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 常冬
教育信息化下的教育技术
黑龙江 常冬
“教育信息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助于解决当前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一项重要理念。教育技术旨在研究各学科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是培养教师教学和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综合各种教学方法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的途径。
教育信息化;教育技术;信息技术
随着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的完成和“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项目的推进,各种教育技术理念如雨后春笋应时而出。对教学方法的研究方向也从“信息技术与各教学学科整合”转到涵盖面更大的教育技术领域,更多的是探讨教学中所用到的理念、教法和教学手段。时至今日,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各学科整合依旧是我们日常教学过程的重点,但已经不是主导地位了。和其他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一样,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与学科整合也要为教育教学服务。那么,我们现今教学工作中研究的教育技术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了呢?
教育技术这个词从上世纪就有,不同的时代赋予教育技术不同的含义。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莫过于投影、幻灯、语音室等。随着对教学研究的发展,教育技术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现阶段教育技术是研究各学科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的一种学问。共性指的什么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问题:语文学科、数学学科和化学学科之间有没有共性?答案是肯定的:有。这三个学科各自有侧重点:语文学科要让学生学会分析文章、写作、了解国内、外古今文学等知识;数学学科重在教会学生已有的数学计算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的空间、几何思维能力;化学学科旨在让学生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合成等科学领域。这三个学科属于互不干涉的三门学问,看似没有共性,实际上有个最大的相同之处:都是以汉字为载体进行表述。认识和使用汉字无疑是语文学科中的一项教学重点,掌握字词句结构是语文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必须完成的任务。但汉字及汉语不仅在语文学科中应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都要用到。这些学科都是以汉字没媒介进行知识表述,向学生传递信息。教师和学生只认识汉字还不行,还要精通汉语表述方法。比如:数学题“6×(7+8)=?”这一算式,应该读为“6与7加8之和的乘积是多少”。如果读为“6乘以7加8的和是多少”就很容易产生歧义。不能识别汉字,不会运用汉语,就不能完整的表述问题。这就是汉语言文字表述的作用,这就是各学科教学中的共性。
教育技术和语言文字应用有相似之处。教育技术是研究各学科之间的共性的问题,是专门研究教育教学所使用的方法、手段,找出各学科教学之间的共性来进行研究,就是所谓的教育技术学。就其理论研究而言,教育技术和各学科教学内容关系不大。它是一种教学手段。比如:我们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图片看的时候,要本着一条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的原则。所以图片不能过早地展示给学生看。太早了不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太晚了又起不到解惑的作用,要适时。无论是化学、语文、生物学科都是这样。“适时原则”就是教育技术应用的一个基本观点,这一观点与学科无关,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观点。就其方法研究而言,教育技术要分散在各学科中具体应用。化学课中分子运动规律是肉眼看不到的,对于初、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说,学生会在分子结构的排布和规律方面遇到问题。把这些微观的东西做成动画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直观地发现未知世界是最佳方法。但并非所有科目都需要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以数学课讲授的抛物线、斜面等问题为例,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应手可得的东西,扔粉笔头、随意在黑板上画个板斧都能说明问题,用其他方法讲授反而不好。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信息技术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课,由专业教师为学生讲授信息技术知识,锻炼学生应用、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掌握一门技能。信息技术教育落到实处是一门课,由传播者(教师)和受众(学生)共同完成。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种教学方法,是由具有一定信息技术素养的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融合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它不仅局限于信息技术课中,而是在语文、物理、化学等各个科目中出现。在基础教育教学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没有传授者,只有使用者。发展至今,信息技术工具已不仅仅由教师来应用,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学习也是“整合”的一个很要思想。
在本世纪初,教育工作者过多地强调运用计算机教学,强调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各个学科。截至2005年,在网络基本普及和计算机设备开始配发到农村基层学校后,教育研究的重心放在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这一指导方向,大力宣传推广整合后的教学方法。这是对的。以当前我们学校设备而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两个方向,其一是把多媒体技术、投影、中控台和计算机等作为授课的手段之一融合到教学过程中,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设备为学生“解惑”。比如,化学教师向学生们展示微观粒子的运动规矩。另一个方向是教师采取任务驱动式教学方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自己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完成。比如,地理教师让学生完成三峡的旅游路线。学生就可以自己到网络上找路线、车次、时间等信息。
“教育信息化”是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方向。“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依然是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在信息技术设备(微机)刚刚大批量配发到学校之初,对于大多数老师来说还是个新鲜东西,熟练掌握各种应用软件的操作成为首要任务。要想打破粉笔、投影加挂图的教学模式,让教师把计算机作为工具应用到教学中,唯一途径就是迅速提高教师掌握计算机操作。自上世纪末期,我省城市中小学计算机配备完成,截止2008年末,我省最后一批农村中小学也已经全部配备现代化教学手段设备,其中包含计算机教室,宽带网络(地网)和卫星接收系统(天网)。如今各中小学教师以计算机为工具进行教学很长时间了,对设备操作基本上都很熟悉了,所以“让教师掌握计算机操作”不再是工作中心了。另外一个原因是以计算机为媒介的教学手段不能滥用。在计算机大量配发之初,某些地市教育管理者也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一理念了解不是很深,曾经出现了“凡是上课就必须用计算机”这一提法。随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思路的推广,教师已经度过了应用之初的错误理念时期,转变为“适时应用”这一教学理念。
世纪之交,国务院的战略为: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教育信息化从上世纪就开始普及,其早期表现形式为电化教育,是一种基于视听技术的教学方法。教育技术发展到今天涵盖的东西很多,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投影等硬件设备。也包括最基本的黑板、粉笔和教材等载体。其次需要教师了解相关理论知识,掌握一定的技术。教育信息化应该从“软”、“硬”两方面发展。硬件渠道包括我国早期的教学中现在仍然使用的挂图、实物、模型、实验室、投影等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育技术手段和设备有的飞速发展,硬件设备又先后增加和消除或者保留了幻灯机、语音室、校内闭路电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教室等。
教育信息化“软件”则是从应用入手,在保证有相关硬件设备的情况下,如何利用这些硬件进行教学,建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以及正确使用“软件”的契机,是我们今后教学中的重点。目前,黑龙江省各市(地区)的专业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机构在日益完善,已经开始担负着本地区的传统教育向教育信息化转型工作。
(作者单位:常冬,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