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予清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0002)
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等害虫是我国运用最成功的生防技术,目前在我国东北、华北防治总面积超过300万hm2,投入产出比高达1∶20以上,在玉米螟防治工作上初步实现了“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目标。目前赤眼蜂大规模应用于玉米螟防治在河南省仍属空白,要为粮食核心区建设做出重大的贡献,就必须加快河南省玉米螟赤眼蜂群体的改良、生产和应用。
玉米是河南省仅次于小麦的大宗粮食作物。据统计,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上世纪80年代突破133.3万hm2,上世纪90年代达到200万hm2。2000年以后,河南省玉米种植面积常年接近266.7万hm2,2008年增加到286.7万hm2。2008年河南省玉米每667m2平均产量达384.4 kg,最高产量达532.5 kg,总产量突破了150亿kg。按照《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至2020年,河南省将实现增产粮食150亿kg目标,其中玉米实现增产100亿kg。
目前河南省玉米生产中的主要问题,除了秋季旱涝灾害频繁、收获时间人为提前等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的问题外,还包括病虫害防治等科学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其中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玉米螟是玉米病虫害中发生面积最大、导致危害损失最重的害虫。
玉米螟俗称钻心虫,属鳞翅目螟蛾科。玉米螟分布广、食性杂、危害大,危害的植物有玉米、高粱、谷子、棉花等20多种,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害虫,世界上凡有玉米栽培的国家和地区均有发生。玉米螟是以幼虫蛀茎蛀穗取食,破坏组织,造成籽粒不饱满,青枯早熟,折蓼掉棒,风折倒伏,甚至颗粒不收,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调查表明:在玉米螟一般发生年份,百株螟虫平均为50~70头,玉米减产5%~7%;中等发生年份,百株螟虫平均为70~90头,玉米减产10%左右;大发生年份,百株螟虫平均为100~150头,玉米减产13%~15%;百株螟虫平均在180头以上为特大发生年,玉米减产20%以上。2009年河南省二代玉米螟发生面积93.3万~100万hm2,三代玉米螟发生面积高达153.3万~160万hm2,保守估计损失玉米3亿kg。
赤眼蜂是现代农林害虫生物防治上研究历史最久、应用范围最广、防治面积最大、治虫效果最好的一类重要卵寄生蜂,利用赤眼蜂成功防治的农林害虫达28种之多,全球每年放蜂治虫的面积达3000万hm2以上。主要包括玉米、水稻、甘蔗、棉花、蔬菜等农作物及一些林木和果树,一般都能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取得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我国赤眼蜂的研究与应用已有百年的历史,其中规模较大的有松毛虫赤眼蜂、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广赤眼蜂等(对于玉米螟的防治,东北以松毛虫赤眼蜂为主,华北以玉米螟赤眼蜂为主,螟黄赤眼蜂和广赤眼蜂为辅)。在赤眼蜂的大量繁殖、工厂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尤其是在研究赤眼蜂繁蜂技术方面进展较快,在大卵繁蜂、小卵繁蜂及繁蜂机械和装置方面都具国际领先水平。我国创新了利用柞蚕卵繁殖赤眼蜂的技术、米蛾卵的机械化分筛技术。近年来,又研制成功赤眼蜂人工卵半机械化生产线。随着产品的改进,在释放技术方面,我国逐步将过去的“早期一代低量释放,二代淹没释放”改为基于诱导滞育型松毛虫赤眼蜂及长效蜂卡的“一代淹没释放,二代接种释放”玉米螟控害策略,大大提高了防治效果。目前我国玉米生产大省的吉林、黑龙江、辽宁、河北、北京等各省市生产厂(站)超过10家,产量7千亿头左右,利用赤眼蜂防治面积不断增长,近年来每年约 300 万 hm2。
迄今为止,河南省尚未开展玉米螟的大规模生物防治工作,主要原因是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科技支持和项目带动能力不足,同时,当前玉米螟赤眼蜂释放地区多在北纬37 °以北地区,河南省纬度偏南(北纬30°~37 °),需要对目前的赤眼蜂群体进行改良以增加其生态适应性。因此建议依托河南省农作物病虫害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尽快开展赤眼蜂群体引进、改良、蜂繁工作,并依托河南省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着手建设生产450~600亿头赤眼蜂产品(防治20万~26.7万hm2)的生产基地。
从吉林、辽宁和北京等地多年实施调查表明,防治玉米螟每667m2需放蜂1.5万~2万头,赤眼蜂生产成本约为1~2元,投入与挽回损失+节省用工+减少杀虫剂用量所获得的收益比为1∶20~30,具有极其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杀虫剂污染所带来的长期生态效益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
吉林省自2002年以来,一直坚持推广《生物防螟技术推广计划项目》,2002-2004年共累计推广赤眼蜂防治玉米螟84万hm2,2009年出台了《吉林省生物防治玉米螟补贴工作管理办法》,其中规定由政府每年拿出1200万元专项资金,在吉林省玉米主产区开展66.7万hm2(赤眼蜂56.7万hm2、白僵菌封垛控制面积10万hm2)的统一生物防螟工作。通过推广释放赤眼蜂和白僵菌封垛生物防治措施,实现玉米螟卵寄生率70%,白僵菌僵虫率75%,田间平均防治效果65%,每667m2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5 kg,每年可挽回玉米产量损失2.5亿kg;同时减少杀虫剂用量100吨(有效成分)以上,使农民减少化学杀虫剂投入5000万元以上,大大降低了化学杀虫剂对环境的破坏,提高了玉米产品的竞争力,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赤眼蜂作为生物产品比较特殊,其生产必须是有计划地进行订单生产,如果生产过多而不能被释放,将会对厂家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果没有政府行为的引导与支持,不实行统防统治,生物防螟目标就无法实施。因此,坚决贯彻我国“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与赤眼蜂产业化关系密切。
吉林省在这方面做出了典范,吉林省的赤眼蜂由政府招标订单生产(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等生产),省、县、乡、村四级管理,省农委和财政厅领导,各级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实施,形成一个完整的行政管理下的产业链条。吉林省的经验对我国加入WTO后,政府职能部门按照新的入世规则,实现政府对农民的间接补助、减轻农民负担,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同时为降低玉米生产成本、农民增收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的发展探索出了一套成功的经验。
目前河南省玉米螟的赤眼蜂生产、应用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一是河南省经济快速增长为反哺农业提供了经济基础;二是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已经开始全面实施,急需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保障;三是我国赤眼蜂生产技术和应用技术十分成熟,效益极显著;四是河南省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可以提供赤眼蜂工厂化生产的场地支持;五是河南省农科院已经建立了一支有力的昆虫天敌研究团队和技术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