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靖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回思
王 靖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科社教研部,云南 昆明 650111)
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有四种类型。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发展具有跳跃的条件和性质;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内容;云南各少数民族实现社会主义历史跳跃后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云南各少数民族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云南各少数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思
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准备阶段的民主改革算起,至今已经历了60多年的历程。60多年来,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由于缺乏经验,曾有过这样或那样的失误,但是,社会主义已使各少数民族挣脱了屈辱和压迫,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很大的解放和发展,今后,云南各少数民族要继续繁荣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云南少数民族大多跨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历史形态,进入了社会主义,实现了历史的大飞跃。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也是罕见的、辉煌的一页。
1、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历史跳跃的脱胎差异。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所脱胎的社会母体,具有与全国不同的特征,这就是源于社会发展的极不平衡性所造成的脱胎差异。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跳跃的脱胎差异,可以分为4种不同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其社会主义脱胎于封建地主制。云南内地农村的彝、汉、壮、回、纳西、蒙古等民族,解放前已进入与汉族地区大体相同的封建地主经济。其中,居住于坝区的白、回、纳西等民族中,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较高,已产生某些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第二种类型是其社会主义脱胎于领主制。云南的傣、藏和彝、哈尼、白、纳西等族的部分地区,至20世纪50年代仍处在封建领主农奴制阶段。第三种类型是其社会主义脱胎于奴隶制。云南小凉山彝族社会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保持奴隶制的基本特征。第四种类型是其社会主义段脱胎于原始公社。云南少数民族中的独龙、怒、基诺、佤、景颇、德昂等族,在本世纪50年代前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或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
2、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跳跃的条件。云南各少数民族之所以能够跳越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并非其社会历史的自然发展,而是与20世纪兴起的社会主义潮流密切相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就,代表了中国各民族的利益,也代表着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处于20世纪50年代的云南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的民族,便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而无需也不可能沿着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的漫长道路而依次冥行盲索。笔者认为,脱胎差异诸民族跳越社会发展阶段进入社会主义的条件,主要有以下4点:一是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二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指导、帮助和支持,是脱胎差异诸民族实现跳跃历史发展的基本条件。三是先进民族的帮助和示范,是云南后进民族实现历史跳跃的重要条件。四是脱胎差异诸民族具有摆脱贫困落后和吸取先进民族发展成果的强烈愿望和要求,是其实现历史跳跃的内因条件。
3、云南各少数民族历史跳跃的性质。历史跳跃是指社会形态而言的。以脱胎于原始公社制的社会主义民族为例,其历史跳跃的概念是:他们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不经过资本主义形态,也不经过封建地主制、领主农奴制,更不经过奴隶制,而是跳跃几个社会发展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逐步实现民族的现代化。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跳跃性,具有与历代封建统治者解决云南各少数民族社会发展问题根本不同的性质,但有两点仍要高度重视。第一、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特殊性。云南少数民族由于受复杂自然生态环境和特殊社会历史条件双重障碍的制约,其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水平大大低于内地先进地区,贫困和落后的状况十分突出,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探索云南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的特殊规律,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同云南民族地区的实际结合起来,更要避免忽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各民族的个性、特殊性及发展的不平衡性,切忌搞“一刀切”。只有从实际出发,因地因族制宜,逐步建立起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造血机制和竞争机制,增强民族地区的活力,才可能使云南少数民族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关系到边防的巩固、祖国的统一、国家的安定团结。第二、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艰难性。一些脱胎于原始社会形态的民族由于原始公有制的习俗或者由于缺乏自主生产、生活的能力,能够较快地适应改革开放前的公有制和平均主义分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但生产力和生活方式并未能同时提高到现代化的水平,甚至未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脱胎差异越大,社会发育程度越低的少数民族,他们从自然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贫困落后状态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转变,比起先进民族来说,不仅无优势可言,而且,更具复杂性和长期性。
1、脱胎差异诸民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代差效应。云南原处前资本主义诸社会形态的少数民族,因为脱胎的差异,在生产力水平上,现代农业、传统农业和原始农业同时并存。白、回、纳西、傣等民族历史上早已从事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传入,他们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逐步采取了一些比较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和技术,一些地区已开始实现现代的机械化或半机械化耕作。而那些过去处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阶段的民族,其生产力的发展至今仍带有原始农业的痕迹,靠天吃饭的观念非常突出。在上层建筑和婚姻家庭等方面,也同样存在这样那样不可回避的事实。小凉山彝族等级制度,原是奴隶主阶级的一条锁链,但直到今天,等级的界线并没有因民主改革废除奴隶制而泯灭,不同等级之间的婚姻不仅仍然受到传统习惯法的严禁,而且等级关系在社会生活中还在发生影响。市场经济是少数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但它把差距扩大,却使各少数民族的发展产生新的不平衡,给民族地区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对后进民族没有建立起参与竞争的机制之前,必须采取“优胜劣帮”的方针,把国家帮助与启动少数民族的内在活力结合起来,使关键性的外部条件转化为自力更生的内在动力。对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给予最大的帮助和支持,逐步缩小脱胎差异诸民族的代差效应,达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富裕。
