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 李淑卿
当前,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是传统的作文教学过分强调范文教学,强调文章的篇章结构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其结果是学生的思维被局限了,表达被限制了,个性被抹杀了,写作热情也渐渐地熄灭了。为了扭转这种不良风气,我开始尝试习作创新教学,现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总结如下: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习作教学中,教师首先应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如,在去年担任二年级语文教学中,我利用班级中大多数学生是留守儿童这一特点,组织学生给不在身边的家长写心里话。开始,他们只能简单地写:“爸爸,我很想念您,您什么时候回来呢?”慢慢地,学生写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我每隔两周会将他们写的话集中起来寄给家长,同时发动家长及时给孩子回信。这样,既能增强亲情,又能培养学生写话的兴趣。平时,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心里话写下来。第二天,学生看到自己前一天写的话,又会产生写话的欲望。
歌德有一句名言:“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是常青的。”是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而观察则是把生活中的材料作为文章的桥梁。我们常常感叹甚至责怪学生作文写不具体,学生也常常埋怨自己缺少“写作细胞”。为什么写不具体?其根本原因是对写作对象缺少观察,没有观察就没有材料可以写。那么如何观察呢?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做到观察有序、有重点而不是“瞎子摸象”。如指导学生观察节日活动时,要求学生按活动顺序观察,并着重观察自己觉得最精彩的部分;观察人物的活动时,要求学生先观察其外貌,再观察其行为表现……学生在完成观察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观察方法。
通常观察到的东西,不免芜杂、粗糙,表面甚至模糊,只有通过分析才能去粗取精,才能变周围事物为自己的习作素材。须指导学生观察时边看边想。如观察节日活动时要想想什么活动最精彩,观察自然景观时要想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不仅要关注所见所闻,还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每观察一个事物都要考虑好写作时什么要详写,什么要略写,想想自己的看法或态度。有了思考的环节,学生也就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了。
学生对习作感到头痛、惧怕,究其原因是“无米下炊”。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最好的方法是帮助学生“找米下锅”。“读书破万卷”、“厚积而薄发”强调的都是习作要博览群书。课内外阅读是学生获取写作素材的好途径。平时,课前两分钟让学生轮流上台或背诵名人名言,或讲寓言故事,或朗诵优美句段,以展示自己的读书成果。课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机地渗透习作教学,特别是课文中优美的片断,我总是不失良机地采用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当堂背诵。只要一发现学生将课文中所学的优美词句灵活运用于习作中,我便会带着满腔热情在全班同学面前宣读。久而久之,在学生的习作中出现的优美词句渐渐多起来了,我除了着眼引导学生积累课本知识外,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使课内所学的知识得到拓宽、延伸。如学习《小摄影师》一文,可让学生利用时间读一些有关高尔基的读物,从而对名人伟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此外,我还发动学生利用双休日上图书馆看书或借书,在这种开放式的阅读氛围熏陶下,学生的选择,归纳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习作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学生写作时也就“下笔如有神”了。
一谈到创新,许多老师就十分反对模仿,认为这样扼杀了孩子创新能力,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错误的。教材所选的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精品,从立意、选材到结构、语言都是我们指导学生写作的典范。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课本,在“宝山”中取“宝”。 指导学生仿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如课本上的美文,可指导学生进行同步仿写训练,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哪些方法我们该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又如,题材同步,学家庭生活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家庭方面的周记,学学校题材的课文就让学生写学校生活的周记;体裁同步,学叙事散文就让学生写记叙文;表达方式同步,课文中有哪种突出的表达方式就让学生在写作中训练哪种表达方式。在细节方面,可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一二个亮点来让学生模仿训练,如表达的方式、修辞的手法……当然,学生模仿范文,并不是要教他们生搬硬套,而是让他们在消化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作文教学的前景是广阔的,只要我们正确领会、把握新《大纲》精髓,大胆进行作文教学的创新,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有效合理进行作文训练,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不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