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际友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贡献

2010-08-15 00:45
党史文苑 2010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友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

李 伟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论国际友人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的贡献

李 伟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芜湖 241000)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发动、发展乃至夺取最后胜利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许多爱好和平、充满正义感的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通过赴延安采访、客观公正的报道并参与一二·九运动和西安事变等行动,做出了他们特殊的贡献。本文拟就国际友人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做出的贡献和产生的影响做一些粗浅的探讨。在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之际,纪念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们。

国际友人 抗日战争 统一战线 贡献

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促成了国共两党合作,推动了全民族的抗战,建立了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当中,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是积极地倡导者和组织者。同时,许多外国记者和国际友人在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当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特殊的贡献。

一、赴延安采访,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的一片赤诚宣之于世,告知于民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著名美国记者、作家埃德加·斯诺首先来到西北革命根据地。埃德加·斯诺(EdgarSnow)是美国堪萨斯城人,1928年来华,任上海英文周刊《密勒氏评论报》助理编辑兼特约记者。1936年6月,经宋庆龄协助,他克服种种困难(疾病,物质匮乏,交通不便,国民党当局阻挠),从北平经西安转入陕甘宁苏区生活了四个月。面对旅途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斯诺坦然地说:“在这些年的国共内战中,已经有千千万万的人牺牲了生命,为了要探明事情的真相,只拿一个外国人的脑袋去冒险,没有比这更值得的了。”[1]斯诺通过亲身经历,采访中共高层领导、广大战士官兵,体验苏区的生活,每日将所采访的内容写成稿件,发往报社,向世人展示被国民党称为“共匪”的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他第一个也是第一次向全世界正面报道了中共高层领导人和处于艰难奋斗中的中国工农红军。毛泽东曾称赞他“是第一个冲破艰难险阻到苏区调查了解我们的情况,并将把事实公诸于世界的外国记者”[2]。斯诺打破了对红区持续了九年的新闻封锁,他做到了许多外国记者可能想做而未能做的事情。在陕北红区的成功采访使得斯诺撰写出历史上伟大的革命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给当时的中国和世界以很大的震动。它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观念、奋斗目标和中共高层领导人的许多生活细节,客观公正地描写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中共内幕和真相。美国最负盛名的中国问题观察家费正清曾说:“《红星照耀中国》之所以成为一本名著,是因为他的成书恰逢其时,当时,斯诺正年届而立且在中国度过了7年的记者生涯。1936年,中国共产党刚刚胜利的完成了他们从中国东南到西北的大撤退,并着手于他们的统一战线的战略。正当他们欲把其战斗历程公诸于世的时候,恰逢斯诺这位外国记者来华,而被他们认为是最合适的人选。”美国著名作家塔奇曼指出:它“开天辟地首次向全世界报告了中国工农红军英勇的长征,刻画了共产党的领袖人物,描述了他们的信念、目标和生活,极大地鼓舞了三十年代那些惧怕抵抗法西斯的人们”。[3]这本书成为不少立志报国的年青人甚至包括国民党统治区的青年,奔赴延安、走上革命道路的一种动力。可以说,斯诺起到了当时任何中国共产党人都无法起到的作用。

海伦·斯诺(HelenSnow)是美国犹他州人。她1931年来华,1932年与斯诺结婚,曾担任上海《密勒氏评论报》驻华北记者。她同斯诺一样,也是有正义感、同情中国人民、不畏艰险挺身帮助过中国人民的外国记者。1937年4月21日,她从北平出发前往延安采访。由于国民党特务的阻挠,她不得不在西安耽搁数日,最后才在美国人肯普顿·菲奇的帮助下摆脱特务的监视,于4月30日到达彭德怀的司令部。再由彭德怀派车送往延安。海伦·斯诺在延安住了4个多月,由于正赶上中共召开苏区党代表会议,她得以采访到了几乎所有中国高级领导人,写下34篇中国人物传记。她还广泛接触各方面各阶层的人士,向他们提出了许多涉及苏区政权建设和民主改革、军事、经济、文化教育、文学、戏剧、新闻出版、医疗卫生等各个方面的问题。抗战爆发后,她返回北平。1938年她在上海完成了记述她这次延安之行的第一部书籍——《红色中国内幕》(InsideRedChina)。第二年,该书在美国正式出版,并印行中文译本《续西行漫记》。正如译本书名,它是斯诺《西行漫记》的接续和进一步补充,也同样是一部经典性的报告文学。该书对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陕甘宁苏区的真实情况,尤其对中国共产党在全面抗日局面,即将开始时期的各方面政策作了积极的介绍,为人民了解真正的共产党和共产党的政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赴延安采访的不得不提到的另外一位国际友人,是被中国人民称为“特殊的抗日战士”的外国记者艾格尼丝·史沫特莱(AgnesSmedley)。她是美国密苏里州人,1929年初以德国《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的身份来华。于1937年1月到达延安。在延安期间她和格兰尼奇夫妇共同主办了《中国呼声》刊物,并常在该刊发表文章,宣传我党统一战线时政策。此外,她还利用各种方式联络在华工作的外国人,向他们宣传募捐,组织他们为中国革命作交通联络和掩护工作。虽然她的行动引起了敌人的注意并受到监视,但她毫不退缩。她根据耳闻目睹的中国人民之苦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革命斗争情况,写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五年》《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国红军在前进》等著作,报道了中国反动统治的黑暗内幕,大力宣传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反帝反封建的英勇斗争。

