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探微

2010-08-15 00:43沈阳军区军官训练基地迟国维
国防 2010年5期
关键词:预备役军事训练民兵

■ 沈阳军区军官训练基地 迟国维

军事训练是武装力量建设的中心工作。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坚持军事训练的中心地位不动摇,扎实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

(一)要坚持任务牵引,突出训练重点。民兵预备役部队数量规模很大,训练时间和训保资源有限,其军事训练必须紧贴所担负的任务,突出重点内容。其一,要突出城市防空训练。空袭与反空袭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主要样式。参加上级统一组织的反空袭作战是信息化战争中民兵预备役部队担负的一项重要任务。民兵预备役部队高炮、高机和便携式防空导弹部(分)队等防空力量训练应以新“三打三防”为重点,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城市防空训练,不断提高侦、藏、防、打的能力。其二,要突出信息作战能力训练。制电磁权是信息化战争中制胜的关键。民兵预备役部队网络战分队、电子战分队等信息技术力量要突出信息作战能力训练,不断提高信息侦察、信息攻防、信息保障能力。其三,要突出应急维稳能力训练。制乱反恐是后备力量担负的重要非战争军事任务。民兵预备役应急分队、核生化救援分队等应急力量要突出加强制乱反恐专业训练,加强与现役部队、武警、公安的综合演练,不断提高处置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其四,要突出对口专业挂钩训练。根据担负的保障任务以及保障对象的区分,主动与现役部队建立联系,签订有关对口挂钩训练协议,根据现役部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专业训练,不断提高与常备军联合行动的能力。

(二)要构筑信息平台,推动训练转变。适应信息化战争形态要求,加快发展各种电子信息系统,积极推进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转变。依据战区或省军区系统信息化建设标准,统一在辖区所有军分区、预备役部队、人武部、人防办、交战办等单位和部门建立信息网络平台,统一信息标准和接口,确保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搞好系统集成,打通信息链路,达成横向上各区域动员模块之间、纵向上动员单元与作战要素之间的无缝链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对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进行信息和数据收集、处理和评裁,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各单元信息网络在训练中的互连互通互操作,实现在更大范围更好地联合、融合。根据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发展升级的需要,着眼满足不同层次的训练需求,建立初、中、高三级网络化训练中心,不断提高训练设施的现代科技含量。初级网络化训练中心,可以城市各区(县)民兵训练基地为基础,通过完善网络化通信保障系统、指挥决策系统、信息情报系统、动员支前系统等进行改建,主要负责各区(县)民兵预备役部队动员与作战要素间的军事训练。中级网络化训练中心,着眼初级网络化训练升级的需要,以城市为单位建立,在城市范围内解决各作战单元和保障模块间的协同问题。高级网络化训练中心,可以省为单位组建,在更大范围内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动员支前、城市防空、后方维稳等系统单元的整体协同问题。要购买、研制信息技术含量高的训练设施和器材,采取嵌入、附加、整合等技术手段,改造现有的训练保障设施和器材,依据军事训练信息平台和网络中心,不断加大网络化模拟化训练的比重,依靠现代科技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的质量。

(三)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训练落实。搞好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是军地双方的共同职责。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而有效地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军分区、预备役部队、人武部要科学组织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活动,实时监督检查训练情况,及时解决训练中存在的问题,确保民兵预备役部队军事训练有效落实。

猜你喜欢
预备役军事训练民兵
借助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构建网络化模拟军事训练体系
快速高效的以色列预备役部队
基于对抗解释结构模型的军事训练方法可推广性评价模型
军队改革的又一站:解放军预备役部队
国有企业民兵武装工作探讨
地方高职学生军事训练组训模式创新构想初探
南炮台女民兵:无悔青春献海防
飒爽英姿女民兵
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训练应坚持实战化方向——以某预备役部队军官基础科目抽点式考核为例
对做好预备役官兵编配工作的粗浅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