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梅
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上海 200030
砼结构工程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
刘艳梅
核工业华东建设工程集团公司,上海 200030
针对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本文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并据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指出砼结构工程施工当中的通病,对于不合格的的施工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同时对预拌砼施工操作质量控制做了相关的阐述,以减少结构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砼;工程施工;问题;措施
施工工艺是建筑行业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砼施工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企业的施工技术标准缺乏实用性论证
通常状况下,为了能够满足规范施工提出的控制效果和设定的要求,很多施工建筑单位采用了一些没有经过论证的工艺技术作为施工的技术标准,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夺得建筑施工的权利,但是由于其施工工艺的不完善导致对建筑物使用寿命大大缩短,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有可能会危及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
2)施工工艺的重点亟待明确
根据规范提出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要求部位、特定工序等3方面的控制。特殊构件,指悬挑构件。规范将控制点放在了悬挑构件上要求抽取的构件中,有悬挑构件的需占50%以上,这需要施工中,对挑梁、挑板的钢筋摆位要优于同点其他钢筋的摆位。特殊部位,指内力作用较大的部位。如梁的跨中、支座处。架设垫块,构件起拱时,应优先保障特殊部位的钢筋保护层厚度值。保护层厚度设置下应一刀切。特定工序,指综合考虑浇筑、振捣等因素作用确定的核心工序。如板工序中的垫块布置密度,应结合钢筋级别,直径、刚度具体布置;如梁工序中的振捣,应考虑构件的配筋率,绑扎的材料强度,采用适宜的工具。突出了特定的工序,才能突出机具,设备的应用范围、特点,从而推动工艺进步。避免一根振捣棒,从梁用到板,从板铺到柱的粗放型施工模式。
3)现有的科技检测手段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目前来说,国内现有的对于重要构件的实体检测的检测方法、设备、手段的种类比较丰富、方法多样。但是对于钢筋砼保护层厚度测定而言,目前还缺乏统一的操作规程的分类、确定。导致建筑施工单位在实行检测时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
由于施工工艺上的不完善则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下文将会介绍一些较为普遍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与相应的控制措施。
2.1 .1 现象
砼表面局部缺浆,呈现出无数绿豆大小的不规则的小凹点。
1)主筋没有被砼包裹而外露,或钢筋在砼孔洞中外露;
2)砼表面有超过保护层厚度,但其长度不超过截面尺寸1/3的无砼区域;
3)砼表面无水泥浆,形成分布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蜂窝状孔洞。
2.1 .2 产生原因
模板表面粗糙,油脂过多,没有达到充分润湿。砼中有气泡未排净。保护层垫块没有正确安放,产生离析、振捣不足和漏振。配合比不标准,搅拌时间不足、不均匀,振捣不足和振捣过度。
2.1 .3 控制措施
修补前用水湿透,修补用的水泥与原砼一致,用水泥浆或水泥沙将其抹平,完成后,即用草帘或草席进行保湿养护。将补修部位的软弱部分及突出部分凿去,将外露钢筋清洗干净,修补前用湿麻袋或湿棉纱头填满,使旧砼表面充分润湿,72小时后,使用的水泥与原砼一致用高一级的豆石砼捣实,安装模板浇筑。用水洗净,修补用的水泥与原砼一致,沙子用中粗砂,水泥浆的配合比为1:2-1:3,将砂浆压入蜂窝内刮平,修补完成后用心养护。
结构砼工程中经常遇到裂缝问题。裂缝的出现往往引起人们对结构安全的怀疑与恐慌,因此应正确分析砼结构裂缝的成因、性质及其造成的危害程度,并在建筑结构的设计、材料的选取、施工过程中采取措施控制裂缝的出现。在裂缝出现时能够正确认识裂缝的性质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以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与使用性能。
2.2 .1 收缩裂缝
1)现象
多出现在还没有完全凝固并暴露在空气中的结构构件的表面,包括凝结收缩、塑态收缩、干燥收缩、碳化收缩以及沉陷收缩等收缩裂缝,这种裂缝既不宽也不窄。
2)控制措施
根据构件厚度选择水泥品种,在施工过程中尽早的对其进行养护;较宽的裂缝对结构刚度和强度有较大影响,应尽早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2.2 .2 温度裂缝
1)现象