2、民族意识增强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完善的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一方面,打破了民族地区的封闭状态,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往愈加密切,而且,增强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观念和意识。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加快,各民族在逐步走向发达繁荣的过程中,民族意识、民族感情、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也逐步增强而不是减弱,民族意识由自发状态逐步走向自觉的阶段。随着民族意识的增强,少数民族干部和群众对完善和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呼声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强烈。改革开放在打破民族地区封闭状态的同时,也打开了少数民族的眼界,各民族有识之士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民族与先进民族之间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从而要求迅速改变本民族的贫困落后面貌,迫切要求加快本民族本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土地、森林、草场、矿山等自然资源的追求日趋强烈;越来越关心自己的代表在各级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强烈要求增加民族干部的数量,提高民族干部的素质,自主地管理自治地方的内部事务,真正行使自治权。这就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尚不完善的现实状况之间发生了矛盾。
3、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矛盾。云南少数民族脱胎于不同社会母体,在此基础上形成不同的文化传统,由于脱胎差异带来跳跃性发展的代差效应,由此产生旧的思想意识和习惯势力不能低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主要表现:一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入和发展。反映在生产方式上,就是单一农业和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反映在生活方式上,就是平均主义、公吃公喝盛行,生活需求层次较低,消费方式既简单又浪费。反映在风俗习惯上,就是早婚早育、近亲婚配还在一些民族中占有相当的比例。反映在人的素质上,就是一些后进民族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能力均较低,观念意识保守落后,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极不适应。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必须随时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才能使自己的民族文化长期保持生机与活力;一个民族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全国统一的现代化模式及体制、政策有些不适应民族地区的实际。在政治体制、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方面,就是把一些在全国行之有效的体制和政策,不加区别地照搬到民族地区推行,其结果,收效甚微。在文化方面,民族地区的广播、电视等现代化大众传播工具,大多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五彩缤纷的民族歌舞、美妙神奇的民间传说、古老独特的历史神话等纳入正规的传播渠道,但从内容到语言,都是单一化的模式。这种单一模式的传播模式和内容,固然是先进的、现代的,但对少数民族来说都是陌生的、异质的。因其没有采取民族形式,所以并不为广大民族群众喜闻乐观。事实证明,现代化固然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但每一个民族的现代化,都必然植根于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方能获得民族的认同和接受,并逐步内化为民族自己的选择和行动,也才能在民族社会中得到全面和深入的发展。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云南各民族历史上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起点很低,加上一些特殊因素的制约,尽管发展速度较快,但与全国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据统计,云南边疆和内地山区的少数民族大约有800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2/3,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具有“五低四高”的特点,即社会发育程度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物质技术基础低,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低,人民生活水平低,自然经济比重高,贫困人口比重高,文盲半文盲比重高,地区发展不平稳程度高。从历史起点上讲:云南少数民族脱胎于比汉族落后一个甚至几个历史时代的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不可能逾越工业化和生产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阶段。就现实的生产力水平而言:云南民族地区的情况是:全省少数民族基本上生活在农村,在农业生产方式上,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和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仍占主导地位;民族地区的现代工业基本上是中央、省属企业,有的民族自治地方甚至连落后于现代水平上百年的工业都没有;民族地区基本都是不发达地区,全省的贫困人口也大多集中在民族地区,云南的贫困问题,大都基本上就是少数民族的贫困问题。在生产关系方面: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还很低,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相当比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在生活方式和观念形成方面:小生产习惯势力还有广泛的影响,各种落后的思想、观念和意识仍残存于不少后进民族社会中并发挥着深刻影响,市场观念淡薄,这是许多后进民族的共同特点。
综上所述,云南各少数民族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是各少数民族从前资本主义社会诸形态跨入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逐步摆脱原始落后和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一是由农业和农村人口占绝对比重,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主要依靠手工劳动,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生产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二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逐步转变为经济化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发展阶段。三是由能源、交通、通讯等物质技术基础设施极端落后,逐步转变为能源充裕、交通便捷、信息灵敏,人流、物流、信息流活跃的发展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绝对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发展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人民生活总体水平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发展阶段。