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者对网络反腐问题的研究述要

2010-08-15 00:45肖文超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规制网民伦理

□ 肖文超

近年来,我国学者对网络反腐这个新兴的研究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呈现出观点纷呈的局面。经笔者统计,以“网络反腐”为篇名在中国知网进行精确检索,一共搜索到文章66篇。以“网络反腐”在全文中进行精确检索,与其相关的文章共有11347篇。本文旨在通过对搜集到的文章进行系统的梳理,为学界进行下一步的深化研究构建一个基础平台。

一、网络反腐的内涵、途径、特点与功能

(一)网络反腐的内涵

学者们普遍认为网络反腐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新手段,是一种新型的反腐平台。但是,针对网络反腐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却很少见,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两种:一是“网络反腐就是广大网民和国家专门机关通过网络揭露、曝光和追查各类腐败行为的活动”;[1]二是所谓网络反腐“不仅是指利用网络平台听取网民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建议,还包括接受、处理和反馈网民的信访举报及有关投诉。这是一个受理和处理互动的过程。同时,还包括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政务建设和以政府信息公开为基础的网上监督系统的推广和应用。”[2]

第一种观点的立足点是从网络反腐的主体角度来进行界定的,把网络看成是一种新型的反腐败工具。第二种观点表述的比较详细和具体,强调网络反腐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不仅仅是主体单方面的受理过程,还需要诸多的配套设施的建构。这里的主体,不仅仅是政府单方面。为此,谭世贵认为网络反腐的主体“不仅包括广大网民,而且包括国家专门机关,如纪检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等。”[1]如果能将这两种观点加以补充、整合与提炼,可以使网络反腐的内涵更加丰富、更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

(二)网络反腐的途径

对网络反腐的途径研究,目前学界基本将其定位为如下四种方式:网络举报、网络曝光、网络评论、网络跟踪。网络举报,主要是网民在发现或得知国家公务人员实施了腐败行为后,通过电子邮件或者政府部门的纪检网站进行举报的行为;网络曝光,通过网络将公职人员的腐败活动进行公开亮相,以揭示其腐败行为;网络评论,主要是针对各种各样的腐败行为进行评论,在积极推动政府机关查处案件的同时,也实施了网民的自由言论权;网络跟踪,在对国家专门机关查处腐败案件的进展情况和对腐败分子的处理情况,利用网络进行跟踪报道或披露,可以使腐败案件的查处情况在更大的范围内为广大民众所知晓,从而保障他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切实行使。[1]

网络反腐的四种参与途径的立足点是网民的视角,但对于政府参与网络反腐的途径却没有引入,这是学术界在后续的研究中需要关注的一个方向。

(三)网络反腐的特点

李帅柱、刘爱民认为网络反腐具有“快捷性、自发性和自由性”三个特点;[3]牛先锋认为网络反腐具有“廉价性、互动性、隐蔽性、追踪性”四大特点;[4]王美兰、赵仁艳认为网络反腐具有“方便快捷、受众率高、隐蔽性、传播迅速”等特点;[5]李娅、赵俊燕认为网络反腐具有“公开性、透明性、快捷性、高效性、隐蔽性、低成本、直观性、互动性”的特点。[6]

从上面所列的观点中可以看出,快捷性、高效性、互动性和隐蔽性基本上是学界达成的共识。其他的特点,同样具有可取之处。学者们虽然都提出了多样的理论观点,但基本上都是从网络所具有的特征经过演绎而成的,网络的互动、便利、快捷、低成本是网络反腐所具有的独特特征的基础。

(四)网络反腐的功能

对于网络反腐的功能,学界虽然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但学者们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表述,各有千秋。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一是“网络的特点决定了其具有举报腐败现象、监督公权运行、制造社会舆论的反腐功能”。[4]二是网络反腐“弥补传统反腐制度的缺陷;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对问题官员起到了巨大震慑作用;充分调动中国国民参政议政的主动意识。”[6][7]三是网络反腐是“群众参与反腐败的演练场;网络反腐是实现群众监督权的实战所;网络反腐是输送违纪案件线索的直通车;网络反腐是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助推器。”[8]

网络反腐的功能,深化了网络反腐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但是,网络的负面效应也是学界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主任毛寿龙教授认为,“网络执政的土壤已经形成,网络不仅成为全国上下相当重视的一个信息平台,也应该成为官员执政的另一个平台。这种能力应该成为官员的第五种能力。”而就网络反腐来说,只能算是网络对政府作用的一个积极层面而已。

二、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一)网络反腐存在的问题

1.对于网络反腐的思想认识不到位。网络反腐是一个新兴的事物,对于它的正确认识和应用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另外,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或当事人依然采用传统的反腐形式,并不将其作为一种主流的形式。[8]所以,明确网络反腐的指导思想,应该成为推行网络反腐的首要目标。

2.网络反腐的制度化规制不健全。这里的制度化规制不健全,包括了法律规制、监督机制以及相关的制度规则。法律规制不健全,主要是规范民间网络反腐的法律缺失。[8]傅达林认为“缺乏法律规范已经成为网络反腐的最大硬伤”,并建议“首先,应当在立法理念上落实公民言论自由等宪法权利;其次,应当在配套机制上注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最后,应当在司法救济上为公民权利筑牢正义的防线。”[9]“如果网民不能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相关的网络监管部门要把好关,但更关键的是网民要加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制观念。”[10]从这里可以看出,法律的规制问题成为网络反腐的关键问题。

