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探析

2010-08-15 00:46高文忠蒋丽燕郑巧朱玉华
黑龙江史志 2010年7期
关键词:援助群体心理

高文忠 蒋丽燕 郑巧 朱玉华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探析

高文忠 蒋丽燕 郑巧 朱玉华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201306)

“学生弱势群体”是目前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群体,已成为高校学生管理中的难点和重点。在党中央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本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有用人才的原则,在把握其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加强对“弱势学生群体”心理援助工作,理顺他们的情绪,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使他们健康成长,对我国“和谐校园”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弱势学生群体 和谐校园 心理援助

引言

大学生离开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到另一个陌生的环境求学,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差异使他们极易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存在的心理适应问题相对较多,反应出来的心理和情绪问题也就比较突出。这种角色转换之后的适应障碍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有的学生还会因长期不适应而退学。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大学生行为偏差的个案不断增多,心理学家和教育工作者指出:目前中国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呈增多趋势,众多诱因导致一些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

一、我国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特点

高校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笔者认为,是指由于家庭、社会、学校和学业等方面的原因而造成学生产生自卑、自傲、独立特行,并在精神、心理等方面有较大障碍的大学生中的少数群体。

大学里的弱势群体学生虽然也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生活,从表面上与一般同学看不出特别的差异,但是其内心深处却充满了自卑-偏激-空虚等消极思想。对于处于心理弱势的在校的大学生,其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2]。

1.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而产生的自卑感

弱势群体学生同其他同学一样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特别是家境困难的同学,渴望成功的欲望比他人更为强烈,但自身的条件决定了他们除学习之外诸多方面无法与身边的同学相比,即使他们对班级事务和活动有很多的想法,唯恐被他人知道后遭到耻笑。在他们心目中只有刻苦学习才是实现自己理想的唯一目标,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综合能力的提高;当担心自己的动机被他人知晓时,表现出的是刻意掩饰;当意识到自己很难实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自己的追求时,对社会的叛逆甚而仇视更加强烈,更加不能融入同学集体中,从而产生深深的自卑情绪,并将这种情绪带到平时的人家交往中。

2.被尊重的渴求和得不到承认的矛盾带来了偏执和过重的心理防卫

弱势群体学生有强烈的人格不受侵害感,同时希望得到被人尊重,成为他人注视的中心,实际上并没有过多的人听取他们的想法,更不可能帮他去努力实现,当他们自认为很好的想法一个个破灭的时候,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和对未来的信心渐失使他们越来越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而,即使别人的一点点评价都能引起他们强烈的反抗,甚至诉诸暴力。人际关系会变得紧张,也加深了对同学的敌意,形成恶性循环。

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作以上几种概括分析,并不能涵盖这部分学生的全部心理状况;但无论如何这应当是“弱势群体”学生表现得最多、最普遍的心理状态。虽然心理问题的解决是一项复杂而又长期耐心的过程,但是只有阳光和温暖才能使冰雪消融,也只有爱才能慰藉弱势群体学生伤痕累累的心灵,作为思想政治教师要以对弱势群体学生充分的信任为基础,以给他们更多的关切和尊重为内容,最终以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为目标来对弱势群体学生实施心理援助。

二、做好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原则和措施

高等学校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援助,既要充分体现人道主义的社会道德要求,也要反映中华民族关爱弱者的优良传统;同时心理援助更重要的是体现了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观念。高等学校和具体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应当更多注重“弱势群体”学生体力、智力、情感和审美情趣等诸多方面协调和谐的发展[3]。

1.做好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主要原则

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援助是集耐心、细心与责任心于一体的一项工作,施助者不仅要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还要在心理援助工作进行之前、之中以及跟踪阶段都要掌握一定的原则,才能使整个心理援助取得成功。

(1)积极主动。这个原则的第一内涵是,必须要有工作上的提前量,化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牢牢掌握工作的步伐与节奏。对“弱势群体”学生的情况,有的把握上相对容易。比如,极少数特别内向、自尊心过于强烈的学生除外,较多特困学生都会主动向学校说明情况,即便不如此也会在生活中有外部表露。第二内涵是,要注重引发“弱势群体”学生在心理健康问题上自我调适的主动性、积极性。应引导“弱势群体”学生实现心理上的健康与强壮,身处“弱势”而“心”不弱,善于化“弱”为强,勇于把“弱势”作为动力,进一步激励自己,始终追求更强有力的人生目标。

(2)理解与尊重。社会生活群体中的任何个体,都会或此时或彼时、或严重或轻微地感受到各种不快、窘迫、尴尬,甚至挫折和失败,都有可能随之产生心理上的烦躁、困惑、忧郁、痛苦、愤懑等。所不同的是,更多的人能通过自我排遣、自我调节逐步恢复正常心态,而处于各种弱势生活状态的个体则因本身处境的困乏,无法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心理状态的转换,便会形成事实上的心理障碍,更何况社会阅历尚不丰富、个人意志品质尚不够全面、成熟的青年大学生。正是基于此,我们应当对“弱势群体”学生因各种情况产生的心理障碍予以足够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生活、学习、交往、活动等方面向他们提供帮助包括心理关怀的同时,尊重他们的人格和隐私权,尊重他们在不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前提下的处事方式和生活习惯。

2.做好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援助工作的主要措施

在明确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终极目的的基础上,在对“弱势群体”具备关爱之心的前提下,同样迫切的就是要尽快帮助他们走出生活、学习和心理困境。针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至少要掌握和运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4]。

(1)在大力宣传对“弱势群体”学生加强关怀的目的、意义、渠道和政策的同时,对他们具体帮助的过程、形式、对象等则不必作大张旗鼓式的宣传,不应当要学生表现出感恩戴德。这样做的目的,首先是体现尊重学生人格和隐私,维护学生自尊。其次可以让学生从中得出结论:困难的人得到关怀是很自然的事,在有能力与条件的时候关怀别人同样是很自然的事。这样做可以避免学生在接受帮助时产生心理不安和精神负担,也利于激发他们回报社会的愿望,促使他们走上社会后具有同样宽泛、持久的爱心。

(2)要通过各种集体活动,让“弱势群体”学生打开心扉,与更多的同学实现在活动中的合作、交流、默契、互融,同时促进封闭心理的开放,纠正和消除自卑、孤独、空虚感。根据“群体动力”原理,“群体的结构、特征产生并形成其内聚力;群体内聚力的作用转化形成为群体动力;群体的内聚力与群体的外部动力有相互转化、互相促进等作用,加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或认同感”。因此,在组织学生活动时,可适当安排参加人数较多的活动,以便尽可能把“弱势群体”学生包含其中,以直接形成对“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障碍和性格负面的冲击和化解。让其感受在与同学完成共同任务时个人作用的被认同与赞赏,从而增强生活激情、学习热情和与同学平等交往的信心。

总之,如何针对高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实际心理状态,给予及时而真诚的心理援助,不仅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也关系到高校学生工作能否体现开拓与创新,再上更高层次。事实上,随着有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我国高等学校在对“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和关怀方面也都做了大量有效和有益的工作。我们有理由相信,高等学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和心理援助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1]陈成文.社会弱者论[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2]王思斌.社会转型中的弱势群体[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

[3]余凡.转型期的弱势群体问题与我们的政策选择[J].探索,2002,(4).

高文忠(1978—),男,山东济宁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现任上海海事大学思政辅导员,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

猜你喜欢
援助群体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中国对外援助的那些第一次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不容忽视的校园“小群体”
特殊群体要给予特殊的关爱
第十届创富会员援助大行动第1批受援助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