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 杰
(中共奎屯市委党校 新疆 奎屯市 833200)
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信息传播全球、开放、即时的特点,并且随着数字技术普及和互联网的规模应用,传播媒体间的业务界限被打破,“内宣外宣二元结构”面临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内宣外宣的内容走向趋同。以地理界限采划分内宣与外宣工作不同的内容,这是宣传二分法的重要标准,但随着信息网络技术和国内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这种地理界限越来越模糊。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国际上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讯成本大幅降低,跨国贸易、投资及科技转移更加通畅、迅捷,本土市场与国际市场逐渐融为一体。从国内看,随着国内不断扩大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各地区之间的交流合作、人员流动日益便捷、频繁,经济相关度和依存度越来越高。因此,随着地理界限的弱化,一方面,我们的对外宣传不再是外界获取信息的唯一来源,有时甚至不是主要的来源;另一方面,普通老百姓“足不出户,乃知天下事”,天下事也成了寻常巷陌的“家长里短”。
(二)内宣外宣的主体走向多元。在如今这个开放的时代里,宣传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我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影响下,国际上知名的宣传媒体越来越关注中国,像BBC、CNN等;二是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原内宣与外宣的主体互相开拓对方领域,如中新社,以“出口转内销”的方式从事对内宣传活动;三是在境内传媒市场商业价值的吸引下,宣传主体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在这样一个宣传主体逐渐多元化趋势的背景下,任何行政区域内都不再是当地宣传主体一家的天下,每逢一些突发性事件往往是境外媒体、上级媒体和其它地区媒体一并介入。任何地方传播主体也都不再局限于本地,也积极关注外地乃至全国、全球范围内各种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
(三)内宣外宣的对象走向一体。在我国国际间交流和区域内合作日渐密切的背景下,内宣与外宣的对象面临着走向一体的内涵重构,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我内宣的东西也被外界对象拿来解读和使用,外宣的材料也被国内解读;二是互联网和卫星平台等新传播工具的应用把内宣外宣的对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三是在对象的传播主体上,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
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内宣与外宣工作都始终坚持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深厚的人本思想内涵。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的体现,同时也构成了统筹内宣与外宣二者关系的契合点。
(一)内宣工作中人本思想的深化。在内宣工作中,我党始终把人本思想贯穿宣传工作的始终,这集中体现为坚持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全国报刊宣传和文艺作品要多歌颂工农兵群众,多歌颂党和老一辈革命家,少宣传个人。”1989年11月李瑞环同志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研讨班上指出:要把新闻宣传的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要把握这种转移,从理论来说,就是将人民群众的需要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对群众产生的实际效果,将为群众服务、满足群众需要作为新闻宣传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从实践来说,要多提供人民需要的、关心的信息,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多角度地宣传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创造性活动和业绩。2008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指出:要提高舆论引导力,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宣传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胡锦涛同志的讲话是对改革开放30年中国新闻宣传工作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一个系统总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宣传思想的最新发展。由宣传工作立足点真正转移到面向群众上来向新闻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这是内宣工作中人本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是坚持人本思想必须把握的时代主题,其实质是最终确立了人民在新闻宣传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二)外宣工作中人本思想的指引。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外宣工作以人本思想为指引,经历了三个阶段变化。第一个阶段,让世界了解中国(1978-1989)。针对改革开放前我国外宣工作存在的严重问题,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认为,对外宣传在宣传对象上,就是要面对外国人,力争向尽可能多的外国人作宣传,并针对不同对象,办出特色;在宣传内容上,要真实地、丰富多彩地、生动活泼地介绍我国的情况。在宣传对象上,明确了外宣的对象是外国人,并且要注意区分他们的不同;在宣传形式上,突显人性化,要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注重其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第二阶段,融冰、架桥与突围(1989-1997)。这一时期,中国外宣工作以人本思想为指导,沉着应对,经历融冰、架桥和突围三个阶段,化解了危机。在融冰阶段,外宣工作按照邓小平的28字方针,面对外国人的误解和阻击,突出耐心,强调冷静,实事求是向世界介绍中国,不厌其烦地向世界解释中国。在搭桥阶段,外宣工作一方面紧紧抓住外国友人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强与外国友好人士、外国政要和世界知名知识分子等的交往。在突围阶段,利用中国重大的历史事件等机会,广泛邀请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首脑政要、知名人士和记者出席活动,突出舆论宣传,营造人气氛围。第三阶段,向世界说明中国(1997-至今)。突破困难时期后,外宣工作继续坚持人本思想,主动向世界发出中国人自己的声音。向世界说明中国,是江泽民在1999年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处宣纲领。其内涵:不仅要向世界说明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人民生活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显示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透明和友好,更新中国印象。2004年,李长春提出外宣工作的方法论-"三贴近"原则。即坚持贴近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和接受习惯。从外宣工作的最新纲领,到外宣工作的方法论,我们都可以看出其蕴含着的深厚的人本思想。