大面积结构的温度裂缝通常状况下是纵横交错走向无规律的,表面温度裂缝大多在施工期间出现,贯穿的温度裂缝发生在浇筑经2~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后,梁板类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冬季缝宽夏季缝窄。
2)控制措施
选择好原材料,用低热或者中热的水泥,以降低砼的温升,提高砼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性,选择良好的砾石作为骨料,适当的添加添加剂。控制砼的搅拌质量、入模温度、浇筑速度,适当的控制拆模时间和增配构造钢筋。
2.2 .3 张抗裂缝
1)现象
通常在预应力设备的上表面或端头出现,板面大多为横向裂缝,在板角部位呈45°角;纵类端头呈斜向,此外,也有部分言语应力筋方向的纵向裂缝和垂直裂缝。
2)控制措施
轻微的张拉裂缝可以不对其进行处理或对其进行简单的封闭处理。严重的张拉裂缝将会降低结构的刚度,应采取加固处理。
2.2 .4 化学裂缝
1)现象
随着砼浇筑时间的增长,砼表面会发生不规则的崩裂、剥落,内有白黄色颗粒,在梁、柱的板式构件的板底沿钢筋位置出现纵向裂缝,缝隙中还夹杂有黄色斑锈。
2)控制措施
在出现裂缝后应先凿去主筋周围的被氧化的砼,锈用喷砂去除,最后用加套或喷浆方法修补。
2.2 .5 沉陷裂缝
1)现象
多属深度或贯穿性裂缝,一般与地面呈30°~45°角或垂直,裂缝宽度与荷载大小及不均匀沉降值有关,温度对其影响不大。
2)控制措施
与有关部门协商对结构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2.2 .6 构件制作、运输、安装裂缝
1)现象
砼结构构件在生产制作,运输、安装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方向个深进或贯穿的各种裂缝,产生部位无规律性。
2)控制措施
纵向裂缝通常可以采取环氧胶泥或者水泥浆进行补修,横向的表面细裂缝,可对其用环氧胶泥进行表面涂刷或粘贴环氧布玻璃,当裂缝较深时,采用灌注环氧或甲凝浆液、钢板套箍或包钢丝水泥等方法处理。
2.2 .7 预应力圆孔楼板板面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
1)现象
多出现在板跨的中部,一般从表面延伸到侧肋,板面横向裂缝宽度一般大于0.2mm,这种裂缝通常会造成板面裂通;构件养护处理后,板面两侧边肋上会同时出现长度一般为50~300mm的不连贯的纵向裂缝。
后尺寸相差太大,高低不平,至使楼面顶棚的板缝处抹灰厚薄不一,产生裂缝。
2)控制措施
裂缝的总长度长度小于板长的1/3,宽度小于0.15mm时,可以用水泥浆进行封闭处理;裂缝宽度不超过0.2mm,并且没有延伸到板的侧面时,可以用水泥净浆进行封闭处理。
1)现象
砼表面的厚度不一致,高低不齐,表面不平整,甚至在砼没有完全凝固时,被人为的破坏等。
2)产生原因
有时砼梁板同时浇灌,只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然后用平锹一拍了事,板厚控制不准,表面不平。模板没有支承在坚固的地基上,垫板支承面不够,以致在浇灌砼或早期养护时发生下沉。砼未达到一定强度就上人操作或运料,砼板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卸痕。
3)控制方法
不平整处可以用1:2-1:3的水泥砂浆修补。
1)现象
表面不平整,整体歪斜,轴线位移。
2)产生原因
模板自身变形,有孔洞,拼装不平整。模板体系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不足,造成模板整体变形和位移。砼下料方式不当,冲击力过大,造成跑模或模板变形。振捣时振捣棒接触模板过度振捣。放线误差过大,结构构件支模时因检查核对不细致造成的外形尺寸误差。
3)控制措施
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不大时,在不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可不进行处理;整体歪斜、轴线位移偏差较大时,需经有关部门检查认定,并共同研究处理方案。
1)现象
砼直角处发生局部掉落,造成棱角有缺陷不规整。
2)产生原因
砼的强度低,匀质性差。部分施工单位使用劣质施工建筑材料,达不到国家的建筑标准。
3)控制措施
对砼强度偏低不能够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安全度,经有关单位对其提出处理方案。
就目前对于砼结构施工过程的工作开展来看,主要表现的问题在于技术规程不配套、施设分离、工艺技法落后等几方面,但问题的本源还在于未能形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一套综合质量管理体系,不能使质量控制工作进入自我改良的良性循环中。首先,应该形成国家级砼测定技术规程,明确设备、操作、技术、评定、检定等方面的要求及法律地位;其次,工程监督部门需继续发挥行业主导作用,创造企业发展所需的技术环境,法律环境,建立稳定可靠、自我改良的良的良性循环监督工作体系;最后,明确设计单位对设计产品相关、后续问题处理上的责任、义务。
[1]陈松,李森鑫.浅谈混凝土施工质量及其通病[J].中国市 政工程,2000(3):30-32.
[2]朱千琪.混凝土结构工程加固施工方案的优选[J].科技创 新导报,2008(10):12-16.
[3]林银.浅谈混凝土内外部缺陷处理.工程科学,2005(6): 12-19.
[4]宋玉石.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科技信息, 2007(4):21-25.
TU71
A
1674-6708(2010)24-007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