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递:高校图书馆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2010-08-15 00:46邵利勤
关键词:资源共享馆藏文献

邵利勤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浙江杭州 310032)

一、文献传递服务与资源共享

高校图书馆经过长期的文献积累,已形成丰富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文献资源对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可能地收藏读者所需的文献一直被视为是图书馆的基本职能,然而,常规文献价格逐年大幅度上涨,尽管多数高校图书馆的文献经费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文献购置经费的增加远远赶不上文献信息的涨价幅度,文献经费紧缺现象严重,文献保障能力下降,文献供求矛盾突出。面对浩瀚的信息资源与多样化的读者需求,以及文献购置经费短缺等问题,最为有效的方法是寻求馆际合作,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文献传递是指应使用者对特定已确知出版的或未出版文献的需求,由图书馆或商业服务单位等资源供应者将需要的文献或其代用品在适当的时间内,以有效的方式与合理的费用,直接或间接地传递给使用者的一种服务[1]。充分利用文献传递服务,是一种缓解经费困难、弥补馆藏不足的重要策略,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文献传递所具有的更加灵活、更加高效的优点就显现出来,并成为当代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主流模式。通过文献传递服务,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更好地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

二、国内外文献传递现状

(一)国外文献传递现状

最初的文献传递服务是由图书情报机构以馆际互借的形式出现的,在上世纪 60年代欧美国家非常盛行。商业性的文献传递最早出现在 20世纪 70年代,计算机数据库的建立,为人们提供了远程信息检索的途径。到了 20世纪 90年代,国外有些机构就尝试利用文献传递来取代部分文献的订购,并对削减订购节省的经费以及节省的书架空间和人工费等同用于文献传递的费用进行比较,事实证明,文献传递更经济、更便捷。美国的乔治·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及农业与技术学院从上世纪 80年代后期起,就开始尝试利用文献传递服务来解决文献价格上涨所带来的危机,通过削减订购期刊品种达 1600—2000种,减少经费 7.7—50万美元;而真正有文献复制需求的不足 300种,通过文献传递得到满足,所需经费 0.35—15万美元,节省的经费低于购买期刊所需费用的多倍,并利用节省的经费增订一定数量的新刊,使文献的保障率不但没有下降,而且有相当的提高[2]。

国外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主要有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图书馆、数据库出版服务机构和出版社,其中又以商业性文献传递服务机构开展的网络期刊传递服务为主,其代表是美国的 CARL公司 UnCover系统,英国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BLDSC,还有数据库出版服务机构如 OCLC、EBSCO信息服务公司,此外还有 Elsevier Science、SpringerVerlag、IEEE等出版社提供自己期刊的网络传递服务。而且文献传递正日新月异地迈向全球化、国际化,BLDSC国际请求交易从 1991/ 1992年的 800,000件,到 1999/2000年已经增加到了 1281892件,OCLC的会员的跨国性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3]。

(二)国内文献传递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文献传递服务工作开展得也十分活跃,建立了全国性的信息资源共享保障体系及与之相应的领导和组织机构。许多地区或者系统在建设自己的图书馆联盟时,在进行整体规划和系统平台建设的时候都考虑了文献传递的功能。从 2000年开始,先后建成了 CAL IS、NSTL、CSDL等国家级的文献保障体系,以及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天津市高等教育文献信息中心、广东网络图书馆、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河北省高等学校数字图书馆,还有在建中的浙江省高校数字图书馆等区域性的文献保障体系,此外还有以 CNKI、超星等为主的数字化商业文献保障体系,为文献传递提供物质保障。

有资料统计,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3家单位在 2001年共完成文献传递服务 183784篇,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文献传递请求满足率达到了 90%,武汉大学的年文献传递量约为18000篇,厦门大学的年文献传递量约为 60000篇[4]。利用文献传递已经成为获取文献,特别是获取外文文献的一种重要渠道。文献传递也已经成为图书情报机构的一项重要任务。

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从上世纪 80年代开始实行文献传递,经历了从手工传递到网络传递的过程,建立起了多家国内外合作单位,国外的如英国的 BLDSC,美国的 CARL公司的 UNCover和UM I公司等,国内的有国家图书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技信息所、上海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台湾大学图书馆、中国科技信息所万方数据库中心、香港大学图书馆等。这些联系的建立是文献传递工作的坚实保障,因此,学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量也以较快的速度上升,2003完成文献传递量 110篇,2004年 165篇,2005年 367篇,2006年 436篇,2007年 1839篇,2008年达 5337篇。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服务有相当快的发展,也取得了比较大的成就。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我国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还很欠缺,文献传递也正面临着一系列因素的制约。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正确认清这些制约因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突破障碍,开拓进取,促进文献传递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三、文献传递服务的制约因素

