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建新,石宝新,曹俊卿
山西科学导报,山西太原 030006
作为思想性、科学性、公益性极强的科普宣传工作,一向坚持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予以实施。而通过手机终端进行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内容传播的手机媒体,成为一种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信息传播载体。因此,积极探索研究将手机媒体作为科普宣传新载体进行发展,对于搞好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2008年以来,山西科技报刊总社审时度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把手机媒体作为科普宣传新载体加以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手机报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被称为“第五媒体”。
所谓科技手机报刊,就是基于传统纸质媒体与电信增值服务平台合作孕育出的科普知识传播新方式,它将科普知识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手机上,使用户及时阅读到最新的科普知识。科技手机报刊是最新电信增值业务与传统科技传媒完美结合的信息技术产物。
科技手机报刊的面世,不但为传统科技传媒带来新的活力,而且对打造新型科普宣传载体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科普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作为一种新的科普宣传形式,科技手机报刊具有以下特性:
1)科普宣传的个性化。科技手机报刊能够按照用户需要提供分类科普知识。目前,手机用户可通过发短信或登陆相关网站的方式订阅科技手机报刊。根据约定,科技手机报刊在每天不同的时段内,为用户提供快速、精炼、实用的科普信息。而传统科技传媒发布信息面对的是不特定人群,信息不具有专门化。
2)科普宣传的即时性。传统科技传媒的受众必须寻找特定时间、空间内的固定载体才能接受科普信息。而几乎遍布全球的GPRS网络设施使得手机能够为人们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影响获取科普信息,大大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
3)科普宣传的互动性。科技手机报刊用户收到信息后可将自己的感想、意见及时发送到运营商后台,传受者之间没有距离感,能够实现直接交流互动。而传统科技传媒下的受众基本处于被动接受科普信息的状态,即使能通过信件、电话等方式将意见和观点反馈传播者,但这种反馈在即时性方面和科技手机报刊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4)科普宣传的低成本。对内容提供商来说,其主要任务就是把用户需要的科技信息通过策划、搜集、加工、整理、包装,发送到移动平台,移动再发送给用户,而用户只要拥有一部彩信功能手机,订制了科技手机报刊,就能及时获取科技信息。除了手机报信息采编、加工的基本费用和运营商的运营费用外,这种科普宣传对成本而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科普宣传是科普事业的重要环节。科普宣传不论通过什么渠道,采取何种方法,利用哪些形式,都需要有相应的信息传播运载工具,才能把科普宣传内容从传播者送达传播对象,科普宣传中使用的这种运载工具就是科普宣传载体。
科普宣传载体按照其表达形式进行分类主要有文字类、语言声音类、图像类、音像类和实物类等五大类。传统的科普宣传载体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磁带、光盘、板报、科普画廊、科普大篷车、科普挂图等,这些载体已经发挥和继续发挥着重要的科普宣传作用。互联网是新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兴科普宣传载体,有着巨大的生命力。
从科普工作的基本方法来看,科普过程就是一种大众传播的过程。手机报作为一种新媒体已经逐渐被公众所接受,所以科技手机报刊的创办和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科普载体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其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宣传范围广。科普宣传的目的是向大众宣传科普知识,传播科技信息,提高公民科学素质。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多,这种科普宣传范围会越来越广,受众会越来越多。
二是传播速度快。从受众来说,一人一机,随时随地,接受科普宣传极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三是宣传费用低。通过科技手机报进行科普宣传,没有印刷成本,没有发行费,较平面媒体、广播媒体、影视媒体、户外媒体、流动媒体的费用要低得多。
四是满足个性化需求。通过媒体与用户互动,用户可以有选择地接受科普知识和信息,使科普宣传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咨询。
山西有1 800万手机用户,其中农村用户500万,约占30%多。手机短信年收入达26亿元,日均3 000万条,高峰时可达7 000万条。2008年1月28日,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西有限公司合作,联合推出了《山西科技手机报》,同年10月组建山西省数字科技传媒中心,专业从事数字科技传媒建设。目前,中心已开通17份手机报刊,用户达5万余,成为山西乃至全国拥有手机科技媒体最多的单位之一。2009年9月,山西科技报刊总社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合作增开7份手机报,使山西科技手机报刊覆盖山西所有移动通讯终端,预计2010年内用户有望突破10万。
