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2010-08-15 00:50任晓静
武术研究 2010年3期
关键词:美育人格体育

任晓静

(南宁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其它体育研究】

高校体育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

任晓静

(南宁审计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体育教育作为现代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是增强学生体质,其终极目标应是人格完善,对大学生实施健全人格的培养,在教学的过程中发展学生个性,使其在身体和心智上获和谐发展。

体育 人格 大学生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有他们自己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问题等等。过高的精神需要与满足的相对不足,紧张的心理压力与排遣心理能力的不足,集中的心理刺激和转移空间的不足,都使大学生首当其冲地成为心理病变的“高危人群”。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心理引发的学生犯病、自杀、危害家庭及他人与社会的现象还是时有发生,大量调查表明,我国当代大学生由于人格缺陷而导致的心理障碍问题已经到了很严重的地步。如震惊全国的“马加爵事件”和“硫酸泼熊事件”的发生。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缺陷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这些大学生即使学到了很深的专业知识,也难于在社会上立足,因为他们还不具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在大学时代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塑造。而体育教育正是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给予学生运动技能、体育知识的传授以及积极生活方式意向引导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达到完善人格,适应社会的目标以及让学生领悟生命中更高的价值和意义。但相当一部分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心理咨询,思想教育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途径。因此,本文就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积极作用及其原因做出分析和探讨。

1 人格与健全的人格

1.1 人格的涵义

人格一词涵义非常广泛,最初直接指角色面具。现代”人格”一词广泛运用于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在社会学上表示个人行为特质的统一性和固定的配合形式;在法律上指人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心理学角度,人格和个性含义相同,指的是一个人在漫长的历程中所逐渐形成的表现为稳定的和持续的心理特点,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人格是全面整体的人。它是对人的整体的描述,而不仅是对人的某一方面的描述,反映了人的整体性,既包含人的内在品质,又包含人的外在行为实践,具有表里的统一性。人格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格是具有主观世界的人,其主观世界既有可变性,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此,人格的内在品质和行为具有相对的一贯性。人格是有特色的个人。人格是人的独特韵结构,是具有复杂的内在组织,给人言行以特色,使一个人成为有别于他人的独特的个体。 人格是一个内在的动力组织,人格结构不只是一个素质结构,也是一个动力结构。它具有能量,决定人的动机和行为,是人的行为实践的推动力量,也是人在行为实践中遭受挫折,产生疾病的内在原因。人格是社会化的结果,人格是人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吸收社会思想和行为规范的结果,人格的形成和变化过程就是人的社会化过程。

1.2 健全的人格

即人格健康,它表现为以下基本特征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并且自主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对身心健康、潜能发挥、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体现了人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方面。

2 体育教育影响人格的形成

人格发展的过程是体质、心理因素与智力因素协同作用、相互促进的过程,健康的体质是人格健全发展的物质基础。一个体弱多病的人是难以发展健全人格的,拖拉、懒惰、急躁、怯懦等人格发展缺陷与不坚持体育锻炼明显有关。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格形成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一个是遗传即肌体因素;一个是环境即社会因素;另一个是人的生活即实践因素。在这三个因素中机体提供了可能性,社会因素提供了引诱力,而个体的实践活动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过去人们始终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依靠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事实上,人格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人的社会化过程而实现。而人的社会化被认为是内化、角色学习和获得价值的统一过程。恰恰这种过程在体育教育中较为明显;体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体育课程来实现,它不同于其他学科课程教学之处在于它伴随着身体的操练活动。在这一学习活动过程中,大脑会形成强烈的兴奋灶,并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运动和代谢反应,运动中需要不断调整心态,集中注意力,使得练习者的生理与心理、智力与体力参与运动,以便达到新的环境适度,因此受到的影响是深刻的。