(一)观念滞后

虽然“资源共享”的理念已被大多数的图书馆接受,然而在认识层次上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当文献需求与文献资源出现矛盾,资源共享才被重视起来,不能把资源共享当成是图书馆馆藏建设工作来看待。对高校和图书馆的评估也都是以生均图书量或生均年进书量、馆藏量等为指标的,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造成了各馆之间重复采购,经费浪费。对于文献传递的重要性,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达成共识,有关文献传递服务,对读者的宣传不到位,很多读者根本不了解图书馆有文献传递这项服务。

(二)共知性较弱

文献传递服务是建立在联合目录系统基础之上的,通过联合目录,用户可知何处有与自己需求相匹配的信息。而我国全国性和地区性的联合目录还没有形成标准化、规范化和权威性,联合目录的覆盖面还不够广泛。即使是 CAL IS与NSTL这样大型的公共目录检索系统,资源数量也远远不够。NSTL的外文期刊数量 1.2万余种,回溯至1979年,而大英图书馆文献提供中心收藏了 26万种期刊,其中现刊超过 5万种,回溯年份到上世纪 60年代[5]。一些图书馆由于人力、物力和技术等因素,未能对数据库及时维护和更新,导致联合目录的数据不全或不准确。所有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文献的传递和资源的共享。

(三)经费紧缺

各高校图书馆文献传递服务都有自己的价格机制和收费标准。有的采用按篇计算的笼统收费,有的采用按页计算的精确收费,多数图书馆则是采取这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国内各图书馆对文献传递的收费没有统一的标准,高的和低的相差很多,像国家图书馆的费用是复旦大学的 2.5倍[6]。文献传递的费用对文献传递服务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以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为例,在免费服务的月份,文献传递服务的申请量比收费的月份的申请量高出 2—3倍。随着文献传递数量的增加,以及信息技术在文献存取、加工、传递过程中的广泛应用,加之外界文献出版商和信息服务机构的越来越多的介入,图书馆之间的文献富有馆和贫乏馆之间的严重不平衡的利益补偿问题越来越突出了。

关于文献传递的经费补贴,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图书馆也是不一样的。据对中南地区 48所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高校图书馆的调查,实行补贴的馆有 16所,占 33.33%[7]。在高校,文献传递主要是为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保障,为了满足读者的需求,采用补贴的方式向其他机构索取文献,但是补贴的对象主要是在校教师、硕士生和博士生,本科生不在补贴范围之内,这样就使文献传递服务面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四)网络技术不均衡

现代文献传递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网络信息技术。但是在我国,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很不平衡,存在着地区间的差异,网络设备不畅通,文献传递服务难于开展,即使是在大学图书馆,也由于经费的问题,网络计算机设备更新缓慢,与读者的需求有较大的差距。

(五)知识产权模糊

网络的发展为文献传递提供了可能,也给知识产权的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子文献的传递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一直充满争议,开展电子文献传递存在着一定的风险。面对文献传递的知识产权问题,片面地强调版权保护,使读者的合理要求得不到满足,或无视法律法规以及著者的利益,任意侵害著作权人的利益都是比较极端的行为。

四、开展文献传递服务的措施

(一)更新观念

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提高对文献传递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在加强馆藏建设的同时,为能更合理地使用现有经费,图书馆应重新设计传统的馆藏,利用文献传递来弥补馆藏的不足。观念的转变使越来越多的图书馆都能认识到对于那些价格昂贵但利用率不高的外文文献,通过文献传递来满足个别读者的需求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服务方式。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中,对图书馆的评估,不能硬性的用生均文献量、生均年进书量,以及“馆藏量”来评判,而应以图书馆提供多少服务,以读者的满意程度来评判,甚至以资源共享工作,每年的文献传递量也可作为评估的标准。这样的评估,不仅可以加强馆藏资源建设,使读者服务工作更上一个台阶,还能加强各图书馆之间的联系,促进文献资源共享向更深层次发展。

