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礼赞
——献给第20个全国土地日

2010-08-15 00:45:46浙江省地质调查院任荣富龙游县国土资源局冯雪外
浙江国土资源 2010年6期
关键词:国土耕地土地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任荣富 龙游县国土资源局 冯雪外

安吉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张 今 安吉县国土资源局 戴根义

国土礼赞
——献给第20个全国土地日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任荣富 龙游县国土资源局 冯雪外

安吉县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张 今 安吉县国土资源局 戴根义

土地,一个厚重而又清轻的词条,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值此第20个全国土地日即将来临之际,为我们美丽的土地抒发几许感言,以借寄情怀。

深沉而厚重的土地

自古以来,有了土地,就有了生存的底线,就有了繁衍昌盛的基础。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基,土地是农人的命根子。数千年前,先人们就在土地上挥洒血汗、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无论是山崩地裂、洪荒、战火、瘟疫,土地都以她那博大的胸怀、甘甜的乳汁,接纳和养育着热爱她的儿女,不离不弃,生生不息。所以,土地就是我们的命。

翻开历史,曾几何时,在那滚滚铁蹄下,浓浓硝烟中,有多少个国家的版图被改写,又有多少人逃离家园,沦为难民。这一切,无一不是为了土地。

稍强些的人们,朴素而又顽固的认为:不遗余力地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千方百计地掠夺他人的地盘,让自己过得宽敞一点、舒服一点、富裕一点、再牢靠一点。弱小些的人群,我落后了,我没有足够的铁与火,但不等于说我就可以放弃我的家园。保卫自己的家园,改变贫弱的现状,让家国强起来是我的天职。因此,保家卫国,寸土必争是正义、是真理。因为,土地就是我们的家。

生物学的原理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但人类社会毕竟不是无知觉的植物园,或是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社会学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告诉我们,肆意扩张和无情掠夺,是殖民主义的强盗逻辑,终将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与和平发展所不耻。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扩张与掠夺的战争哲学已渐渐让位于和平交往与互相合作,但利益至上的原则没有变,核心还是为了和自己血脉相连的族人,在更加辽阔富饶的土地上过得更滋润些。因为,土地是幸福的源泉。

极具智慧的人们突然发现,地球就这么块蛋糕,陆地就这么大,土地就这么有限。填海造地海洋少了,劈山整地山林少了,再怎么折腾也不可能再变大了。那该怎么办?出路只有一条:团结稳定,与他人和平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苦心经营好自家的事,精心谋划、精雕细刻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的小康社会。

充满活力而又备受关切的土地

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吃饭种粮需要土地,城乡发展建设更需要土地;上班工作间要用土地,休闲娱乐场馆也要用土地;住要地,行要地,不住不行停个车也还是要占地;开店建厂要土地,种草养花也要用土地;水源需要山地森林涵养,空气需要青草绿树净化;二氧化碳和硫需要氧去中和消化,而氧则需要森林植被来提供,同样离不开土地。由此足见,土地是如此之重要、如此之宝贵,不可或缺,无可替代。

然而,无数先辈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夺取的,可敬的军人们现在继续用生命和热血守卫着的土地,先人们挥洒血汗,围海造田、开山劈地拓荒得来的土地,究竟该如何管理、如何使用?究竟应该交给谁去用更好呢?

交给那些由银行出钱圈地、建筑单位垫钱盖房、买房户提供流动资金,就能坐收暴利的房地产开发商吗?交给那些仅在炒卖矿产资源,而不增加社会财富,却能将个人资本快速翻番的矿老板吗?交给那些为保一己私利,不惜污染田园河湖、置他人生命和健康于不顾的“企业家”吗?交给那些别人修路,他们设卡收费,且一收就是十几年,甚或几十年的路政经营管理者们吗?交给那些已对土地没有了感情,已对种地毫无兴趣,并任其撂荒,宁可打工买粮吃的农民兄弟吗?

