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文梅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214000)
福尔曼◦R和戈德罗恩◦M说:“人类历史上最壮观的变革产生于改变自然季节节律的思想[1]。”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景观设计因季节不同给人不同的感受,如“桃露春浓,荷云夏净,桂风秋馥,梅雪冬妍”,不但描绘了植物的四季景观特色,更体现了大自然“露”、“云”、“风”、“雪”的无限神韵[2]。利用植物造景是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一大特色,但设计师如何通过人为因素去主宰景观的季相设计,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种造景要素达到创造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观效果。以四时造景体现景观特色和大自然无穷魅力,注重花木四季不绝,同时反映四时景色与自然天象之景观要素的密切关系。
关于季相设计方面的研究,显示了近几年人们对景观季相变化的重视。也反映出季相变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时从点、线、面角度去进行季相造景,并且多半是考虑用混栽的植物不同季节花、叶色彩去实现景观的季相变化,主要从单一景观构成元素去进行研究,在利用多元素进行综合考虑的季相景观营造方面以及季相与生态相结合方面有所涉及。
在国外季相变化景观不仅局限在公园或风景点,有些国家从国土总体规划就开始注意到季相景观了,并能在实际规划中真正指导和发挥作用,他们喜欢用较宽的林带,使野生小动物及植物有生存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英国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植物景观时有一个很强烈的观点,那就是“没有量就没有美”,强调大片栽植,当然这与欣赏植物个体美并不是矛盾和对立的。美国新的生态城市景观己经“不再把规则与不规则分开、几何形同自然形态分开、建筑与自然分开、整体与局部分开。”从而产生了新的城市景观审美倾向。在设计中协调整体考虑的思维方式,将季相景观规划设计这一传统而又容易忽略的特色规划设计运用到具体的设计过程之中。
季相变化是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植物适应气候、环境的一种表现,如植物一般是春季开花发芽,夏、秋结果,冬季叶片由绿变黄直到飘落。运用到景观设计方面就是同一地点四季应有景观变化,打破景观四季一成不变的模式。
微观层面去理解景观的季相设计主要体现在植物对气候的一种特殊反应,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在进行景观季相设计时要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进行植物搭配,使得同一地点在不同时期产生某种特有景观,给人、季节、空间不同而带来不同的感受。植物随着季节变化表现不同的季相变化,是植物景观最为生动和直观的变化,在一年四季里,“春则花柳争妍,夏则荷榴竟放,秋则桂子飘香,冬则梅花破玉”,植物盛衰荣枯的生命变化过程为创造景观四时演变的时序变化提供了条件[3]。但单一的从植物角度去营造季相景色较短暂,形成的景观不稳定,例如日本樱花盛开时花色烂漫,落英缤纷,但花凋谢后景色又非常平淡。因此,通常不适合单独将季相景色由植物来体现作为园景中的主景,为了加强季相景色的效果首先植被量上应成片成丛地种植,其次要考虑其他元素在季相景观上的辅助性应用,比如天象衬托、候鸟迁徙对季节的烘托。
中国素有园林之母的说法,关于景观的季相研究有着很长的历史,无论是唐诗宋词,还是民间流传的歌赋,都在称赞大自然景观四季变幻莫测的魅力。
创造回归自然,达到人类、环境、资源的和谐共生是21世纪对景观设计的呼吁,因此设计方面应遵循自然规律,以自然做参考,在利用和改造自然资源的基础上维护和保持生态平衡。以中国优秀的园林资源作研究的源泉,可以为我们今天研究景观的季相变化提供依据,也为研究造景手法做借鉴。现在的景观季相设计是在建国后片面绿化的基础上,运用造园手法、绘画艺术、融进21世纪的生态设计,在季相景观规划方针指导下进行试运行阶段。其实自然界中存在以下季相景观。
(1)自然存在的,未经人为改造的季相景观。
(2)景观的季节变化局限在植物单一元素上,没有把其他造景元素综合利用,达不到主动性应用的要求。
(3)虽然强调景观季相变化,但景观还是过于集中于某个季节,未能达到回归自然,演绎自然的目的。
(4)没有把景观的季相变化作为设计主题,只是一带而过。
