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蔚兰
(中共楚雄市委党校 办公室,云南 楚雄 678000)
楚雄市的城市形象定位与塑造
杞蔚兰
(中共楚雄市委党校 办公室,云南 楚雄 678000)
科学定位和塑造楚雄市的城市形象,对于提高城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进程,加快城市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必须加强城市设计,提高规划和设计质量;准确定位城市形象,营造特色城市;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的文化内涵和市民素质;加大资金投入,为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提供物质保证。
楚雄市;城市形象定位;城市形象塑造
城市形象是指能够激发人们思想感情活动的城市形态和特征,是城市内部与外部公众对城市内在实力、外在活力和发展前景的具体感知、总体看法和综合评价。它涵盖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三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市容市貌、市民素质、社会秩序、历史文化等诸多方面。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对内可以增强城市的凝聚力、向心力,提高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使广大干部群众同舟共济、荣辱与共,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城市发展,积极推动城市建设;对外能够迅速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城市的吸引力、感召力,促进招商引资、人才、资金及其他优势资源的集聚。为此,结合楚雄市的实际,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科学定位和塑造楚雄市的城市形象,对于提高楚雄市的核心竞争力,推进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进程,加快楚雄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建市 25年来,历届楚雄市委、市人民政府始终重视城市建设,并于 2002年提出了“城市拉动”战略,以完善城市功能、培植产业支撑、增强人口聚集能力为重点,突出民族和地域特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电力、通讯、供排水及城市服务设施日益完备,建成龙江公园、桃源湖、太阳历公园、活力广场等众多景点及城市新景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城市拉动”战略的指引下,以城市为依托,逐步培育壮大天然药业、畜牧及绿色食品加工业、能源冶金化工业、机械制造业、建筑建材业、商贸旅游业、民族文化产业等重点产业,建成包括农贸、粮食、小商品、服装、建材等在内的一批专业市场。随着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和改革开放的深化,楚雄市相继吸引了云中制药、盘龙云海药业等 20多家国内外企业到城区落户,城市经济已逐步成为楚雄市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城市文明程度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楚雄城市形象定位要根据楚雄过去的发展历史和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紧紧抓住楚雄彝族特色,充分发挥楚雄的腹地、自然环境优势,遵循文化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特色个性的原则。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是一座城市的魂。文化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历史内蕴和品格特质,是城市形象建设的核心和灵魂。一个城市的城市形象,只有传承它所固有的特色,汲取其历史和文化的营养,才能不断的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
彝族文化是楚雄城市形象的灵魂所在。楚雄市是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有比较独特的彝族特色文化。例如,有形式多样的彝族建筑文化、绚丽多彩的彝族服饰文化、回味无穷的彝族饮食文化、充满激情的彝族音乐舞蹈文化等。我们要以彝族文化为内涵,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努力打造彝族文化大观园,树立楚雄市的文化品牌,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在城市策划和城市建设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城市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文化条件。因此,必须把体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作为其内核,使之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协调,与理想信念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一致,与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及和谐人际关系相配合,与繁荣文化事业和发展文化产业相交汇,从而创造出一种具有凝聚力和感染力的人文环境,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产生促进作用。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犹如完成一部大作品,尽管它的结构很复杂,内容很丰富,篇章很浩大,表现手法也很多样化,但它必须首先确定自己的主题。这一共性的主题应该是:唱响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特色和个性是城市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城市要实现最优发展,必须扬长避短,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制定竞争和发展战略。通过对自身资源和环境的分析,确定自身最优的功能定位,最佳配置城市内外的资源,最大化地创造财富和提升城市竞争力。楚雄的最大特色和个性就在于有山有水,山青水秀,最强的核心竞争力就在于生态良好、气候温和、适宜人居和民族文化荟萃。也就是说,楚雄市的最大特色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山水园林特色。山,楚雄市有西山、东山,还有其他一些山体;水,有龙川江、青龙河,还有灵秀湖、茶花谷里的若干水体,以及将来的彝海公园;园,有紫溪西山公园、龙江公园、福塔公园等。目前,在云南的地级市中还没有这样好的山水林条件。把山、水、林与城市融合好了,就是楚雄市的最大特色。二是适宜人居特色。宜居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一个优异的宜居品牌本身就是一种竞争力。除山、水、园林以外,楚雄还有很多适宜居住的良好条件,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和光照,饮水质量、食品安全、服务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社会治安环境等。特别是楚雄空气好,阳光充足,温度适宜,负离子含量高,水质好,食品绿色生态,是适宜居住的,这又是楚雄市的一大城市特色。三是彝族文化特色。楚雄市作为彝州的州府,这个城市的特色就是以彝族文化为主的民族文化。要以彝族文化为内涵,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大力推进彝族文化大观园建设和民族特色改造,在标志性建筑物、饮食、服饰、音乐舞蹈等方面突出彝族特色,充分展现彝族形式多样的建筑文化、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回味无穷的饮食文化、充满激情的音乐舞蹈文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
