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金国林
2010上半年,我省花卉苗木产销形势喜人,全省花卉产值达到79.9亿元,同比增长30%,创历史新高。花卉苗木作为海宁的优势主导产业,近年来也发展迅猛,花木产销形势十分乐观。全市花木生产面积达5.1万亩,其中苗木面积4.25万亩;苗木销售额达6015万元,同比增62%。苗木以乔木为主,占总面积的80%;树种主要为香樟、杜英、栾树、合欢、无患子、榉树、朴树、紫薇、三杉类等,其中杜英和香樟比重有所下降。切花生产面积8500亩,主要分布在海宁西部的许村镇和长安镇,是我省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其中非洲菊6000亩,百合等球根花卉1600亩,预计2010年产值可达2.75亿元。切花设施栽培率达92%,是“浙江省效益林业十大示范基地”之一。切花产品除供应我省市场外,还远销上海、合肥、郑州、南京等大中城市。
实现销售量与销售价双增长。今春,海宁大苗小苗都呈现出旺销的势头,销售量比2009年同期增加50%。2010年1—3月底,海宁销售苗木129.2万株,同比增加46.4万株,增加56.1%;办理检疫证2050车,同比增加800车,增长64%。各类苗木销售价格几乎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以胸径5厘米的香樟为例,2009年上半年每株10元,2010年上半年每株15元;胸径5~15厘米、树形较好的乔木几乎脱销,货源紧缺。量价齐涨导致上半年海宁的苗木销售额和农户收入同比剧增,育苗户笑了,苗木价格好了,大苗小苗都有人要;挖苗人笑了,每人一天有几百元的收入;笑得最开心的还数大大小小的苗木经纪人(营销户),真可谓“苗木眼前过,利润手中留”。
准确定位重点销售市场。海宁花木主要以江西和上海为重点销售市场。江西省政府每年有1亿元绿化资金,南昌市政府每年有3亿元绿化资金,加上其他地方配套资金,直接带动了周边省份的苗木销售,也撬动了海宁的苗木市场。据盐官镇统计,2010年头3个月,海宁销到江西的苗木占到总销售量的65%。另外,上海世博会的绿化工程,也让海宁市的大小育苗户和经纪人分得一杯羹。
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作用。浙江虹越花卉、浙江发展园林实业有限公司、森禾种业海宁分部、省农科院杨渡分部先后入驻海宁,这些龙头企业拥有优良的品种、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以及良好的销售渠道,为海宁花木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长安镇的海宁市康艺鲜切花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9月,现有社员200多人,注册资金30万元,生产基地面积3600亩,为广大社员在资金、技术、信息、生产、供销等方面提供了优质服务。
尽管海宁花木产销取得了喜人成绩,但仍存在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苗圃普遍密度较高,树形较差;规模2~20亩的育苗户有2000多户,品种杂,标准性差,专业化程度低;道路等基础设施落后,机械化程度低,挖掘与装卸基本靠人工。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海宁花木产业首先要注重培育精品,即在稳定现有面积的基础上,有效利用存圃资源,对已种下的苗木进行整固培育,促进苗木生长;制定和推广实施质量标准,实现标准化生产;做好去劣留优、降低密度(特别是旱地苗木)、截杆整形、足肥足水、控氮稳磷增钾、防病治虫等工作,以优质的苗木来提升销售价格,使广大苗农增收。其次是要壮大育苗户的规模,加强苗木营销。通过兼并参股等形式,壮大育苗户的规模,使苗木生产更专业化;鼓励苗农参加展示展销、市场考察等活动,定期发布苗木销售信息,加强行情信息的分析与宣传引导;积极发挥苗木合作社、苗木经纪人的作用,尤其是合作社应发挥好稳定和主导苗价的作用。三是改善圃地交通条件,实施机械化操作。拓宽林间道路宽度,方便机械操作和苗木外运;鼓励推广运用各种机械设备,尽量用机械代替人工操作,使大规格的苗木能轻松掘运的同时,降低人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