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中共历次“五年规划”的思考

2010-08-15 00:46赵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全会

赵平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 四川 乐山 614000)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要求我们党必须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每届中央委员会均会召开一次专题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全会,本文对新时期以来的六次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全会作一简单分析,以期能进一步认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准确地把握好经济发展的态势,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年规划”的概述

按照现行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党的中央委员会每届任期五年。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由中央政治局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中央全会是党的中央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或全体会议的简称。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在党内一般被约定俗成地称为“某届某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以来,至今经过了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一大”到“五大”之间根本没有召开中央全会的说法。“六大”后至改革开放后的“十一大”,党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和每届的中央全会均没有固定的时间,每届代表大会要召开几次全会更是没有定制,而从“十一大”到“十七大”,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都是5年一届,并且除“十三大”至“十四大”之间一共举行了9次中央全会外,其余两届全国代表大会之间召开的中央全会均为7次。这已经成了一种惯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央全会召开机制日趋固定。每届中央委员会一般举行七次全会,每次全会的任务各有侧重。“一中全会”选举新一届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和中央军委;“二中全会”为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检察院与最高法院的换届做组织准备。每届中央委员会最后一次全会“七中全会”为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预热。在上述头尾三次会议以外,其余四次全会则各有不同主题,如研究经济、三农、党建和思想文化建设、行政体制改革、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等。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往往会是每届中央委员会届中的主题。

众所周知,自1953年以来,我国每个五年计划都是政府指导和考核经济增长的重要依据。“计划”不仅具有一定的“法定”效力,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行政”效力。“五年计划”模式,起源于前苏联,计划色彩浓,行政色彩浓,具有完全刚性。“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一部分,主要是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中国除了1949年到1952年底为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1963年至1965年为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外,从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已经编制了十个“五年计划”和一个“五年规划”,目前正在着手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研究、编制工作。

此前的十个,都是“五年计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计划向规划转变。第十一个是“五年计划”,也就变为“五年规划”。“十一五”一改延续了50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为“规划”表述,反映了“计划”色彩的减弱,反映了政府主导“计划”向市场引导“规划”的根本性转变。只“一”字之差,其经济学含义和政策含义迥然不同,显示了执政党驾驭市场经济的坚强信心和伟大魄力;表明了计划经济体制在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真正转型;表明了中国更加注重宏观性、战略性和长远性,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注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把握和调控,注重公共政策的制定、建设服务型政府。这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又一个历史坐标。

改革开放前共制定了五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一五计划”主要是学习苏联的建设经验,依靠苏联帮扶的156个大型建设项目计划,重点是进行工业化建设,想尽快夯实工业基础。1958—1962年“二五计划”的编制受“一五计划”的鼓舞,中国人自信心明显增强,继续实施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但缺点是急于求成,“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轰轰烈烈地走向前台,五年超英、十年超美的口号响彻云霄。1966—1970年“三五计划”的实施遭遇了“文化大革命”,但各主要指标都实现了。1971—1975年“四五计划”在“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中继续实施,多数指标没有完成。1976—1980年“五五计划”的编制由于还受到之前政治经济发展思维的限制,基本建设投资指标过大,超越了国情,违反了经济常识。后来,国家对此进行了重要的修改,这是改革开放以后实事求是精神的反映。

新时期以来,每五年一届中共中央委员会都会召开一次全会专题研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六五计划”是拨乱反正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75年、1977年两次进行编制,自1980年开始,对“六五计划”在推倒原方案后开始重新拟定,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正式批准“六五计划”。1985年十二届四中全会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1990年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从此,每届中央委员会届中专题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成为党的定制。

二、新时期“五年规划”全会的时代轨迹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转变时期。这种转变过程可以概括为双重模式的转换:一是经济体制模式的转变,即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二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即由过去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高积累和外延型发展模式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协调、效益型和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经济运行方面,中国经济也实现了由供给约束型的短缺经济形态转向为需求约束型的买方市场形态。正是这种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运行常态的根本性转变,导致五年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也发生了相应的巨大变化。

“六五”计划的编制时间较长,1980年2月,国务院决定重新制定中长期计划,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才正式批准“六五”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六个五年计划》(1980-1985年)是按照党的十二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制定的,是继“一五”计划后的一个比较完备的五年计划,是在调整中使国民经济走上稳步发展的健康轨道的五年计划。“六五”计划的实施继续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解决过去遗留下来的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种问题,取得财政经济根本好转的决定性胜利,并且为“七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创造更好的条件。