正确地解决这4个问题,即是景观季相设计主动性应用的目的。自然天象、景观植物、生物变化、农事活动都存在季相变化,但似乎在景观的时空上存在而又无序,如何让景观设计元素在季相上成为设计规律,弥补它们在时空时序上展现的位置与顺序的不足,维系景观季相平衡,填充景观淡季,调节景观旺季。让大自然景观在生态平衡基础上维持年度相对稳定性和季节上的相对变化性。
2.2.1 对大自然本身景观季相的弥补
大自然在春天呈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画面以及秋天的满桌盛宴,而炎热的夏天大自然对人有所拒绝,让你没有接近的想法,好像大自然已经习惯把景观集中在春秋,而冬天让寒冷的冬季景观更加萧条,这就是大自然对景观的分配不均。人是自然的建设者与改造者,人们通过景观各个元素的取舍与组合让景观在各个季节相对错开,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观内容。让春天繁花似锦,但冬天也不是很寂寞,使得景观一年内不仅有变化,而且要通过不同景观元素的设计与使用使得四季有景可观,更好地体现景观季相设计的主动性应用。
2.2.2 保证景观季相的可持续性
景观季相设计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操作过程,而是一种复杂的、维持生命可持续发展的多维空间艺术的连续造景过程。景观季相设计的主动性应用就是要在景观规划场地内确定合理的发展时序,从实际出发,高瞻远瞩,提出长期发展目标,科学地制定分期规划,兼顾规划的超前性和弹性,按照生态学原理,充分了解景观元素之间的相互特征,利用山石、地形、天象、环境小品、植物等诸多元素进行合理布局,使得各个设计元素和谐共存,群落稳定发展,达到景观季相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考虑各个设计元素的变化性,不仅要考虑初期效果,还要考虑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带来的预期效果,维持景观的近十年内的相对稳定性和在一年内景观的相对变化性。使景观年年有连续,同一年内不同季节景观有时空上的差异。
2.2.3 营造景观意韵
景观是一个真实的自然境域,其意境随着时间而演替变化[4]。就植物造景而言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高度统一。既要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既要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构图,还要借鉴运用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并通过植物的季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副具有意境美的动态构图。好的景观环境是自然的一个空间境域,与文学、绘画有相异之处。景观意境寄情于自然物及其综合关系之中,情生于境而又超出由之所激发的境域事物之外,给感受者以遐想余地。当客观的自然境域与人的主观情意相统一、相激发时,才产生意境。游人获得意境的信息,不仅通过视觉官能的感受或者借助于文字信号的感觉,而且还通过听觉、嗅觉的感觉。诸如柳浪闻莺,曲院风荷、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等西湖有名胜景[5]。由此可见,要创造富有意境一个景观作品,前提条件是要“情景交融”,在较大的空间内以不同季节不同的景观主题进行组合,形成块状组合型季相景观,达到步移景异,时移景异的季相效果。
好的季相设计不在于怎样去创造条件展示季相设计,更不是对规划场地的大刀阔斧,而是巧于应借。在单一的植被体现季相设计的基础上,挖掘天象、气候、动物、山石、水系、地形、农事活动等设计元素的季相造景功能,遵循生态学、色彩学、气候学、国画及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把季相变化发展成为景观规划过程中的主动性设计,使之成为以后景观规划的发展趋势。
[1]福尔曼◦R,戈德罗恩◦M.景观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李 珏.植物造景案例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3]卢 圣.植物造景[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4]张诗媛,朱继良.园林植物季相设计对景观意境的营造[J].建材与装饰,2008(5):42~43.
[5]唐俊泓.中国园林植物景观表现艺术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6):1 047~ 1 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