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春
(北大荒博物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了早日实现党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责无旁贷地要充分发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
博物馆担负着征集、保护和研究、展示人类生存及其环境物证的重要文化传播功能,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宝库、智慧的结晶。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激烈的竞争,复杂的利益关系和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呼唤着文化的人文关怀。随着我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后,公众对文化现象的兴趣日趋增长,在旅游休闲中体验自然,感悟人文,扩展视野,增长见识,已成为当今社会时尚,博物馆已成为当今社会最有前途的文化机构之一。
第一,从博物馆的发展史上看,从出现了国立或地方设立的公立博物馆以后,博物馆就成了国家意识的宣传工具。从17世纪的欧洲开始,已出现了现代意义的博物馆。私人收藏家伊莱斯·阿什莫林把一批珍贵的文物和自然标本捐给英国牛津大学,并在创建了阿什莫林博物馆50年后于1773年对外开放,从此开始博物馆被赋予大众教育的功能。这一时期也是西方帝国主义大肆扩张的阶段,有了国家力量的介入,在对外开放的陈列中,必然要求博物馆成为体现国家机器的代言人。法国的拿破仑曾在1793年把现在的卢浮宫博物馆开放,当时曾命名为“共和国博物馆”。德国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建立许多类型的国家博物馆。1905年,我国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创建中国人的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开始,中国的博物馆事业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博物馆事业,推动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目前正在我国兴起的科技馆则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西方产生的国际博览会的产物,它的主要目的是宣扬本国科技的成果,增加民族的凝聚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事实上博物馆也不可能在陈列设计中采取价值中立态度,它总会含有国家意识的价值取向与道德取向,所以在有关社会前进方向的大事上,博物馆必须有所表现。
第二,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人民长期探索并追求的目标,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其内涵。科技与经济的进步所带来的人们观念、生活方式等的变化,使博物馆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强劲的一次冲击与改革浪潮。博物馆既需要继续担负收藏、研究、展示、传播人类及其生存环境物证的神圣使命,更需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社会服务和公众为首要目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找准自己在信息时代与学习型社会中的角色定位,实现功能的再扩展与资源的再整合,通过改善管理和运营,提供更多更好的特色化、社区化和人性化服务,成功地竞争受众市场、资金等资源,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除了注重物质文明外,还包括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建设,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我国博物馆素有注重人文关怀、关注道德宣教、传播科学知识的优良传统。新时期的博物馆工作更需要继续牢牢坚持“二为”方针和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把人民的利益作为博物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努力把博物馆事业发展成为政府支持为主、群众广泛参与、社会贡献率高的公共事业。要让人民群众从博物馆的工作成果中真正得到实惠。今天的博物馆已经变成多功能全方位服务的科学文化教育机构,但它的核心工作仍然是传承文明,启人心智。我国目前有综合类、社会历史类、革命史类、军事类、名人类、艺术类、自然类、地矿类、科技类、产业类、民族民俗类等多种类型的博物馆达2500多个。博物馆类型多样,博物馆文化囊括了人类文明的一切精华,所以完全可以在传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特别是精神文明。我国已有一些博物馆被当地政府和党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主要是因为博物馆的主要工作方式是通过陈列实物的信息传播,经过人们的认知,把蕴藏其中的道德价值变成文化效益,也就是精神文明教育,也可以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素质教育。北大荒博物馆开馆一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团中央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我国目前的2500多家博物馆,就是培养人们综合素质的终身教育的大课堂。素质是指在每个人先天生理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是知识升华的结果。但必须看到,知识只是形成一定素质的基础,一个人即使具备某一专业的丰富知识,并不等于有较高的素质,而道德素质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根本。各类博物馆在传播知识时也要在展示或其他参与型的教育活动中,引导人们要正确地对待大自然、正确地对待社会、正确地对待自己,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正确地对待大自然是指人们必须从自然发展史上理解人类也是大自然演化的产物,人类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物我同舟的关系。人类绝对不能只把自然界看成是可随意利用的对象而自杀性地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地球。保护生态平衡、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之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之一。正确地对待社会包括两个层面,即整个人类社会和养育自己的祖国的社会,这就要求一个人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政治素质与道德素质。正确地对待自己是指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根据自己的条件与时代的要求,找准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处的坐标。正如清华校训上所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既要实现自我价值,又要有自知之明;学会宽容、合作,时刻关怀别人。对于博物馆来说,这样的启人心智、感悟人生的教育是在尊重观众的体验并给受众以上述三个文明的熏陶、享受着知识与智慧带来的无与伦比的乐趣中进行的,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观众的综合素质,使博物馆成为净化人心、洗涤心灵的人生驿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洪流中,博物馆就应该以这种方式培育道德、智慧融于一身的德智兼备的公民。
北大荒博物馆是一座由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兴建的展示黑龙江垦区半个多世纪历史的产业综合博物馆。2002年5月动工兴建,2005年9月2日落成并对外开放。展示面积1万多平方米,共设六个展厅,馆藏品近万件,展出3000余件,其中不乏国家级珍贵文物,有毛泽东、朱德、邓小平、董必武、王震、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怀和视察北大荒的文献资料,有著名作家、艺术家歌颂北大荒的作品。是一部全面反映三代北大荒人艰苦创业的历史画卷,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窗口,是展示共和国大粮仓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历程的平台,是宣传北大荒文化的载体,是一座现代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大荒精神教育基地。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要把21世纪头20年确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创业时期,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应该超过3000美元,但这只是提高物质文明水平的一个临界值,更重要的是要看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是否也协调发展。作为产业历史综合博物馆,实在是任重而道远。北大荒博物馆应该结合专业性质和任务,确定一个长期的规划,把这一重大主题与陈列、展览有机结合。
(一)在“美丽富饶的北大荒”展厅,除了向观众突出介绍黑龙江垦区早在两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的悠久历史外,更重要的突出介绍北大荒丰富资源的珍贵。世界上有三块黑土地,一块在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一块在欧洲的第聂伯河畔的乌克兰,一块在亚洲位于中国东北角的北大荒。让大家了解到世界上三块黑土地之一的北大荒资源亟待保护。还利用有利时机举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容的专题展览。
(二)根据我馆本身的藏品、人才的特点,举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可持续发展的各个层面的展览。举办保护生态平衡的展览,宣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地质博物馆可以举办矿产资源、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展览;科技馆可展出现代高科技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展览。
(三)加强北大荒博物馆网站建设。网站是最廉价而且迅速传播信息的平台。我们结合自己的业务特点普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关内容,尽快更新补充博物馆新的内容,做到与时俱进。
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改革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深入研究博物馆事业的内涵,把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作为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文化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