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宝英
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使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有安的情绪,顺利完成分娩。是当代妇产科护士工作的首要任务。
从怀孕到分娩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孕产妇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因急躁、紧张、惊恐常可引起宫缩乏力,致产程延长,造成滞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大出血及产后泌乳减少,因此应该注意孕产妇的心理护理,使她们在最佳状态下分娩。
1 产前孕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计划生育工作不断深人,临床上产妇多为初产妇,无经验,加之社会家庭对分娩的重视程度提高,更增加了对分娩的精神紧张程度,大部分孕妇临产前的共同心理活动是紧张、焦虑、恐惧。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指导、帮助、关心,怕分娩时疼痛,怕出血,怕难产,担心胎儿不正常,一旦出现产兆常表现出心慌意乱,吃睡不宁,高度的紧张心理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以至造成原发性宫缩乏力使分娩不能按正常进行,因此,需我们医护人员具备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熟练的专业技术,高度的责任和同情心,善于掌握孕产妇的不同心理,以保证分娩的顺利进行[1]。
我们护理人员首先应做好宣传工作,解除紧张心理,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向孕妇介绍病房,待产室,产房的环境及有关妊娠与分娩的知识,宣传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好处,耐心解答孕妇提出的问题,以取得她们的信任,同时要使孕妇注意饮食和休息。使其了解分娩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宫缩好可促进产程顺利进行,消除临产孕妇对分娩的忧虑和产痛的恐惧,增强自信心。第二,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对临产孕妇要同情,态度诚恳热情,关心体贴照顾她们,给予她们更多的温暖和关怀,让孕妇感到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使她们得到安慰,增强安全感,做到相互信任理解。第三,护理技能是不可忽视的,精湛娴熟的护理技能,能使临产孕妇产生信赖感和安全感。在进行操作时态度要认真,动作轻柔,手法准确熟练,观察细致(如监测胎儿情况及孕妇生命体征)记录及时,并将产程进展情况主动告之临产孕妇。让她们感到自己被重视,增强她的信心和安全感,以减轻心理压力,消除产妇的顾虑。与此同时应保证临产孕妇的正常进食和睡眠,使她们从精力,体力和心理上为顺利分娩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分娩时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
随着产程的进展,频繁的子宫收缩,引起疼痛发生,形成产妇紧张和恐惧的心理,希望减轻疼痛和尽快结束分娩[2]。此时护理人员的主要心理任务就是对疼痛的护理,产妇疼痛的程度和表现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产妇对疼痛敏感,阵痛感觉强,有的虽然疼痛但能控制,有的痛得难以忍受,大声喊叫,不能自我控制,使体力和精力消耗很大终于导致宫缩乏力极易造成难产,护理人员对自控能力强的产妇要多鼓励,并告之产妇及时反映自己的不适,对自控能力差的应多接近,给予安慰,陪伴,不要对她们批评,训斥和表示厌烦。宫口即将开全时,会产生各种恐惧心理,部分产妇大声呻吟或喊叫,这时护理人员应守在产床边,尽量多给产妇交谈,因分娩是剧烈的体力活动过程,出汗多,应及时用湿毛巾擦汗解除不适,宫缩间歇时,给她们适当喂点食水,来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告诉她们分娩是自然生理现象,指导她们正确的屏气方法用力方法,只要鼓足勇气,思想放松与接生人员配合就可以顺利尽快结束分娩。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另一心理任务是让家属特别是丈夫陪伴参加整个分娩过程,可起到精神支柱作用,在这艰难的时刻,得到丈夫的温暖,安慰和支持,对临产孕妇来说是一种精神享受和满足,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护理。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转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了耐痛阈,使分娩正常、自然、健康完成。
3 产后产妇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胎儿胎盘娩出后[3]。分娩结束,产妇有一种轻松感,此时产妇的心情,主要表现在新生儿性别及一般状况的关注,如胎儿娩出后发现异常情况或婴儿性别不符产妇心愿时,暂不告之产妇,待胎盘娩出,按摩子宫至子宫缩复良好,再告之产妇实情,这样可避免产妇过度紧张造成大出血,如胎儿无异常情况,可及时地告之产妇胎儿一切正常及性别,待婴儿断脐后抱至母亲胸前,进行胸贴胸,腹贴腹,母婴皮肤接触,并帮助婴儿吸吮母亲双侧乳头,以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子宫出血,增进母子感情,并刺激乳汁分泌,为产后成功的母乳喂养奠定了基础。
[1]王馨平,刘爽.中华护理学杂志,2008,3:87.
[2]吴瑞平,胡亚美.现代妇产科临床与护理.黑龙江科技出版社,2008.
[3]冯美丽,王英.当代临床综合护理.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5: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