英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JamesBertram)也不畏艰险,于1936年初来到中国北平,先后任伦敦《每日先驱报》和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员。他1937年9月访问延安,就中国抗战期间将采取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采访了毛泽东。中共中央对这次谈话非常重视,整理后予以公开发表,并收入《毛泽东选集》当中。

另外,1937年6月,美国《太平洋事务》杂志编辑欧文·拉铁摩尔、《美亚》杂志编辑菲利普·贾菲夫妇以及外交政策协会的远东问题专家T.A.比森一行4人在斯诺的安排下到达延安。在延安期间,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博古等人向他们介绍了中共的对内对外政策、抗日战争的战略设想、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发展前途问题以及苏区的情况。1973年,T.A.比森还写了一本回忆录,书名为《1937年6月的延安: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几次谈话》(YananinJune1937:TalkswiththeCommunistLeaders),发表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1973年出版的 《中国研究专刊》第11号上。书中附有去延安的旅行路线图和当时拍摄的31幅照片,并且详细而公正地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确主张,反映了中共领导人为了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所具有的革命胆略、坚定信念和超人的毅力。

在抗战爆发之前,还有很多不畏艰险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的外国记者或友人来到延安。他们实地采访,了解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的性质、特点和政策。在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程中,他们的宣传报道和著作对当时的中国和世界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斯诺生前好友、国务院原副总理黄华在《国际友人丛书》总序中写道:“在中国,这些著作曾受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在三四十年代,大批中国青年是在阅读了其中一些著作后而走上民族解放和革命道路。”[4]这些外国记者和友人成为向外界报道中国共产党愿同国民党再次合作,共同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西方信使。另外,他们的宣传报道让国人和世界了解了共产党,让很多痛恨国民党反动统治和日本侵略行径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对胜利充满的信心。对于党组织的扩大和团结一致抗日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他们以自己特殊的方式帮助了中国人民。

二、参与策划并客观报道一二·九运动,唤起国人团结一致,推动了抗日浪潮

正当日本向华北发动新的侵略,华北形势处于严重危急的时刻,1935年12月,北平发生了一二·九运动。这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北平学联组织发动的向政府当局请愿,要求停止内战,团结抗日的一次大规模的爱国救亡活动。毛泽东指出: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思想,准备了抗战人心,准备了抗战干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5]

在一二·九运动期间,以斯诺为代表的外国记者就曾积极参与酝酿筹划,认真追踪采访报道,热心保护青年勇士。当时,斯诺已在中国生活8年。他耳闻目睹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步步入侵和国民党统治的腐败黑暗。作为一个坚定的反法西斯主义者,他憎恨日本的侵略,厌恶国民党的恐怖统治,深切同情苦难中的中国人民和他们求解放的斗争。所以在一二·九运动爆发前后,由于北平学生知道斯诺夫妇消息灵通,找他们打听时局动态,听取意见,寻求帮助的时候,斯诺夫妇倾力相助。斯诺夫妇在北平的住所也成了当时北平学生中一些秘密党员和进步分子的碰头地点和庇护所。著名的一二·九运动即是在斯诺夫妇的起居室里酝酿和筹划的。在爱国学生救国心切,却行为迷茫,对上街游行不知所措时,斯诺曾说:“要是全北平的学生都来参加,而且要叫警察,还有日本人猝不及防,那他们就没办法了。”当学生表示“可是怎样才能使人人知道举行示威的事情呢?中国报纸是不敢报道的呀。”斯诺充满信心地说:“如果人人都参加,支持你们,而不是反对你们,那他们就不得不报道了。”斯诺表示自己要发动其他记者去现场采访,并予以详细报道,给予积极配合和大力援助。斯诺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道:“1935年,燕京大学的学生自发在北京街头举行示威游行,从而触发了全国性的抗议浪潮,也许正是它使华北免于陷入日本之手。这次爱国示威就是在我们的起居室里酝酿和筹划的。”[6]运动当天,斯诺和其他外国记者纷纷将这一事件对外发出电讯。这场示威立即成了全世界各地报纸的头条新闻,引起了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12月16日,北京和天津举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数万学生进一步行动起来。斯诺夫妇获得消息后,马上行动起来,并且极力动员其他的外国记者去现场采访。在这次盛大的游行中,斯诺凭借记者的责任和敏锐,到处抢拍感人镜头,公正客观地把事实真相公布于众。