3 高校体育教育对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3.1 体育人格与体育人格的正迁移

体育人格是指人格主体在体育运动中言语、行为、态度、仪表、爱好方面自然表现出来的常态,是人格主体的尊严、价值、思维、道德品质的综合反映,表现的是个体道德形象。体育运动是人们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促进身体全面发展,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社会文化娱乐生活的一种社会活动。人们的社会活动必然参与体育道德关系,如何确定活动目的,采取何种活动形式,怎样对待活动结果等都是行为人道德状况的表现。例如,体育竞赛,它既是体质、体力、体能和技艺的较量,同时,又是毅力、意志、信心、决心等以思想道德为核心内容的精神较量,较量结果必有胜负。胜不骄,“走下领奖台,从零开始”,继续学习,刻苦训练,再攀高峰;败不馁,“输球不输人”,总结经验,学习别人长处克服自己弱点,奋发进取,争取下次比赛胜利。在竞赛中自觉坚持公正比赛的道德原则,遇弱不欺,尊重他人,兢兢业业;遇强不怕,敢打敢拼,意志顽强,去争取胜利,即使在拼搏中输了,也是落落大方。这就是体育人格的表现。从体育的本质来说,体育是人体作用于自然力的身体活动。人体本身就是完美协调的有机体,她一旦投入体育活动,便会产生体育道德关系,体育人格是在参加体育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体育人格要求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完美统一,要求个体行为和社会道德要求协调一致。这种完美和协调一致能够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即人格力。

3.2 体育具有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影响人格发展的首先是人的个性化程度,其次是环境。”在人格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内外不良因素的作用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导致人格发展缺陷,严重的还会引起人格障碍。不像其他科目那样必须固定坐在课桌前,体育运动一般在户外进行,气氛活波轻松。容易保持和激发学生的自然兴趣和激情,使每个学生能控制自己的身心,每个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兴趣、爱好、需要、天赋等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或同一项目中具有不同特点的运动。如在足球运动中,可以踢前锋或是守门员。体育教育本身就是强调发展学生个体潜能的优势,认为每一个人内在应该具有亮点。运动实践可以帮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找到一条最能鲜明地发挥个人创造性和个性才能之处,帮助他们找到如何发挥自己价值的途径、方法,在体育运动中体现自我尊重感和满足感。

3.3 体育具有陶冶情操,促进美育的功能

美育在人格培养中的独特、决定性作用,自古就被先哲所认识并付诸教育实践。孔子教人始于美育,终于美育。西方亚里士多德、席勒、康德均有各家自成系统的美育观。至近代,一代国学大师王国维更是开中国近代美育之先河,他首先在教育界提出了“德、美、智、体”四育并举之说,认为“盖人心之动,无不束缚于一己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利害而入于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其后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力树美育之帜,倡导家庭、学校、社会全面实施“全面美育观”,认为不但开设美术、音乐学科能体现美育,体育也和美育有关。也就是说,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渗透着美。育,通过美育在“不知不觉之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因此,“艺术以人格为先,技术为次”。如此精辟之论极妙

地道出了美育之真谛——塑造入格!体育活动具有游戏性、艺术性,其本身有娱人娱己的功能,是塑造灵魂的重要手段之一。

3.4 体育文化本身具有教育功能

体育文化是由体育知识、体育的价值观和体育的物质发展水平决定的,也深受我国现代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是一种人格内化的过程。当一个人依照一定的体育价值去评价事务时,总会形成与之相应的体育价值观。体育价值观取向影响学生学习的内在倾向,既涉及文化观念的属性层面,又涵盖行动主体的价值选择与行为特征。体育文化的潜在性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这一任务的完成,单纯的依靠提高教学质量远远不够,还必须通过或依赖校园体育文化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大力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来创造优美、健康、向上的育人环境。目前,体育文化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最易接受新思想的现代大学生,更是积极主动,这就使得体育文化作为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越发牢固,其存在的潜在性作用也越来越大。

4 塑造健全人格的体育之路

体育教育的实践中形成培养学生健康人格的自觉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心理健康深入人心。在体育课教学中增开心理健康教育课,提高其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能力;优化人格整合。丰富校园体育文化,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一个好的校园氛围无疑会对学生心理产生很好的影响,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防止把学科教育与人格培养对立起来,正确的态度是摆正学科知识与健康人格培养的关系,把健康人格的形成融于学科知识之中,建立起一套科学而健康的教育机制,在发展中进一步塑造和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我们应紧紧把握住体育教育的本质特点和体育教育的学科特点,发挥体育教育的优势,利用体育教育的条件,为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而努力。

[1]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2]刘 萍,方乐坤.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钟启泉.个性化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华利平.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素质培养[J].中国健康教育,1999(15).

[5]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6]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7]安德列耶娃[苏]社会心理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and Developing Modern Dtudents'Healthy Personality

Ren Xiaojing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0029)

Physical education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modern education not only to strengthen student's physical endowment,its ultimate end target should be a personality perfect,carry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und personality to university students,to develop student's character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make it acquir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n the body and intelligences.

physical education personality university students

G807.4

A

1004—5643(2010)03—0084—02

任晓静(1 9 7 5~),女,讲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学。

猜你喜欢
美育人格体育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2016体育年
美育教师
我们的“体育梦”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