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友 七台河职业学院 154600
传统文化与高职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彭善友 七台河职业学院 154600
传统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文化宝库,那是我们的民族之根,华夏之魂。悠悠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史犹如长江黄河滋润、濡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在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今天,中华文化的传承,现代化事业的开创,高职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自然也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借鉴。
传统文化;人文精神;培养
《易·贲》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里的“人文”主要指礼教文化;所谓“文明以止”,就是要以人类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伦理、道德、典章、制度等来规范行动,来做人,形成和谐的社会。中国古代的教育理念,体现于《大学》之开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即教育的精神在于发扬人性之善,培养健全人格,改良社会风气。这里的“大学之道”,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古代为人、为教、为学的“大学”理念,体现着一种强烈的人文意识和人文精神。中国文化在本源上即是“人文中心”的文化。中国文化根本上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人文主义的文化,对人以及人的一切和人创造的一切都给予充分肯定的人文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鲁迅在上个世纪初也提出他的“立国”思想,即强调“现代化”(所谓“近世文明”)不仅是要实现国家的富强与民主,还要“立人”,保障每一个具体的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并且主张“立人”作为“立国”基础、出发点与归宿。[1]这些都说明作为社会具体个体即人的精神状况、知识水平、技能结构与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程度的关系,突出了人的社会作用与价值。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和工具化,导致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教育严重缺失,长此以往,终极状态就是“人”的倒下并导致“国”之不立。“马加爵杀人案”的发生,各地中、高等学校频发的学生“侮师”甚至“殴师”事件,从另一角度看,是教育失误的特例,也可以说是人文精神丧失的悲哀。
社会的现代化由低到高依次为:器物层次的现代化;制度、规则层次的现代化;精神思想层次的现代化。比较而言,精神思想层次的现代化可能需要更漫长的时间。因此,我国要快速推进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首先应是人的思想、精神的现代化,因为什么样的人群决定了什么样的社会风范。要想社会文明、文化繁荣,必须让组成社会的个体都得成“才”。而人成才必须有一个接受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在学生接受学习和教育的过程中,学校教育尤其语文教学必须体现人文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人文性呢?准确的理解人文教育的内涵就是要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标准”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我国有五千年灿烂悠久的文明史,有着无比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个无比巨大丰富的“矿藏”等着我们后人去开采、去发掘,语文教学作为一种本土文化传承的重要媒介,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作为一名高职语文教师,如何从中国传统的文化中发掘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能够从中领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并从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语文水平和人文修养,是摆在每个从事职业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崭新课题。那么,高职语文教学应从哪入手发掘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内涵呢?我认为大致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文化的起点就是重视生命的价值,鼓舞人们积极地探索宇宙奥秘,倡导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这种思想在后来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依靠语文的传承,大众的共育,不断光大,形成一种独具民族特征的生命意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经多种变故,但是作为民族精神内核的生命意识,永久不绝,恒久弥新。中华民族之所以能生生不息,并绵绵不断地在弘扬人文中开拓自我,所依赖的就是这样一种自强不息的生命活力。这种生命意识在民族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弘扬,呈现出多元的文化形态。艰难困苦中表现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行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人格完善上则表现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实现理想的奋斗则表现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世道衰微之时则“硬着脊梁,无所屈挠”(朱熹语);个人生命的各种际遇之中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生命意识既流溢着古老的文化传统之美,又在不同的时期折射出特有的时代光芒。
在语文教材中体现生命意识和宇宙精神的课文为学生提供了活生生的实例。如屈原的《天问》,通篇诘问,伟大的诗人屈原一口气提出170多个问题,营造出一股浓浓的探索氛围。《天问》不仅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美文的巅峰之作。《天问》里有很多关于天体和地理的问题,这些问题实际上表现了屈原对天体、地理、宇宙的一种科学探索精神。我想,他应该是人类──或者说是中国人──对自然认识的一个提高,一个划时代的提高,因此屈原的《天问》在科学史上应该是有划时代的意义的。难怪有人说,屈原是中华文明史上自觉的理性觉醒第一人,屈原这种探索精神,不仅仅是提出几个问题,而且昭示了一种精神,那就是探索,永远的不懈的探索精神。
承认生命活动的价值,并不断地通过生命活动来战胜自身的顽梗和业障。一首《春江花月夜》而“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在优美的诗句和宁静的意境中给世人彰显了厚重的生命意识——自我意识,宇宙意识和家园意识。《游褒禅山记》,通篇在于阐释“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一积极进取的命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则从逆境创造人才的角度,揭示无所屈膝,百折不挠的生命韧性。
通过这些优秀篇目的学习鉴赏,让学生深刻思考领会“科学求索精神”“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与自然”,“面对苦难”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生命意识。而这些不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的吗?
