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

2010-08-15 00:44:26孙忠辉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透明度党务民主

孙忠辉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论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

孙忠辉

(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 党史党建教研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党务管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党的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必要性、增强针对性和确保长效性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使我们进一步明确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党务工作的“阳光作业”,是对党的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对于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的民主权利,密切党群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

党务管理;透明度;必要性;针对性;长效性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要“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使党员更好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推进党务公开,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的环境”。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一次明确提出:“推进党务公开,及时公布党员应该了解的党内信息,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畅通党内信息上下互通渠道”,并且,在中央文件中,以全会的形式通过了“建立党委新闻发言人制度”。这些关于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重要论述,是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一、深刻认识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党务公开,是指党内工作、党内生活的内容、程序、结果等在一定范围内对外公布,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向下级党组织乃至全体党员的公开,党的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活动、决定等向所属下级组织和党员公开等。实行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的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密切党群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1、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贯彻党内法规的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各级组织要使党员对党内事务有更多的了解和参与。党员有参加党的有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三章“监督制度”中关于“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述职述廉”和“询问和质询”等规定,都是用来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和参与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也明确规定:“党组织作出的决议、决定,按照规定及时向党员通报。”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也明确要求,充分发扬党内民主,积极推进党务公开;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厂务公开、村务公开,加强人民群众、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新闻舆论等监督。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已经成为贯彻党内法规的重要举措之一。

2、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内在要求。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党务公开是党内民主的重要标志,是党内民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保障党员权利的基本前提。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肯定了党内民主建设对党建全局的重要意义:“扩大党内民主,应看作是巩固党和发展党的必要的步骤,是使党在伟大斗争中生动活跃,胜任愉快,生长新的力量,突破战争难关的一个重要的武器”。①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公开透明,就没有民主,透明的程度直接反映党内民主发展的程度。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形成和贯彻执行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广大党员参与的过程,也是发展党内民主、集中和发挥全党智慧与力量的过程。发展党内民主,必然要求推进党务公开,增强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党内民主的渠道,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使广大党员能够更多地了解和参与党内事务,使他们的意见、建议能够及时、真实、准确地反映上来,进而使党的决策和主张更好地代表群众的利益,符合群众的意愿,体现先进性的要求。

3、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举措。在国内外环境和执政条件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党的领导工作面临着许多复杂多变的情况和难以预料的问题,我们党要切实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重任,就必须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改进领导方式,提高执政能力。推进党务公开,开辟了一条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新途径,从而改变了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方式,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了党内民主渠道,实现了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广泛参与、有效管理和切实监督,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全党全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更加科学有效,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提高。

4、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强化党内监督、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关键环节。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强化党内监督的重要手段。强化党内监督,必须推进党务公开,解决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神秘化问题。没有公开就没有民主,更谈不上监督。党务公开的力度、广度和深度,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监督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大量的事实表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不力。拓宽党内监督的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使权力运行到哪里,监督就延伸到哪里,有利于促进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有利于增强党内监督的效果,有利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而在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产生。

5、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是密切党群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群众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得到群众的信任,而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就要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切实保障广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和社会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各项民主权利。党务公开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把党的政策主张和上级的意图传达给党员、群众,有利于党组织密切联系群众,群众的疑问、误解可以在党务公开中及时得到澄清和消除,影响党群关系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可以通过党务公开得到有效的化解与解决,这样,才能增强党员群众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党的信任,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事实上,只有党群关系处理好了,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了,才能使党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立足实际,增强党务管理透明度的针对性

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关键是要提高党务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对党务公开的内容、形式、程序、制度等方面进行规范,积极创新公开形式,针对不同内容、对象和层面,确定不同的公开形式,增强党务管理透明度的针对性。

1、在应该公开什么方面,要科学界定党务公开的内容和范围。我们党是一个有7500多万党员,370多万个党的基层组织的大党,不同层次、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党组织都应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作出党务公开的具体规定。我认为,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最核心的要义是,执政党要虚心的接受全体人民的监督,以群众的要求作为党务公开,提高透明度的重点。一是党的重大决策、决定、决议等要公开。重点公开群众最为关心的涉及到他们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如土地征用、拆迁补偿、重大财务开支的情况,重点项目资金的使用、招投标情况以及项目进展情况等重大问题。二是党的选人用人机制要公开。如在公开招考、选拔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中,凡需要公开的事宜,如岗位设置、报考条件、招聘政策、录用计划、各环节成绩、入围人选等均向社会公布,强化社会监督,确保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三是党的内部事务要公开。如党费收缴、使用管理的情况、党组织的选举情况、违规违纪党员干部的处理情况和民主评议党员的组织处置结果等。

