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亮
(山东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取向的价值主体维度审视
史家亮
(山东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基于价值主体维度审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人民是价值创造及价值评价的主体,坚持价值主体的广泛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出这一理论体系鲜明的人本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主体;人民性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取向的探讨,是一个涉及价值目标、价值主体、价值评价等多重维度的问题。从价值主体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本取向突出表现在它坚持人民是价值创造及价值评价的主体,坚持价值主体的广泛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体现出这一理论体系鲜明的人本特色。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价值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进程,在不同的时期都得到了深入的贯彻。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都充分肯定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注重将其上升为理论,以此指导我国社会的发展。
1、邓小平理论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改革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①他认为毛泽东倡导的作风——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是最根本的东西,既然人民群众是主体,那么,在决策中就要贯彻群众路线,注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突出表现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农民的创举的鼓励和全面推行上。他力排众议,允许农民先试一下,然后再用实践检验其成功失败与否。他总结到:“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③再次充分肯定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新的实践对人民群众的实践主体地位进行了新的阐发。江泽民多次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和进步的根本动力,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因素。他一再强调,要在全党范围内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教育,在群众问题上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这些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归根结底就是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这个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充分尊重人民群众作为国家主人的主体地位。
3、科学发展观强调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这是“发展依靠人民”思想的精髓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总结十六大以来五年来的成就时明确指出,成就的取得“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④又强调:“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⑤进一步贯彻了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的思想。
在价值哲学看来,价值评价是主体从自身的需要或利益出发,运用一定的价值标准对客体的价值及其价值量进行评价的精神活动。究竟以什么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价值的标准,对于是否坚持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评价标准从本质上看,是以是否符合人民利益来判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的。
1、从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发展看,经历了一个由实践标准到生产力标准再到“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演进过程,都体现了人民利益这一根本价值标准。从实践标准看:邓小平在“文革”结束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的关键时刻,积极推动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倡导以实践而不是理论作为检验各项政策的标准,其实质是把人的思想从“文革”的思维,从“两个凡是”的束缚下解放出来。由此,各条战线出现了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生动景象,过去的已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方针政策得到纠正,过去是正确的却遭到批判的政策重新得到肯定和恢复,为真正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方针政策的出台奠定了思想基础。从生产力标准看:这是对实践标准在经济领域里的具体化。强调生产力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人民生活的改善。因为在邓小平看来,生产力的落后必然会导致人民生活的落后,这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所以,他强调要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并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看作社会主义的首要本质。他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空讲社会主义不行,人民不相信。”⑥这已经把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联系起来,强调发展生产力与改善人民生活的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标准看: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并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各项政策得失的最高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最突出地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人民群众利益为价值评价标准的思想。因为生产力发展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国家的综合国力集中体现和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条标准的核心和落脚点是人民利益标准。在邓小平看来,制定什么样的路线,实施什么样的政策,最终都要看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邓小平理论中,人民不仅是我们制定路线和政策的出发点和目的,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主体。将人民视为价值评价的主体,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价值评价标准的基本特色。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坚持了人民利益这一价值评价取向。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表述中,代表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强调的价值标准仍然是人民利益标准。正因为此,江泽民反复强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是我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个根本原则。
3、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论述最直接的体现是价值评价的人民性。“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意味着评价发展是否有价值及价值的大小,就是看发展的成果是否被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当然,这里的共享不能机械地理解为按人头平均占有,而是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人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而防止出现既得利益阶层或集团。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人民利益标准”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论断表明,人民利益这一最高标准在社会发展中最终要体现为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⑦这是对“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一论断的系统展开,是价值评价标准人民性的具体体现。
1、注重人民群众的广泛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基本经验。早在革命年代毛泽东就强调: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邓小平理论坚持了这一重要取向,并结合时代特点,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各项事业及其任务都要靠全体人民群众来完成的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要坚定地依靠工人阶级,并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提出了“最广大人民”的概念,科学地解决了新时期出现的阶层分化所带来的人民群众成份多元化的难题。从现实生活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我国社会的分层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较为均等化的由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构成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日益多元化,社会中的人自觉不自觉地被分流到不同阶层。这些阶层,按照不同的标准有多种界定,但不论哪种划分,都有一个如何科学认识这些多元化的阶层在我国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问题。对此,党的十六大报告曾有个科学的论断:“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⑧
3、科学发展观继承并发展了“最广大人民”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⑨这表明,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命题,在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范围得到空前的扩大,一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拥护者都是应依靠的对象,都属于人民的范畴。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价值主体的人民不仅是当代的,而且是将来的,是可持续发展的。
1、邓小平理论善于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一切。“考虑任何问题都要有长远眼光,着眼于大局。”⑩就人的发展来讲,邓小平强调不仅要注重人当前素质的培养,而且要把人的素质提高看作是一项持久工作。这集中体现在他关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论述中。对人的培养要首先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也是就面向现实。此外,还要面向现代化建设的长远目标,面向未来社会的发展,从而为今后的发展储备各种高素质劳动者,“我们培养和训练专门家和劳动后备军,也应有与之相适应的周密计划,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⑪“三个面向”思想从当代世界发展和民族历史命运的高度,体现了实践对社会主义建设者的基本要求,即每个人都要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适应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适应国家未来发展的要求,促进自我的不断发展。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其中,“始终”一词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体现了对最广大人民利益维护的与时俱进性和长期性,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内在地蕴含着促进人的持续发展的思想。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新的角度表达了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不仅是当代的,而且是将来的思想。
3、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中内在地蕴含着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⑫突出体现了重视发展的可持续性才是科学发展。实际上,所有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都要归结到人的可持续发展上来,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广阔的价值视野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主体不是局限在当代人民群众,而是充分考虑后代人民的需求,只有这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不断地实现台阶式发展,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注释:
①③⑩《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0、382、298页。
② 《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23页。
④⑤⑦⑨⑫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6、18、37、17、16页。
⑥⑪《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12、108页。
⑧《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39-540页。
D822.1
A
1671-2994(2010)03-0027-03
2010-03-29
史家亮(1973- ),男,山东莒南人,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讲师、法学博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本文系山东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本价值取向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许如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