城市形象定位就是充分挖掘城市的各种资源,按照差异性、排他性和权威性的原则,找到代表城市的个性、灵魂和理念的特征。一个城市的形象定位,它可以明确简捷地告诉别人“城市是什么”,“有何资源”或“有何特征”,它是在整合城市文化、历史、产业、环境等资源基础上的高度概括和提炼,它充分展示出城市的性格,使城市价值升值,使城市更有魅力,并成为指导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方向标。
综合分析研究楚雄市政治、经济、文化、产业、生态环境等基础,结合楚雄市未来发展的产业特色和远景目标及楚雄市的彝族文化特色、山水园林特色、适宜人居特色,楚雄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应该是:“规模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经济快速发展、彝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充满个性活力、适宜投资居住、社会和谐安定”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楚雄市的这一城市形象定位既体现了楚雄的彝族文化特色,又体现了楚雄优美的城市环境,简捷、明了地概括了楚雄未来的产业特色和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指明了楚雄未来发展的方向,也展示出楚雄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
楚雄市作为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州府,是彝族风俗最为浓郁、最为集中、最为突出的地区之一,既集中了楚雄州各个县市彝族文化的精髓,也有本地彝族文化的特色,具有民族文化的多元特征。目前,楚雄市境内的 9.5万彝族同胞罗罗支的居多,使用彝族的中部方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有其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其中,“十月太阳历历法”、“十二兽舞”、“太阳女”等享誉世界。火把节、马缨花节、樱桃节、杨梅节、茶花文化节等民族节日异彩纷呈,独具魅力。世代传承下来的宗教文化、毕摩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饮食文化、民居建筑文化、民族体育文化、民族民间手工艺等璀璨的文化艺术,是彝族人民智慧的象征,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如果把城市建设和楚雄“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赋予城市深厚的文化韵味,就能增强楚雄城市的竞争力。因此,在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中,把城市建设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结合文化旅游产业的建设,进行城市文化营销,在城市标志性建筑物、城市建筑上体现彝族风情,在窗口行业,服饰、用语、歌舞等方面凸现彝族特色,在对外宣传、文体活动、文艺演出、文学创作等方面展示彝族文化,着力将楚雄市打造成闻名遐迩的彝族文化名都。
楚雄市青山环绕,绿树成荫,植物、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 68.81%。境内有哀牢山和紫溪山自然保护区;市区内有西山、东山等山体,生态植被皆发展得很好。楚雄市河流贯穿,除了龙川江、青龙河横穿整个楚雄城外,有龙江公园、桃源湖等多处园林水体,还有正在规划建设的大中型园林若干。为此,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合理利用水体地貌,以山为城市结构的坐标,以水为城市结构的灵魂,用美丽的山水构筑山水园林城市意象,体现山在城中、城在山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水在城中、城在水中,以山映秀、以水藏灵,把城市建设与城市的山水特色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山水园林的有机、自然融合,真正形成山、水、城融为一体的独特城市风貌。
宜居城市是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人居环境良好,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近年来,楚雄市依山布局,市内绿水相通的基本格局已经形成,城市绿化、旧城改造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医疗、文化娱乐等设施基本齐备,公共设施配套,为建设宜居城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此,楚雄市的城市建设,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风光秀丽的地理气候优势,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优势,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淳朴的民族民风,努力把楚雄建设成为一个拥有绿色、生态、健康的城市,一个物质丰富、生活舒适、人民安居乐业的最佳人居城市。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象征,是重要的投资环境。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深入发展,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加剧,而城市形象的竞争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方面和手段。一个城市的形象塑造得好,不仅可以提高城市品位,而且能使城市增值,置换出更大的功能效应和环境效益。结合当前楚雄市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的最大实际,充分发挥楚雄市的优势,塑造良好的楚雄市城市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城市建设必须坚持规划先行,严格按规划建设,通过规划来形成良好的城市形象。自实施“城市拉动”战略以来,楚雄市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并组织人员对城市发展进行了规划,完成了《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2020年)》。按照规划的思路,城市的发展主要以旧城为中心,沿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拓展和延伸,到 2020年,城市建成面积约 50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 45万人。2007年 11月省政府楚雄现场办公会提出楚雄市要按未来形成大城市的构架安排空间布局,州委州政府根据这一要求,多次到楚雄市召开现场办公会,对城市规划建设和重点项目工程进行专题研究,并于 2008年 4月 29日明确提出把楚雄市,城市建设纳入州委、州政府的工作重点,切实加快推进楚雄市滇中特色大城市建设。为了有效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寻求新的产业发展和空间发展载体,楚雄市加强了城市规划工作,在《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基础上,进行了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编制完成了《楚雄城市发展 (构建滇中大城市)战略规划》、东南新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水体景观规划,吕合集镇总体规划等一批片区规划、专业规划和集镇规划。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打破了摊饼式的城市扩展思路,提出了大跨度的“一主三副”的城市布局设想,在城市未来发展方向上突破了行政区划界限,提出了跨楚雄、禄丰、南华三县市的城市构架设想,使未来楚雄向大城市发展的努力更贴近空间环境的现实。
