意思”是要钱委婉说法。“不好意思”是指钱太少,说不过去,实际是暗示王利发不要给得太少,否则就和他过不去,表现了说话者无耻无赖流氓本性。宋恩子吴祥子是满清王朝两条饿狗,老舍先生在作品中揭露了他们的凶恶和残暴。

吕叔湘先生认为阅读要“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即从语言进入思想内涵,再从思想内涵出来,回到语言,走一个来回。文本细读的根本是要回到阅读的本真,而课堂教学中的文本细读,则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字、词、句等言语材料入手,细致分析言语的语义、语气、句式、修辞等因素,深入品味言语的丰富表现力,从不同层面体悟其蕴涵的情味、意味、理味、趣味和韵味等语言的滋味。徜徉在语言之途,会欣赏到无限的风景。

猜你喜欢
祥林嫂语句文本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重点:语句衔接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我喜欢
作文语句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