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其林
汉代王粲的《柳赋》:“枝扶疏而覃布,茎森梢以奋扬。人情感于旧物,心惆怅以增虑。”南朝宋傅亮的《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中提到:“金兰之分,义深情感,是以献其乃怀,布之朝听。”还有唐朝白居易《庭槐》诗中云:“人生有情感,遇物牵所思。”这里提到的“情感”可以理解为:心情感动或者人受外界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就如喜、悲、怒、恐、憎、爱等。《心理学大辞典》中认为“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概括而言,情感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情感是人类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情感可以激发心理活动以及行为的动机;3.情感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4.情感是人际之间交流的重要手段。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教师在舞蹈教学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对教学产生不同的效果。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舞蹈教育不再是专业舞蹈院校的专利,单一的专业化舞蹈教育模式的状况已有所改观。舞蹈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高校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大高校相继开设了公共舞蹈教育课程,如舞蹈鉴赏、大学生形体训练、瑜伽与舞蹈、形体舞蹈等课程,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模块的内容:舞蹈欣赏、舞蹈组合、舞蹈剧目表演。但公共舞蹈相对于普通高校其他学科来说,由于开设的时间短,学校支持力度不够,训练场地缺乏等原因,从学生角度来讲,由于平时接触舞蹈的机会很少,学习起来没有目标,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态度有的也不够端正,参与的人数较少等原因,仍然是个十分薄弱的科目。针对在起点上水平参差不齐的非舞蹈专业的学生,如何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消除学习舞蹈的心理障碍,扩大参与舞蹈的人数,成为一系列值得研究的问题。笔者认为情感因素在公共舞蹈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情感教学,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
舞蹈欣赏是公共舞蹈普及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大学生乐于接受舞蹈、了解舞蹈的一种方式。通过视频媒介,由老师讲解古今中外的优秀舞蹈作品,讲解各个舞蹈的风格特点,讲解促使各种舞蹈形成的独特的社会背景以及历史条件,因而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追求。通过舞蹈视频和教师的语言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舞蹈艺术的知识结构,开阔眼界,提升他们对美的鉴赏力。这就要求教师在上欣赏课时要“言之有情”,通过教师生动、感人的艺术描绘,作用于自身的感情,使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熏陶。舞蹈欣赏不是干巴巴地说教,也不是板着面孔地教导,而是以语言之情感人,以语言的魅力动人,使欣赏者自觉自愿地受到舞蹈的熏陶。例如在欣赏芭蕾舞《天鹅湖》的时候,当演员们身着洁白的天鹅舞衣,伸展着飘逸的舞姿,立起足尖,扬起下巴显示着高贵的气质,让学生羡慕不已。这时候教师用富于哲理,充实而又深情地介绍芭蕾的四大美学原则“开、绷、直、立”,学生常常会受到豁然开朗的启迪,进而在教师的引导和提示下,不但对芭蕾舞的风格特点、舞姿韵律获得了丰富的感知,而且对《天鹅湖》人物的性格、创作背景、舞蹈剧情,有了具体的了解。由此,学生对芭蕾舞的理解和记忆加深,在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芭蕾舞的文化氛围,在不断体会、感悟中,实现了舞蹈文化内涵的渗透。
普通高校公共舞蹈教学第二大模块的内容是舞蹈组合,不同训练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内容。如为了训练学生气质,可以选择芭蕾舞的一些组合;让学生接触多民族的文化可以选择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组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古典文化,可以将包含“提、沉、冲、靠”的古典舞组合融入进来;甚至还可以紧跟时代的步伐,教授时尚的拉丁舞、街舞等组合。《毛诗序》中说:“情动于衷而形于言,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嗟叹之,嗟叹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白居易也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无论是含蓄委婉的中国古典舞组合,还是呈现高雅气质的芭蕾舞组合;无论是丰富多彩的民间舞组合,还是引领潮流的流行舞组合,它们表面是肢体动作,但其精髓在于内心,在于与心灵的对话中进行情感的交流。情感是通过一定思想认识对现实的反映,舞蹈情感来源于现实生活并互相渗透,二者统一熔铸在舞蹈组合之中。若要让学生达到艺术的较高境界,“动之以情”始终是教学的一条主线。只有充分挖掘舞蹈动作的情感深度、广度,才能将枯燥无味的组合教学升华为感人艺术,让学生体验发自内心的激情与冲动,在舞姿、气韵之中体验着生命的情感。
舞蹈剧目教学的难度比舞蹈鉴赏和舞蹈组合的教学难度要大,在教学中可以针对学生舞蹈水平程度选择群舞或者单、双、三人舞进行教学。如果学生的基础较差,可以给他们排练群舞的成品剧目,以增加他们的参与度、自信心和自豪感;对于舞蹈团的成员,可以排演艺术性较高的单、双、三人舞,增加舞蹈剧目的难度。舞蹈团成员通常都是普通高校招收的舞蹈特长生和选拔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他们承担着文艺演出、学校之间的交流、各种舞蹈比赛的活动,因而舞蹈团可以起到以点带面的功能。通过给舞蹈团排演一些舞蹈剧目,进行学校的演出。舞蹈团的每次演出,既可以让学生“零距离”接触到舞蹈,也可以说是“舞蹈欣赏课”的最生动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影响同龄人和身边人,而这种潜移默化的前提必须是“演之动情”。只有做到深情的表演,才能影响周边的人。舞蹈剧目的表演是一种心理活动的外化,舞蹈剧目的教学也是心理外化的训练。作为一名观者,即使没任何音乐,都可从舞蹈表演者的身上感受到他所表达的情感,其受感染的程度取决于舞蹈表演者情感的表达度,而达到最佳效果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舞者的面部表情,直接感受其中感情。所谓“观其舞,看其功,查其色,鉴其貌”。舞蹈表演者的面部表情始终贯穿其表演过程中,是舞蹈动作美感、艺术形象凝聚的焦点。所以,剧目教学或表演中只有完全投入其中,理解动作的要领,对舞蹈风格进行恰当拿捏,把握住分寸,仔细揣摩内心,才能做到最佳。
总之,高校的公共舞蹈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舞蹈欣赏水平、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最终达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情感因素在公共舞蹈教学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积极介入情感因素,努力做到在舞蹈欣赏中“言之有情”,在舞蹈组合中“动之以情”,在舞蹈剧目中“演之动情”,以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舞蹈的积极性,进一步扩大公共舞蹈教学的影响。
[1]吕艺生.舞蹈教育学[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2]资华筠.中国舞蹈[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
[3]王菲.浅谈舞蹈浅谈舞蹈表演的情感世界[J].大舞台(双月号).2009.6.
[4]情感.百度搜索 http://baike.baidu.com/view/6251.htm?fr=ala0_1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