答案好像是的,但又好像不该完全是这样的。

为了这些,从国家总理到普通民众,从国土部门领导到科技管理人员,许多人在静静地思虑着,许多人在苦苦地探索着,许多人在默默地严谨的求证着;有人忧国忧民,有人苦思冥想,有人精心谋划;多少人为此奔波调研,多少人为此忧虑成银须白发,答案却远非如此简单和圆满。

承载着太多希望与梦想的土地

斗转星移,历史将管护土地的担子落在了我们的肩上。这片祖辈、先烈们曾经为之终生奋斗,饱经沧桑并浸染着汗水与鲜血的土地,是如此的神圣和厚重。土地关乎粮食安全,关乎大局稳定,党和人民把她交到了我们手中,作为国土人,诚惶诚恐,如履薄冰,深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

首先,工业化、城市化势必占用大量耕地;其次,水土流失、土壤侵蚀,土地沙化、荒漠化、石漠化、盐碱化,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毁,每时每刻在使耕地减少、质量退化;再次,工业三废、农业自用化学制剂、城市生活废弃物等又使耕地遭受严重污染,一旦超出其自净能力(环境容量),则难以治理修复而放弃耕种。回顾在过去2000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遭受了1056次毁灭性的大洪灾,发生过1026起严重的旱灾,不是浊浪滚滚即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现在虽说科学技术提高了、抗灾能力增强了,但耕地减少了、人口增加了、生活标准和要求提高了,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来说,土地和粮食安全形势仍然不可掉以轻心。凡此种种,更使土地管护深陷两难之境。但是,要保有十八亿亩耕地数量,维护和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和优化耕地环境;保住国人的生存底线,守住保障13亿中国人民的生命线,坚守十八亿亩可耕地这条醒目的红线,为构建现代化的和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障,又谈何容易!

然而,再难的事也还是要做,且必须做好。国土人决心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持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发展是要务,发展要科学的道理。坚决运用世界上最严格、最严厉的政策法规措施和手段来管理土地,认真贯彻落实节约集约用地,挖潜创新,开源节流。向新农村规划建设腾要耕地;合理利用荒坡低丘以增加耕地;科学围垦海涂、河滩增补耕地;非农用地的耕作层土壤异地利用,以提高土地质量。多年来,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的农业地质环境调查(以农用地土壤地球化学调查评价为核心)、基本农田土地质量调查、农用地分等定级研究、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估、污染土地的治理与修复研究、低丘缓坡地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富硒土地保护与利用研究等,无一不是围绕着土地这个主题而展开的。通过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国土人定能把宝贵的土地资源管好用好。

仍在探索和寻求问题答案的土地

问题讨论至此,答案似乎也已明白,那就是:千方百计留下更多更好的土地,交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他们提供更坚实的生存基础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练和洗礼,国人对今天来自不易的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更是倍加珍惜,相信明天山会更青、水会更绿、天会更蓝,相信未来的一切会更好。我们的祖先曾反复告诫:“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

国土人管护土地,任重而道远。

今天,在第20个全国土地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用珍惜和感恩的心,满怀深情和崇敬之情:

向为土地革命和革命事业胜利而奋勇战斗的先烈们致敬!

向时刻守卫国土安全,甘愿奉献青春和热血的当代军人们致敬!

向世世代代为这片热土挥洒汗水,辛勤耕耘的亿万诚朴的农人们致敬!

向永世不离不弃,并世代养育着中华儿女的黄天厚土致敬!

猜你喜欢
国土耕地土地
自然资源部:加强黑土耕地保护
我国将加快制定耕地保护法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11-10 01:05:49
保护耕地
北京测绘(2021年12期)2022-01-22 03:33:36
我爱这土地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河北地质(2021年4期)2021-03-08 01:59:20
鲜花盛开的国土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海峡姐妹(2018年5期)2018-05-14 07: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