3.网络反腐的构成要素上有问题。首先,网络自身的安全问题。网络不但是一把双刃剑,而且是一个虚拟空间。对于网络信息的真伪,如果不加以核实,难以辨别其真伪。其次,网民的思想道德觉悟和素质问题。网民的不良素质可能带来虚假信息和捏造事实现象。再次,政府职能部门对接收到的大量信息,如果核实不力容易造成网民的误解,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办案不力,有可能导致对政府职能部门失去信心,不利于反腐的进一步推行。[4]完善网络反腐构成要素上的细节,将加大反腐的实效性。

4.侵犯公民的隐私权和名誉权。这里主要是指大多数的网民在揭露腐败行为的时候,都是站在言论自由的高度。但是,在揭露腐败行为的时候有可能侵犯包括其家人在内的隐私权或者名誉权。网络反腐并不是一个司法鉴定的过程,而仅仅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反腐工作进展的过程。[6]

(二)学界对网络反腐的对策建议

首先,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来统一认识,要有积极的态度,用统一的部门来组织、领导、落实全国的网络反腐工作。其次,大力提高网民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再次,政府要统筹规划,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建设,特别是法律规制和网络监督建设,并将两者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官方与民间的有效互动,从而提高政府治理的行政效率。复次,要规范党务、政务网站和反腐网站建设,加强网络法律法规建设的步伐。最后,进一步完善媒体监督机制,让公民掌握主动权,维护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合法权益。

三、网络反腐的多重性视角分析

(一)网络反腐的伦理学视角分析

姚晓娜通过伦理学的视角深入阐释了网络反腐的问题,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可操作性。首先,她提出了网络反腐的伦理诉求,即社会正义诉求、公仆伦理诉求、社会底线诉求;在网络反腐的伦理支持中重点分析了已有制度的伦理支持和社会道德力量的伦理支持;网络反腐制度规制的道德合理性和反腐网民道德自律是两大伦理制约因素;最后对于如何实现网络反腐的伦理发展,提出了两大对策即加强权力伦理建设和权利建设。[11]

网络反腐的伦理建设有利于涤荡邪气,弘扬正气与新风,能够积极实现社会伦理意识的健康发展,同时将有助于推动伦理道德建设。

(二)网络反腐的经济学视角分析

李娅、赵俊燕从经济学视角对网络反腐现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有许多观点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文章首先综述了网络反腐的特点;然后,对网络反腐的利弊进行了客观全面的分析;最后,对如何完善和引导网络反腐,提出了对策建议:组织建设上,政府要设立专门的反腐网站,网民自发成立反腐组织;法律建设上,要完善法律法规,实现网络反腐和制度反腐的有效连接。[6]

从经济学角度对网络反腐进行分析,可以有效地降低网络反腐的成本,提高反腐效力。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经济学角度涉及的不能仅仅是成本问题,如有效的评估体制建设,这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如能在此基础上多维度地思考对策,使其更加细化、实施起来更加可行,无论是对反腐理论研究还是反腐实践都有很大的意义。

学界对网络反腐的研究虽然时间较短,但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尤其是开辟了网络反腐研究领域的一些新空间,在一些论文中也提出了新观点。但是对于网络反腐的研究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首先,虽然发表了诸多文章,但真正达到较高理论水平的优秀文章不是很多,没有一部对此问题进行研究的专著。其次,对国外推行网络反腐的经验研究不足甚少涉及。同样从国内来说,认识还不是很深入,有待进一步挖掘。最后,研究视角和方法较少,有待于进一步开拓、创新和提高。从总体上来说,中国学者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探索。

[1]谭世贵.网络反腐的机理和规制[J].党政干部文摘,2009(7).

[2]网络反腐[J].农村工作通讯,2009(5).

[3]李帅柱、刘爱民.网络反腐:舆论监督的新途径[J].采.写.编,2009(2).

[4]牛先锋.网络反腐的功能及其完善对策[J].理论视野,2009(5).

[5]王美兰、赵仁艳.网络反腐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09(10).

[6]李娅、赵俊燕.中国网络反腐的经济学分析[J].人才开发,2009(9).

[7]袁峰.官民互动助推网络反腐“蝴蝶效应”[J].人民论坛,2009(15).

[8]邓帅萍.网络反腐:渐行渐强的监督力量[N].组织人事报,2009-04-21.

[9]傅达林.聚焦“网络反腐”[J].民主与科学,2009(3).

[10]孟昭水.网络反腐:蓬勃中呼唤规范[J].吉林人大,2009(5).

[11]姚晓娜.网络反腐的伦理分析[J].理论前沿,2009(15).

猜你喜欢
规制网民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主动退市规制的德国经验与启示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共享经济下网约车规制问题的思考
浅谈虚假广告的法律规制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医改莫忘构建伦理新机制
内容规制
婚姻家庭法的伦理性及其立法延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