中华文化的另一精神特质是崇尚宽厚、仁爱的美德,宽大为怀,反映出一种含弘光大、厚德载物的兼容精神,形成独具民族特征的宽容意识。古人对宽容的悟解始于《周易》:“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彖传》)。所谓厚德载物,就是宽厚兼容的精神,就是宽容意识。安德鲁·马修斯在《宽容之心》中说:“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这就是宽恕”。中国古代“绝缨会”的故事和“孔融让梨”的故事讲的就是一个宽容和礼让。当前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形势看,现代社会都是一个多元社会,相互兼容,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彼此共赢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语文教育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必须对学生加强宽容意识的培养。针对当前高职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自小娇宠、惯养,以自我为中心的现象比较严重的情况,教师对学生宽容意识的培养侧重点应放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破除偏执已见。改变唯我独尊的态度,放弃执著偏私的成见,以同情的态度去认识他人与他物。二是要废除自我中心。放弃狭隘的个人主义,拆除封闭的个人藩篱,开放自我与他人、他物建立平等和谐的公处关系。有了这份宽容和礼让之心,人与人之间;班级与班级之间,乃至国与国之间,就少了一分冲突敌视,多了一份融洽和谐。发生在云南大学的“马加爵事件”和新近发生在哈尔滨 的“林松岭事件”给人的教训难道还不够惨痛吗?
在高中语文和大学语文教材中这样的课文也能列举出一、二,只可惜为数太少。如高中语文教材《〈宽容〉序言》(房龙著),它告诉人们对待“先行者”,对待所谓的“异己”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是一棍子打死,还是躬身自省采取相互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态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时时、处处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熏陶渐染,日久天成。
“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的入世调整社会关系为主流的文化。古人为了争取自我与群体的和谐,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调节群体的使命感转化成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意识,表现为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进取精神。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大愿,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忍饥熬难,虽处危厄而志不移。用自己的苦行,去维护和传播他所信奉的真理;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忠君爱国,坚贞不屈,虽遭怀王黜贬,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爱国、爱民之心至死不衰;……无数志士仁人正是秉承这一民族传统,不断用文墨加以渲染,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文化形态,永远哺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国家的昌盛,民族的振兴,前仆后继,永远向前!列宁曾指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一个人只有有一份爱国之心,学习才会发奋攻读;工作才会爱岗敬业。
《大禹治水》中的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也是古人对责任意识的一种强烈的表现;李冰父子为解除成都平原水患筑成都江堰,遂使千里巴蜀成为“天府之国”……。教材中更有一批诗文,直接从诗句中表现责任意识这一伟大的民族精神。抗金民族英雄岳飞以一首豪气干云的《满江红》而彪炳史册,让人们时刻牢记“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铮铮誓言;“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不正表达了“鉴湖女侠”秋瑾救万民于水火的大丈夫气概吗?这些诗文充分表现了古人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勇于蹈死的牺牲精神,从最广大民众的角度深刻地反映出“匹夫之死,有重于社稷”的责任意识。这样的诗文对学生的责任意识教育起到的不只是震撼和激励,或许有更深远的意义。中华文明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灭,根本原因就在于有数以千万计的“中国的脊梁”。正如鲁迅先生所云:“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正是这些圣哲先贤、仁人志士强烈的责任意识和爱国精神才使中华文明虽历经数千年,屡遭困厄而绵延不绝。他们以一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为中华文明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院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为“上手快,动手能力强的技能型人才”,这当然是就专业能力而言,未来事业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高级技能型人才,一个没有思想灵魂,没有爱国之心和责任意识的人无疑是一具“行尸走肉”,顶多是一个“半成品”甚至是“危险品”而已,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有灵魂”的教育。作为高职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把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通过语文课堂传播给我们的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孕育、产生和发展,语文发挥了无可替代作用。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语文达成了特殊的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今天才有可能从传统文化深厚的积淀中追寻到语文的人文内涵。没有继承就没有发展,中华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从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丰富、发展高职语文教学的人文内涵,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较浓厚的人文基础和文化底蕴。
[1]郑欣淼.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改造 [M],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9,(51--52 )
[2]鲁迅全集第六卷.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8 ,(118)
彭善友(1966.1-)男,本科学历,七台河职业学院人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语文与应用写作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