鲜明的城市特色,不仅会促进城市的发展,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随着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的不断推进,楚雄市各级领导越来越认识城市形象定位和塑造的重要性。1993年的《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楚雄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为昆明通往滇西的交通要道;是以卷烟、丝绸、机械制造、日用轻工业等工业为主,并具有油气开发和旅游前景的现代化中等城市。1995年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城镇体系规划设计》确定楚雄市的性质定位为:楚雄彝族自治州首府,楚雄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州域城镇体系一级中心城市,首位城市;以烟草加工、机械、化工、食品加工、纺织为主导产业,并具有油气开发和旅游前景的城市。1998年的《昆曲玉楚城市群规划》确定楚雄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市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滇西八地州交通枢纽,以发展烟草、机械、化工、食品、纺织为主,积极发展旅游业的综合性城市。2000年的《云南省城镇体系规划 2000~2020年》确定楚雄市的城市定位为:滇中经济区次中心,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枢纽,以烟草加工、机械、化工、食品、纺织业为主的综合性城市。2005年的《楚雄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确定楚雄市的城市性质定位为:昆明通往滇西的门户,楚雄彝族自治州的首府,适宜人居的山水园林城市。最近,省、州、市党委政府在认真总结楚雄市城市发展经验、全面分析楚雄市发展优势和发展环境的基础上,作出了把楚雄市建成“滇中特色大城市”的目标定位。从“滇中特色大城市”的内涵特征看,我们正在构建的滇中特色大城市是一个“规模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经济快速发展、彝族风情浓郁、生态环境优美、充满个性活力、适宜投资居住、社会和谐安定”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同时,它也是对城市形象的定位。为此,在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塑造特色城市形象的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楚雄市的山水园林、民族文化特色,塑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
绿化亮化美化是影响城市形象塑造的最大因素。结合楚雄市的实际,要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积极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一是认真做好全城 16万平方米草坪、2万余株行道树、36万余株灌木的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修枝整型和补栽补植等日常管护,完成 20万株组型灌木的修枝、整型和施肥打药及病虫害防治,完成移栽、补栽 320国道及鹿城东路和南路行道树 873棵、灌木 7698株,始终让城市绿地、花草树木保持生机与活力;二是加大苗圃基地的建设,培育灌木 3.24万株、乔木 8000棵,改善和提高城市的环境与绿化景观质量;三是努力做好庭院绿化工作,在搞好城区绿化管护的基础上,帮助州政务中心、市交警大队、名苑汇都、77281部队等 10家单位搞好庭院绿化管护工作,为提升城市绿化水平做大量的工作;四是搞好茶花基地建设,做好 1000余株华东茶、50余株云南山茶、5600余株红花油茶的日常管理工作;完成 5000余株红花油茶的上袋、500余株华东茶的扦插和 80平方米温室地砖的铺设工作。
楚雄市要抓住中央和省、州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机遇,全面实施公路建设,更好地服务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一是抓好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滇中地区交通大通道建设中,加快元谋——双柏高等级公路建设,争取启动广通——楚雄高速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双柏至元江的高等级公路尽快列入省建设规划,打通滇中南北大通道。同时,应尽早规划实施广通至楚雄至新平铁路建设,使之与泛亚铁路中线连接。在构建快捷高速交通网络建设方面,重点做好楚雄市南绕城公路谢家河至米红村段可行性研究修改工作,规划选择楚雄市北环线的控制路线,尽快进行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二是抓紧路网改建项目。楚雄市通乡油路工程实施以来,铺筑沥青路面 144公里,目前不通油路乡镇仅为八角镇、树苴乡、西舍路乡。要紧紧抓住构建滇中特色大城市的有利时机,抓紧路网改建,尽快争取把八角镇、树苴乡、西舍路乡油路搞通,实现楚雄市市乡公路全部油路化。三是抓好通达工程,为楚雄市十二五规划中的通村油路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四是抓好农村客运,陆续开通村委会至乡镇农村客运小巴,缩短城乡距离,方便群众出行及物资运输。
城市形象的塑造,不仅体现在建筑、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上,而且,还体现在文化、精神等软件环境上。看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吸引力,是否具有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它的文化资源、文化氛围、文化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城市以文化论输赢。市民素质是城市形象的思想 (或精神)层面,主要指市民言行、人际关系、社会风气等折射出来的城市精神风貌、市民社会的价值趋向、道德情操、社会习俗等。市民的言行传承着一个城市千百年的地域文化和历史积淀,因此,它的整体情况,决定着一个城市形象的水准。致力于塑造高素质的市民形象,营造美好的社会生活空间,创造宜人的生产生活环境,才能真正树立起城市的良好形象,从而使城市发展与人的发展协调同步。
资金是城市建设和塑造城市形象的血液,对此,应从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投资改革、鼓励加大政策性收费力度,重点抓好建设配套费、排污费、固废处置费的收缴,盘活市政公用设施建设资金存量、有偿使用市政公用设施等几个方面筹措城建资金,确保各项城建工作和城市形象建设的顺利进行。
TU984
A
1671-2994(2010)01-0144-04
2010-01-01
杞蔚兰(1973- ),女,云南元谋人,中共楚雄市委党校办公室助理讲师。研究方向:党的建设与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刘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