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上涨谁之过
从“蒜你狠”到“豆你玩”再到“棉花掌”……自去年底至今,似乎所有的与百姓生活相关的物品价格无一不在上涨。今年10月份,国家发改委对北京、上海、重庆等36个城市的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显示:31种产品中,近80%出现价格上涨,而且,涨价的已不仅是蔬菜、粮油、鲜肉类、水果、食油、糖、盐等食品,就连衣、帽、鞋等服装百货也在涨。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表明,今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达到4.4%,创下年内新高。八大类商品价格,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这比人们此前所猜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出25个月的新高;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7%,涨幅比9月份扩大0.1个百分点。
CPI涨幅为何如此之高?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说:“从10月份物价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CPI是Consumer Price Index(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英文缩写,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消费者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入的100元人民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人民币的商品或服务。一般说来,当CPI出现大于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出现大于5%的增幅时,我们把它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按常理,10月份本是收获的季节,蔬菜、水果大量上市,价格应该有所回落,但出人意料的是食品价格却在一路上涨。据少数兄弟媒体称,这种上涨是中间环节和游资炒作所致?
这里首先分析中间环节。对番茄涨价的跟踪调查,种植环节,农民增加的收入有限;运输环节,却因为运输成本提高了将近40%,较去年反被减收;批发商和零售商也因成本上升,都不好过;至于终端客户,无论是居民、还是大小饭馆,也毫无疑问地多付了钱。各个环节都在涨价,并且各个环节也都在承受着涨价,这似乎已是典型的通胀了。
难道真有游资炒作,在捞好处不成?
从苹果价格上涨的跟踪调查来看,市场并无多少游资。当然,也不能否认有些涨价商品中确有游资在活动。但像蔬菜、水果类的食品不易储存,炒作风险较大,因而没有必要夸大游资在涨价中的作用。
笔者认为,当前的通胀是因为今年自然灾害频发,需求较盛;再加上国际宽松的货币环境,尤其是美国启动第二轮定量宽松计划,输入性通胀压力更加增大等原因造成。但不能不承认,通胀的主要压力与去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而实施的“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关。
央行副行长马德伦认为,外汇的大量流入,将导致央行投放大量货币。目前央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公开的市场操作,通过对冲来控制过多的货币出现,同时还采取包括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来控制流动性。去年以来超发的43亿元人民币不完全是游资。这巨额的超发货币虽然有相当一部分流入股市、楼市变成游资,但更多的是以应对金融危机的名义发出的,且都是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实体经济。因此,它不可能被公开市场操作对冲掉,也只能被滞后的通胀及在今后的整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消化掉。
弗里德曼有句话:“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个货币现象。”从货币发行变动到物价反应,一般要有6~9个月的滞后效应。确切地说,本轮的通胀是从7月开始的,而今年二季度货币仍然超发,因此,原来认为11月起CPI有可能回落的设想不仅不可靠,当前物价形势也在说明现实的严峻。
既然中国通胀是不可避免的,通胀的压力又那么大,且不可能在年内回落,那就没有必要纠缠在先前制定的CPI3%的全年目标上。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如何将通胀的压力平缓地释放出来。
物价是重要的民生,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当前的房价、菜价、食用油和燃油价格都处在上行通道,通胀压力巨大,百姓生活成本上升过快,部分困难群众已不堪重负。调控物价,稳定价格,把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管好,应是各级各地政府当前突出的大事。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一项突出的政治优势。这种政治优势,在北京奥运会、汶川大地震、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上海世博会等国家大型活动和大灾大难中油然喷发。在大风大浪,甚至是在疾风恶浪中,百姓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力量。
11月20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并开出了涉及16个方面的“药方”;随之对部分擅自提高产品价格的行业集团开出了首张罚单。由此可见,民生之事,无一不是党和政府所时常牵挂的。
(萧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