2、在怎样进行公开上,要注重公开方式方法的多样化。推进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的透明度,要做到长期与短期、定时与不定时公开相结合,对一些常规性的内容实现长期公开,并定时更新公开内容,对阶段性的内容,及时予以公开。要根据具体情况,针对不同的内容确定公开的形式。一是不适宜在党外公开的,主要通过党内有关会议、下发文件、定期通报、党委活动栏、党员活动室和设立文件查阅处等形式进行公开。二是适宜对全社会公开的,要按照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简便实用的原则,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便于操作。

3、在对公开的监督方面,要更加的注重规范和程序。党务公开工作涉及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和保密纪律,必须有序进行,不能随意行事,要力求规范、有序、到位。对公开的项目、范围和形式,应事先由相应部门提出,经党务公开主管组织批准后予以公开。公开的内容由职能部门提供,先征求领导班子成员意见,经主要领导审阅把关后,予以公开。对于党内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和涉及党员、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党内事务,要采取仅限于党内公开或先党内、后党外的顺序进行公开。公开期间,一定要注意接受群众的监督,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认识到:党务管理的透明度不可能一步到位,要稳扎稳打、逐步推进,提高它的务实性,以期收到实际的效果。

三、建立机制,确保党务管理透明的长效性

1980年8月8日,邓小平在谈到制度问题时强调:“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党务公开作为党建经常性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它方面的工作一样,必须有健全的保障机制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来保证其顺利开展。

1、健全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领导机制。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党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建立由党委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党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统一领导并具体负责党务公开的推进工作。逐级明确各级党委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相关工作机构的具体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的责任体系。坚持以上带下,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各级党的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切实纳入到经常性工作内容之中,要求做到亲自过问、指导和督促,大力营造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主动参与的良好氛围。要制定具体的计划安排,抓好相关工作的落实,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研究摸索新的办法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党务公开的深入发展。

2、健全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责任体系。健全规范的责任管理体系,结合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把各级党组织及工作机构的职责理清搞顺,把各个岗位和人员的要求明确到位,坚持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真正形成上下贯通、权责分明的责任体系。实行党务公开工作责任追究制度,并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严明工作纪律,严格检查考核,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对工作不力、搞形式主义的,要严肃批评,限期改正;对违背原则、弄虚作假、侵犯党员群众民主权利并造成不良后果的,要依据党纪党规给予严肃的处理,以此维护党务公开工作的严肃性。

3、健全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考核办法。要把党务公开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考核体系,与党建任务、年度工作安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考评,并把党务公开工作情况作为衡量和评价党的各级组织及领导干部工作政绩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对干部进行考核时,应把党务公开工作作为衡量各级党组织及领导干部政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的评先、评优、奖惩挂钩。在考核标准上,既要突出党务公开工作本身是否落实了上级有关的指示要求和计划任务,更要看对党的建设和当前工作上发挥了多少推动作用,全方位、多层面地衡量党务公开工作的成效。

4、健全党务公开,提高党务管理透明度的评议制度。坚持把党务公开工作本身也纳入公开的范畴,与党内其它工作一道接受党员群众的监督,区分党内党外两个层次,定期组织党员群众代表参加的党务公开工作评议活动。实行党员群众评议制度,重大情况让党员群众了解,重大决策请党员群众参与,重要工作由党员群众监督,把党务公开纳入社会评议党风、政风、行风的范围,组织党员群众定期进行评议,及时收集并着力整改党员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员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党务公开成效的根本标准,从而保证党务公开工作的长效发展。在组织党内评议上,要重点围绕加强党务公开管理、拓宽党务公开渠道、增强党务公开成效等问题,听取党员对党务公开工作的评价。在组织党外评议上,要重点围绕尊重群众的民主权利、传达相关信息、反馈社情民意等问题,征询群众对党务公开工作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认真梳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深入分析查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切实研究制定具体的改进措施和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注释:

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29页。

②《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33页。

① 《中国共产党党章》。

②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③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年版。

D263

A

1671-2994(2010)02-0093-03

2010-01-15

孙忠辉(1979- ),男,黑龙江讷河人,中共呼和浩特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党建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刘建文

猜你喜欢
透明度党务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市政府召开党务会议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52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大力推进地方党组织党务公开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学习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6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1:09
提高基金会透明度 促进慈善事业发展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