1985年9月16日中共十二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草案)》,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制定的。全会指出,要继续按照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总要求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基本方针,以奋发进取的精神和扎实稳妥的步骤,促使我国经济走上充满生机和活力、富有效率和效益的良性循环轨道。

1990年12月25日至30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提出了今后十年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和方针政策。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1995年9月25日至28日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这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第一个中长期计划,是一个跨世纪的发展规划。全会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历史性成就。全会提出,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九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全面完成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

2000年10月9日至11日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全会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20多年特别是“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世纪之交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际和国内形势,认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今后五到十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全会按照十五大对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展望和部署,提出了“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

2005年10月8日至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全会高度评价“十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为后十年顺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全会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要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今年下半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可望正式出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其主题应该还是立足于宏观政策的把握和调控上,经济发展方式的调整,城乡发展的统筹,投资、出口和消费比例关系的调整,缩小收入差距,社会风险防范等问题,这一规划将为我国全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奠定体制基础,这也必将深刻地指引着未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三、“五年规划”的重大作用与现实期待

计划经济时代,“五年计划”发挥了集中全国力量办工业的作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初步建立了国民经济的工业体系,为新中国经济振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五年计划”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天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目标下,进一步研究探索国家宏观调控的方式和力度,仍然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分析新时期的“五年计划”,可以看出一些特点:五年计划基础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上,计划管理的基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计划管理逐渐由指定性计划为主转变为指导性计划为主,计划管理逐渐由脱离实际的指令性计划指标为主转变为接近实际的指导性计划指标为主;计划的制定日益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等。

而新时期六个“五年计划”的实施,效果明显,有力推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快速、持续的发展。五个计划是以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和市场经济为目标模式,其计划指标普遍不高,而实际执行结果一般都超过。新时期的后六个计划都经人大讨论通过颁布,人民参与程度更高,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权限逐渐收缩,让位于市场,政府由“全能型”向“效能型”转变,表现出政府调控和管理经济的办法逐渐走上正轨,水平越来越高,成本也越来越小,促进和保证了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

虽然五年规划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当前我们还有一些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如后金融危机下我们所面临的经济结构的转型,国家经济安全,国有企业的效率,“三农”问题,覆盖弱势群体的社会安全网,市场经济和全球化条件下的社区组织和民间组织的管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侵蚀以及水资源短缺等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问题,将是未来国家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

作为统领未来5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应明确以“社会改革”为重点,以“富民”为目标和任务,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入手,在市场配置资源机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城乡二元体制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等方面,提出改革方案。其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首先,“十二五”规划是新中国60年后的一次再出发。中国刚刚隆重庆祝了60岁生日,进入下一个甲子,应该有一个新的发展思路。其次,“十二五”规划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规划,而此次金融危机无论对世界还是对中国,都提出了一些新的命题。第三,经过30年的改革发展,目前中国人均GDP首次达到3200美元,按照国际标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上、开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这一时期的发展思路肯定与过去不同。从近几年的情况看,中国社会的很多问题都跟贫富差距和民众的普遍不富裕有着直接的关系。如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问题、消费和内需不足的问题,乃至一些群体性事件,都有着贫富分化的影子,贫富分化甚至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的稳定。所以,“十二五”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围绕着如何“富民”问题,制定行动路线图。而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今天的经济实力也已经为解决“富民”问题提供了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60年来,从筚路蓝缕中寻求兴邦之道,到如今坚定不移地坚持改革开放;从探索前行的“计划”,到新变化、新趋势、新要求下的科学“规划”;11个“五年”,见证了奋起,见证了激情,见证了危机,见证了转折,见证了亿万人民的奋斗历程,见证了共和国和平崛起的步伐,我们有理由期待着第十二个“五年”。

[1]刘国光.中国十个五年计划研究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周良书,金振娅.新时期中共若干次“三中全会”研究[J].江淮论坛,2009,(2).

[3]李绍华.改革开放后中共历次党建全会的初步比较[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9,(4).

[4]新华网.中国共产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11/24/content_2255749.htm.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国民经济全会
2022年1-5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2022年1-6月黑龙江省各市(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走进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2019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全会表情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当官之法,惟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在浙江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作报告时的插话》等文中引用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图说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