山西科技手机报分科技综合类手机报1种,即《山西科技手机报》;“三农”类手机报7种,包括《农民手机报》、《今日农业手机报》、《果农手机报》、《菜农手机报》、《养殖手机报》、《农资手机报》、《村官手机报》;特色类手机报刊5种,即《实战管理手机报》、《时尚私生活手机杂志》、《环球博览手机报》、《品味女人手机杂志》、《今日文摘手机报》;专属群体类4种,即《大学生手机报》、《今日健康手机报》、《体育手机报》和《山西教育手机报》。
一是媒体联动。山西科技报刊总社拥有两报两刊(科学导报、山西科技报,科学之友杂志、科幻大王杂志)和10多个科普网站,拥有17 000多个遍布全省行政村的“一站、一栏、一员”户外媒体,拥有800多个每天都在更新的社区科普报栏,拥有1 500个联通省、市、县(市、区)、乡、村的“农科110”服务站(点),还拥有两辆价值各70多万元的流动媒体——科普大篷车及数百块科普展板。此外,与山西电视台合办了《科技直通车》电视栏目,与全省各地市县电视台合办了《科普大篷车》电视联播节目。山西科技手机报刊与上述媒体相互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影响力大。
二是延伸服务。各手机报都有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平台用户可以随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编辑部随时解答用户难题,不断调整和完善编辑思路,想方设法满足用户需求。2009年7月9日,有菜农反映种植的10多亩番茄结果期间出现严重卷叶,面临绝收。“农科110”专家通过《菜农手机报》告诉他“番茄出现严重卷叶”可能是生理性卷叶和病毒性卷叶两种原因,并向他介绍了防治措施。根据专家的建议,这位农民朋友及时补充植物生长所需的叶绿素和各种营养成分,增强光合作用,有效激活植物细胞,促使作物对所需养分的超强吸收,确保了番茄增产增收。
三是权威实用。为办好山西科技手机报刊,提高其权威性,真正帮助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山西科技报刊总社把省内知名的各类专家、科技实业家特聘为顾问,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农科110”的100多位农业专家为“三农”类科技手机报刊建言献策,为农民点题答卷,根据农时需要指导农业生产,随时回答农民在手机互动平台上提出的问题,很受老百姓欢迎。
手机报刊是发展新兴媒体的必然选择。随着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媒体应运而生。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是一种朝阳产业。手机的产生并成为未来传播媒介重点开发的对象,已是大势所趋。
科普宣传一向主张利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为载体,而发展科技手机报刊正是创新科普宣传的必然选择。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创办以来,积极配合山西省科协的科普活动,所有重大科普活动都有手机报刊参与宣传。山西省科协同时下文要求各级科协都要充分利用手机新媒体,以此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创新途径。如今,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已成为山西科普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科技类报纸最辉煌的时候曾创下全国报业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骄人业绩。但近年来,由于新媒体的出现和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多数科技类报刊发展走向低谷。科技类报纸要重振雄风,必须创新,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传统媒体向数字媒体的跨越。
手机报刊改变了传统报业形态,同时也影响和带动科普宣传事业发展。报纸出版单位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制定数字媒体发展战略,加快向数字媒体转型,发挥新闻和原创内容优势,占领新兴产业的制高点。手机报无疑是未来科普宣传的主渠道。
把公众需要的科技信息经过分门别类的编辑加工推荐给不同的受众群体,是科技手机报刊尽快占领市场的关键所在。山西科技手机报刊的17种手机报刊,每种都有各自明确的定位,针对各自的读者群设定了相应的传播内容,符合手机的分众传播原则,有利于吸引受众。
目前,许多手机报报道内容过于依附于传统媒体和互联网,不是直接翻版报刊,就是简单加工包装,自己策划、原创的内容很少,内容同质化现象严重。当前,手机媒体还处于受众阅读习惯培养阶段,具体到科技手机报刊,从发展初期就健全完善自己的采编体系和专业人员队伍,这是克服内容同质化现象的重要一环,也是未来手机报刊发展的重要举措。
手机报运营采用的是合作制,即报刊社提供内容,通讯部门提供技术平台。除了取得管理部门的支持,一定要加强组织机构间的分工协作,它关系到科技手机报刊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平台各部门间合作,就是要合理配置资金、技术、人员、设备,这样就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平台的良性循环,保证手机报刊得到健康发展。
科技手机报刊必须针对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市场策略加强推广,才能有效地促进科技手机报刊的发展。山西科技手机报刊创新推广方式,采取了与各机关单位、相关企业合作的市场营销策略。比如,“三农”类手机报与农口单位、企业合作;《今日健康手机报》与医院合作;《大学生手机报》与高校团委合作举办各类有奖订制和互动活动。同时,他们还在山西科普网开设手机报在线订制专栏,通过互联网这一工具来展示科技手机报刊的内容,极大地方便了用户随时随地订制。
通过手机与用户开展互动服务,随时解答用户提出的疑难问题,是手机报刊吸引用户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手机报实用性、服务性、指导性的最好体现。因此,科技手机报刊要积极加强互动服务。比如,山西科技手机报刊中的“三农”类手机报就可以与山西农科110服务中心实现对接,让广大农民用户直接与更多农业专家实现零距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