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2010-08-15 00:46赵红霞慎
黑龙江史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诚信政治思想

赵红霞慎 玲

(1.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运城 044000;2.晋城一中 山西 晋城 048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要从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的战略高度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做好的重大课题。在此,本人就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谈几点看法。

一、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

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核心内容。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大意义。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着眼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人,也不是某个人、某些人,而是指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不仅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而且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为了谁”和“依靠谁”是分不开的。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发展的根本动力,一切为了人,一切依靠人,二者的统一构成以人为本的完整内容。

坚持以人为本,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就是以学生为本。从“以人为本”这一新理念、新认识出发,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理解。首先,就是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按照学生自己的能力,需求与思维方式进行活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生活实际、交往实际。其次,把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终极价值紧密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用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学生为本,还要注重感情投入和人文关怀,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兴趣、爱好;要理解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处在学生的位置去反思问题,把自己的心态放到学生的生活中去体验他们的感受;要关心学生,教师要有爱心,以爱心为出发点,善于观察学生的行为,揣摩学生的思想症状,从而对症下药。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要求。

三、强化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修养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除了理论教学外,还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践教学要结合中宣部、教育部的有关精神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创设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例如,让大学生围绕当今社会和校园中树立良好社会道德、提倡尊老爱幼、孝敬父母、诚信为人等主题自编自导自演道德小品;开辟“课前五分钟”理论热点讨论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党的十七大、中美关系、达赖与“藏独”、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州七号飞船发射等同学们关注的现实热点问题分组讨论和辩论;开辟实践教学基地,与敬老院建立志愿者服务点,与博物馆、烈士陵园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观看《美丽的大脚》、《东京审判》、《暖春》等影片,帮助学生明是非,知荣辱,明确理想,坚定信念,刻苦努力,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立志做忠诚的爱国者。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满足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才会使学生在思想上产生认同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从而从内心深处真心实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素养。

四、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增强诚信意识

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项基本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历来强调的道德信条。中国古代先哲认为,诚信是人之为人的一个道德标志,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王安石断言“人无信而不立”。这些都说明了诚信是做人的道德支柱,没有诚信就无以立足,没有了诚信就谈不上做人之道。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人才的研究的著名论断是,“性格品质与成才具有密切相关性”。这说明,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成才的必要条件,而这些道德品质中首要的就是诚实守信。大学生的主要奋斗目标就是成人成才,因此,诚信是大学生的成人之本、成才之道。

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但在少数大学生身上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现象。高校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开展诚信教育,把诚实守信观念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诚信教育为重点开展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例如,组织搞“大学生诚信素质调查”,并要求大学生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要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实际情况的考察、分析,有自己的结论,思政课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加以汇总整理,从中梳理出大学生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症下药,帮助大学生把诚信作为立身处世的根本准则,“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生活已经成为大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信息采集、BBS论坛、网上交友等等,然而,网络中的网络暴力、色情信息泛滥等问题严重危害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毋庸置疑,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因此,我们必须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网络本身的优势,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网上正面宣传和信息的传播,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以适应高校网络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网站,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2000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若干意见》下发以来,我国许多高校积极努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创建了许多具有校园特色的“红色网站”。如教育部“中国大学生在线”网站、哈尔滨理工大学的“大学生邓小平理论学习”网站等等,红色网站的建立,对于占领网上教育阵地,坚定大学生政治理想信念,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重大意义。其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交流活动,如学生之家、辅导员在线、BBS社区,名人名言社区、道德楷模社区等,使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再次,开展校园网络心理咨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当代大学生由学习、生活、就业、恋爱、人际关系等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日益明显。对此,我们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开设校园网络资讯热线,配备专兼职人员,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使学生极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 号,2004-10-14.

[2]吴鲁平.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林群.诚信传统与大学生诚信教育[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2).

[4]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的讲话: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2007-01-23.

[5]周志.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吸引力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研究,2007,(6).

猜你喜欢
诚信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照片之争,诚信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