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岗
中国武术应尽快转变发展方式
王 岗
现在是中国社会发展追求新的转变的关键时刻,其表现在由高耗能工业向低碳工业的转变,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转变,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在寻求一种满足这种转变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转变”已经成为当下中国社会发展的最强音。
就转变本意而言,转变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选择,也是一次机遇。在举国上下各个行业、领域都在寻求转变发展的今天,中国武术是否也应该思考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精心做好中国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已经成为众望所归的期盼。
众所周知,今天的中国武术发展状况已经问题丛生。中国武术的生存危机再也不允许我们强词夺理地推托和敷衍。
——如今的文化武术已经缺少了文化根基,饱含中国文化基因的中国武术,在追求肢体运动的过程中越来越西方文化化。
——如今的传统武术,在新中国武术发展了60年之后,走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围墙之中,成为抢救、保护的文化对象。
——如今的中国武术教育已经被极致的边缘化,原本作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中国武术,已经因为教育的缺失不复存在。
——如今的大众武术只存在于老弱病残的群体之中,社会主流人群的参与度已经被域外新奇的运动项目所替代。
——如今的竞技武术发展已经快走到了尽头,寻梦奥运的中国武术发展道路,也许已经只能成为我们一厢情愿的梦想。
……
面对中国武术如今的尴尬和困境,转变固有的发展模式,无疑会对中国武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拓宽生存空间,注入新的生命力。长期以来,我们所坚守的单一追求中国武术“体育化”的发展方式,坚守中国武术的“体育部门”的一家管理体制,坚守中国武术学科归属“体育学”的学科处境……,已经很难为中国武术走出当下生存的沼泽地创造出振兴发展的良机。
转变的核心力量在于求变、求新,在于创造性的拓荒。转变对于中国武术而言,也许不需要我们全面的否定和抛弃已有的模式和途径,但一定需要我们重新认识中国武术的真实,以胡锦涛主席所做出的“学习武术,一可以健身,二可以了解中国文化,三可以增进友谊”的科学论断为依据,在全面认识的基础建构一个全新的能够真正满足中国武术发展的新的方式。
首先,对于中国武术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从对中国武术本体的认知水平和程度做起,建立一种全新的认知标准,而不能再只拿“体育”作为标准设计和选择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式。应该重新思考武术与体育的本质,厘清“体育的中国武术”和“文化的中国武术”在中国武术发展过程中的孰重孰轻。
第二,建立大武术观,摒弃武术发展中的效仿、模仿的心态,坚持中国武术发展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原则。处理好中国武术“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和“实现世界化”的关系问题。围绕中国武术有利于提高“中国气派”,提升“中国形象”的目标来设计和规划其发展路径。
第三,发掘中国武术的内在价值,从文化的视阈出发,提升武术的中国制造价值。从多元化价值追求出发,将中国武术的教育价值、健康价值、艺术价值、产业价值等进行全面的开发和应用。武术的体育发展,根本不能满足和适应武术所需要的生存空间,形成多元化齐头发展的新方式,应该是武术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
第四,坚持中国武术方式转变中传播策略的调整。实施学校武术教育传播策略的“硬传播”政策,强化大众武术教育的“软传播”途径、方法、方式,构建面向全球性的新的“大传播”战略,建构全新的中国武术传播体系;强化中国武术与媒体联姻的意识,最大化地利用现代媒体的平台,以挖掘提升中国武术的软实力为己任,转变中国武术的发展方式。
总之,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是武术工作者的责任和努力的方向,也是转变武术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于中国武术发展而言,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武术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管理部门应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精心做好这篇大文章、坚持打好这场攻坚战。
转变不需要我们怀旧,只需要我们反思,并在反思的基础上,迎合当前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经济发展和体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应该下定决心去努力创造新的范式。
因为,做好中国武术发展方式转变的探讨、思考和行动,已经到了当紧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