(二)整合资源

1.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联合目录。一个图书馆不仅要能够提供本馆信息,还要提供本地、异地的信息,这就要发挥联合目录的作用。联合目录是馆际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的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规范化、标准化的联合目录,将各级各类图书馆丰富的书目数据资源和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实现书目数据共建共享,并以此作为文献传递的基础,进而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的全面共享。综观发达国家资源共享和文献传递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其中一个关键的因素是众多大型的联合目录的加入,实现了全国文献资源的无障碍共知,即为全国用户提供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查找到文献的馆藏地的便利,从而完善文献传递服务,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2.加强对数据库的维护。各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各类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的基础建设工作,对本馆已经建立的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和更新,确保数据库数据的准确、完整,从而确保文献传递服务正常运作。

3.统一标准,建立集成整合的文献传递服务系统。资源共享以及文献传递的实现要求各高校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必须制定统一的标准,以确保不同系统的兼容性,以免各馆之间的信息资源不能实行有效衔接,影响区域性和全国性的网络化信息服务的开展。在各级联合目录中增加文献传递功能,从而形成“馆藏OPAC——联合目录数据库——文献传递管理系统的集成一体化”服务[8]。

4.加强对文献资源的整合。为方便读者在众多的数据库中找到所需的文献,需对众多类型的馆藏文献进行整合,提供跨库检索工具。此外,还应对非馆藏文献进行揭示并将其整合在图书馆的服务体系中,特别是对一些专业网站,由于其专业性和资料性较强,除了学科导航外,还应将这些分散的资料整合起来。

(三)协作采购

图书馆之间的协作采购,是指各图书馆之间订立协约,在合作的基础上,分担采访责任,合理使用文献经费,以便分散收藏,互相利用。国外发达国家文献资源共享,都是从文献采购开始的。建立一个权威性的文献资源采购协调机构是至关重要的,即文献协调中心。这个中心可以对本区域或本系统内的文献资源建设进行宏观调控。各图书馆可以根据协调中心的协调,结合本馆的经费情况,以及读者的需求,制定自己的采购策略,突出以本校重点专业、重点学科为目标的特色馆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重复订购和盲目投入。对于那些价格较高、用量较大、出版商或经营者具有垄断地位的外文期刊或数据库,更是可以分工协调地采购,通过文献传递的方式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实现文献资源的合理分布与经费的合理使用。

(四)合理收费

合理地收取费用也是文献传递工作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大英图书馆文献供应中心保持收费价格的稳定,是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文献提供中心的法宝之一。收费过高,则读者可能会放弃文献传递,收费过低,图书馆则无法维持正常的服务,影响文献传递的运行。因此必须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同时对文献传递给予经费支持,适当减免用户的费用,使这项工作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展。对高校来说,不仅对在校的教师、博士生和硕士生给予经费补贴,对大学本科生也给予适当的经费补贴。还可以适当地将文献传递服务社会化,扩大文献传递的服务半径,以高校为中心,向社会辐射,并通过适当收费的形式将服务激活,使文献传递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五)保护知识产权

文献传递过程中所涉及的文献信息的网络数据传输、数据库的开发和利用都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对它们进行传递时,可能受到侵权的限制。虽然不同国家对不同类型的文献所采取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不同,但都是维护著者和出版者的合法权益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文献传递过程中,要尽量处理好文献传递版权和资源共享中的知识产权问题,从而使图书馆远离法律纠纷,协调好知识产权人与信息使用者的关系,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1]马杰,徐旭光.文献传递服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3,(5):61-63.

[2]马红月.资源共享的一种有效途径——文献传递服务[J].现代情报,2009,(3):112-119.

[3]陈海珠.主要发达国家馆际资源共享与文献传递的特点[J].江苏图书馆学报,2002,(1):46-48.

[4]卞福荃,严海兵.基于网络环境文献资源建设与文献传递服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6-80.

[5]徐涤秋.网络时代文献传递障碍与对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0):154-155.

[6]王蔚之.国内外文献传递服务概况及其思考[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6,(3):226-228.

[7]高波,李田章.中南地区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图书馆论坛,2007,(6):196-200.

[8]范丽利,詹德优.文献传递服务模式的分析[J].图书馆杂志, 2005,(10):24-29.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馆藏文献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馆藏几件残损《佚目》书画琐记
福建省交通运输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