六是由省内地区之间、山坝之间、民族之间经济文化极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发展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具有云南民族自治地方特点的比较成熟、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它方面体制的发展阶段。八是全省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鲜明地方和民族特点、优秀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发展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国内发达省区和先进民族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历史阶段。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1、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理,努力探索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特殊规律,实现分类指导的原则。列宁说过:“一切民族都将走到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类型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①。这就要求我们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各少数民族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走自己的路。在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初期,云南的民族工作,无论是土地改革或是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能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云南的具体实际出发,分别根据内地坝区、内地山区、边疆民族地区等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采取不同的具体政策和措施,在短时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促进了各民族政治上的解放和经济上的迅速发展。但是,后来在“左”的错误思想指导下,逐步放弃了实事求是的原则,不顾云南省地处边疆、高原山区、民族众多的实际情况,使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严重摧残,在边疆地区造成了边民的大规模外流。直到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分类指导的原则,云南各民族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重新走上正轨,出现了生机勃勃的局面。历史的教训,我们必须牢记。
2、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来观察民族问题,充分认识云南各少数民族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长期性和复杂艰巨性。云南各少数民族,一方面,同汉族一样,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另一方面,总体上比汉族落后,大多脱胎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领主社会。这种脱胎差异造成了云南少数民族大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低层次,面临着比其他先进民族更加艰巨、更加长期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解放以来,云南各民族共同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从生产关系上来说,有的民族跨越了几个社会发展阶段,但仍然存在着原始的刀耕火种,以及锄耕和二牛抬杠等耕作方式,生产力相当落后。再加上民族问题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与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问题都有联系,这就给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带来相当的难度。对此,我们要充分的认识,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和实行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
3、必须坚持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各民族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云南各少数民族经过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起点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间特别短暂,再加上长期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干扰破坏,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仍然相当低下,市场经济十分落后。如何采取特殊的政策和措施,发展民族经济文化,关系到民族的团结和边疆的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基本路线的指引下,云南各民族地区都程度不同地探索和总结出了发展经济的路子。例如:基诺山以林为主,多种经营,科技上山,综合发展;西盟阿莫乡林矿并举,粮食自给,长短结合,全面发展;孟连县兴建商品生产基地,实行改革与开放相结合,科技与经济相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元江县实行山坝结合,联合开发热区,闯出一条共同繁荣富裕的路子;普洱、临沧等地组织科研技术部门和经营单位,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高科技、高投入地开发和建立高产茶园生产基地;红河州的河口、金平、元阳、屏边等县,根据自己的优势,大规模地发展和建立水果、草果、杉木等商品生产基地;地处高寒山区的宁蒗县,坚持经济开发同智力开发紧密结合,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的发展;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以边境贸易为先导,以农业促进经济发展;山区气候条件比较恶劣的南华县五街乡,因地制宜搞适应性农业,发展商品经济,改变贫困面貌,等等。实践证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选择自己的优势发展,是繁荣民族经济的一条重要经验。
4、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充分保障各民族行使自治权利,正确处理民族区域自治中党的领导与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关系。建国60多年来,云南省的民族区域自治经历了曲折的发展道路,但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和党的十一届三中会以后仍然取得很大的成绩;放手使用了一大批与群众有较密切联系的民族干部管理民族内部的事务,化民族隔阂为民族团结,变民族猜疑为民族信任,使自治机关成为国家联系少数民族人民的重要纽带,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民族的自主、平等结合起来,使各民族自治地方因地因族制宜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助于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一切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循宪法规定的总原则和国家发展的大政方针、政策,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就要求正确处理党的领导和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辩证关系。党的领导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脚走路”,帮助自治机关充分行使自治权。
注释:
①《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64-65页。
责任编辑:陈文兴
D633
A
1671-2994(2010)03-0030-04
2010-04-12
王靖(1961- ),男,云南曲靖人,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