内宣外宣二分法面临时代挑战,而二者共有的人本思想构成协调二者关的契合点。在当前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统筹内宣外宣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党性原则。无论内宣还是外宣,党性原则都是最高原则,因为,在本质上,党性与人民性是内在统一的。以人为本是党性原则在当代的集中体现,坚持党性原则,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内宣外宣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在满足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基础上,把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放在宣工作的重要位置;另一方面,要非常注重导向,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把广大人民的思想言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形成一种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的舆论和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舆论。二是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一切宣传工作的生命线,唯有真实的报道,才能让受众相信。特别是在当今信息网络时代,只有建立在真实性基础上的宣传,内宣与外宣工作才能真正统一起来,否则,内宣与外宣就会成宣传工作的两张皮。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掌握真实性原则也要注意其辩证性,有闻必录,见什么就宣传什么也并不可取,因为,真实的不见得是正确的,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一般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坚持真实性原则的唯一途径。
(二)做到两个扩展。一是立足本地,面向全国、全球、扩展宣传的空间范围。在如今这个开放、信息的年代,宣传媒体要有效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必须在立足本行政辖区的基础上,“跳出本地看本地,立足本地看世界”,做到开放、客观、特色、世界。同时在重大事件报道上改变“失语”的状态。“5·12”汶川大地震和救灾报道可谓是“内宣”“外宣“一体化全方位出击的最成功战例,其经验值得认真总结、汲取和长期坚持。二是创新思路,尊重规律,扩展宣传业务的专业化水平。我们的宣传工作过去的几十年形成了一些陋习,如报喜不报忧、宣传内容总是充满了空洞乏味、强加于人的说教、空话等。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将新闻宣传简单等同于一般的政治、宣教工作。因此,我们的宣传工作必须创新思路,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的要求,加强新闻宣传的专业化建设,批判、扬弃地吸收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理论中的一些合理成份,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新闻的理论和实践,提高各级领导和宣传工作人员的媒体素养,强化对舆论的引导和驾驭能力。
(三)抓住一个着眼点。在各地,每年的宣传工作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抓住这些工作的重点,也就抓信了统筹内宣外宣工作的着眼点,这样,统筹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做出实效。就新疆来说,自治区于2009年2月13日召开了全区宣传部长工作会议,在会议上,李屹部长提出了今年宣传工作的八项重点工作,包括:理论武装要突出普及、新闻宣传要突出正确引导舆论、思想教育要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工作要突出公共服务体系、精神文明建设要突出共铸诚信、意识形态要突出反分裂反渗透等。这些重点内容构成了新疆统筹内宣与外宣工作的着眼点。
(四)完善一个保障。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关键要靠人、靠班子、靠队伍,因此,以人为本,好队伍建设,统筹内宣外宣工作才有可靠的保障。一是以科学的人才观为导向,抓好三支队伍建设。要做好宣传工作,必须做好三支队伍的建设工作,即要有一支素质高、结构优、作风优的班子队伍;一支富有开拓创新意识、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职工队伍;一支由社会影响大、学术成就高的专家学者组成的最广泛的宣传队伍。为此,在队伍建设上要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破除重物轻人的思想桎梏,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二是破除重身份二—轻能力的思想桎梏,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三是破除对人才求全责备的思想桎梏、树立用人所长观念。二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加强干部的培训工作。做好干部的培训工作,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素质放在首位,解决好政治上坚强的问题;要强化业务技能的培训,解决好创新工作能力的问题;要强化学习,解决好知识储备不足,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三是以民主化管理为手段,注重制度建设的人本性。制度不是冷冰冰的东西,管理应当充满“人情味”。管理工作应从人的特点和需要出发,处处体现对人的关心和尊重,为员工提供一个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扩大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最大限度地调动、发挥、保护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任陇婵.统筹内宣外宣大局突破二元宣传结构.声屏世界,2009—1。
[2]阎立峰.外宣“内外有别”原则:地理与心灵的辩证法。新闻学与传播学,2008—5。
[3]黄琳斌.从“多宣传群众”到“以人为本”一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新闻思想群众观的发展。中华新闻报,2008—12。
[4]赵曙光.新闻宣传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中国记者,2004—10。
[5]王新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宣传部长会议提出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大舆论支持。新疆日报,2009—2。
[6]蒋建国。内陆外宣在有作为。求是,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