斯诺等记者对一二·九运动的客观公正的报道,冲破了国民党在国内严密的新闻封锁,在中国的一些中、英文报纸和刊物上披露出来,起到了号角的作用。短短几天内,爱国主义浪潮汹涌澎湃,爱国青年学生的示威游行风起云涌,席卷全国,成为后来全民团结抗战的雄壮序幕。不可忽略的是,以斯诺为代表的外国记者通过对一二·九学生抗日救亡运动的大力支持,间接地促进了张学良、杨虎城及其军队思想的转变,进而推动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三、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西安事变,对其产生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促成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936年秋,应已在延安采访的丈夫斯诺之邀,海伦·斯诺前往陕北。由于国民党当局的层层阻挠,她没能前往苏区采访,但却意外的采访到了张学良。这次意外收获让她兴奋不已。张学良第一次向一位美国记者披露了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张。随后,海伦·斯诺的《宁要红军,不要日本人,中国将军要团结》的稿件在西安写成,可是电报局拒绝发送。几天后,海伦回到北平,经过努力,稿件终于刊登在《伦敦先驱报》上。这篇报道提前60天预告了西安事变。它的发表犹如平地一声雷震惊了世界,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据海伦后来说:“差点儿引起一次早产的西安事变。”[7]海伦对张学良的采访以及她的报道,加速了当时国内各种政治力量的裂变与重新组合,并且使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及时了解中国的抗日救亡运动,这为事变后取得他们的同情与支持创造了重要条件。

史沫特莱也曾为报道西安事变立下过汗马功劳。她是唯一目睹西安事变全过程的外国人。1936年秋她从上海来到西安。西安事变发生后,张学良邀请史沫特莱主持西安广播电台的英语播音,她按照事实真相介绍了事变经过。她主动批驳了各种谣言,一再保证:“我是历史演变的见证人。”[8]她立场坚定,坚决拥护张杨发动兵谏的壮举和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她积极的向全中国和全世界介绍西安事变的真相和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对于戳穿国民党亲日派及日本帝国主义妄图发动内战的阴谋、促进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产生了重要影响。

贝特兰从1936年12月底到达西安,到1937年2月初离开,他在西安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采访。贝特兰除了解西安事变的前前后后之外,还特别采访了杨虎城,询问了西安事变的目的和意义,与两广事变的区别等等问题。后又接替史沫特莱从事对外英语广播。贝特兰根据他在西安实地采访考察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于1937年完成作品《中国的危机:西安兵变真相》,并在英国出版。这部著作客观地揭示了这次事变的真实过程及中国共产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成为惟一一本外国人报道西安事变的专著。他在书中告诉人们:“西安事变不是几个将军私人的冲突,而是由于民族敌人无厌的侵略所激起的伟大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全中国反日运动,特别是西北军反日运动之最尖锐的表现。”[9]

从一二·九运动的策划、参与、报道,到随后赴延安采访,再到后来的西安事变,前后一年中,中国大地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处于发展壮大中,中国人民处于外有日本侵略者的入侵,内有国民党的反动统治的水深火热中,在党组织的力量还无法覆盖全国,统一全中国的时候,在中国人民感到无助,看不到希望的时候,这些善良且富有正义感的国际友人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共产党要求国共合作,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进程中,他们的促进作用无法泯灭。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来自不同国家的许多国际友人投身到支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正义事业中。他们在医疗卫生事业,国人开展自救的“工合”运动以及经济、文化建设等等当中以不同的方式,从各个方面支持中国抗日战争,加速了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进程。

[1]斯诺文集(第2卷)[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7.

[2]武际良.斯诺传奇[M].北京:华艺出版社,1995:182.

[3]何玉林,刘群.国际友人在中国革命中[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84.

[4]爱泼斯坦.人民之战[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1年《国际友人丛书》总序第2页。

[5]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53.

[6]金冲及,陈群.陈云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166.

[7]海伦·斯诺.我在中国的岁月[M].北京:中国新闻出版社,1986:212.

[8]路易·艾黎.在中国的六个美国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5:133.

[9]詹姆斯·贝特兰.中国的新生[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6:264.

李伟(1984—),女,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共党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马永义

猜你喜欢
国际友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安事变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柯棣华简介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马海德简介
抗战时期为中国共产党医疗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国际友人傅莱简介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纷争
罗登贤与东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聂荣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的践行与发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党的建设——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共产国际中国问题研究小组评析
张学良谈『西安事变』
阎锡山与西安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