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梅
管子的和谐治国论与科学发展观
□林 梅
“和谐”和“发展”是当代社会的两大问题。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地发展生产力是我们政党和国人都在探讨和关注的课题。
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不是简单的年轮更替,而是历史上各种文化内涵的传承和发展。我们今天学管子就是要把他的和谐治国理念与当代科学发展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它们都是为了达到人们安居乐业国富民强的目的。管子和谐治国理念在当今仍有其生命力和借鉴作用,我们学古人是让他们活过来,也就是让他们的思想在今天仍发挥作用。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它们之间的联系:
“夫霸主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个“人”是当时的百姓,“本”是国家统治根基。君主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这个“本”牢固,国家就强盛,政权就巩固。如果“本”乱了,那么国家社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公曾问管子道:“请问什么是根本的事情呢?”管子说:“齐国的百姓是主公想成霸业的根本。百姓最担心的是饥饿,偏偏国家征敛的赋税沉重;百姓最惧怕的是死亡,偏偏国家的刑法险峻;百姓最怕劳役中受到伤害,偏偏君主办事又没有时限。如果君主减轻征敛赋税,百姓就不担心饥饿;君主能放宽刑罚,百姓就不担心死亡;君主办事有时有节,百姓就不担心操劳而造成损伤了。”他说得多么具体实在,处处为百姓着想,而且还考虑得那么周全。当今社会发展虽与旧时不同,国家现在也实行了让农民种田不仅不收税反而还给补贴的政策,这是盘古开天地以来从没有过的独创。
管子还把“四维”作为治国的纲领,即:礼、义、廉、耻。和今天的“八荣八耻”同出一辙,都是为了教育感化人,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治理国家要做到:爱民、利民、益民、安民,尊重百姓的利益,这样做既可以使国家富强又可以使民心安定。管子说“政之所行,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就是顺着民心而不要违背民心的道理,并且“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故令则不行,禁则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协,协故能辑,协辑以悉,莫亡能伤”,也是说只有方方面面关系协调好了没有矛盾,社会和谐,国家才能向前发展。“得人心者得天下”是颠覆不破的真理,懂得“取,必先给予”的道理,就是掌握了治国安民的法宝了。治国者懂得这些道理,国家怎么会不和谐昌盛呢?
人是万物的精灵,也是万物主宰,任何事离不开人去做,用人当否直接影响办事的效率和成败。《管子》中记载着用人方面的三项根本原则:“君主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了原也……”早在两千年前,管子就把用人原则定得这么细,说得这么透彻。所以:“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辨明礼义。”作为君主知人善用就是明,也是百姓的福气。“明主之举事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人,而不自焉;故事成而福生。乱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虑,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办,专用己,而不听正谏,故事败而祸生。”这说明用人的好坏直接影响江山社稷的稳固。所以选拔人才更是关键。
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选拔干部和重用人才的政策,并且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围绕着“任人唯贤”,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要求他们严以自律,清正廉明,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
由于国家治理有序,国富民强,财富充盈了,但是国家对财富资源的分配管理仍是一项艰巨而棘手的问题,一旦分配不公,百姓心中有怨气,社会就不安定,“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说的就是这个理。管仲就把财富的分配分得很细,说得很清楚,他说:“夫民之所生,衣与食也;食之所生,水与地。所以富民有要,食民有率,率三十亩而足于卒岁。岁兼美恶,亩取一石,则人有三十石,糠秕六畜当十石,则人有五十石,布帛麻衣,旁人奇利,未在其中也。故国有余藏,民有余食。”如此这样的分配,国家就有了剩余的储藏,百姓有了剩余的粮食。在那个年代粮食就是财富,象征着富裕。不仅这样,他还用天地之理的客观规律来加以印证,他说:“天生四时,地生万物,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陪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民养,而不伐其功,不私企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现在我们国家的分配政策是富民政策,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税收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作为明主都懂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善待百姓就是善待自己,“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所以要想治理好国家,必先富民。
国家想要治理好需要多方面的综合治理,并且要有一套治国的思想理论体系。《管子》中提出: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使国家富裕则有“五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的措施。当代科学发展就是要掌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更加合理地利用和倡导,改革为了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振兴民族经济,让国家富强是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并且还要与时俱进,不仰慕古代,不拘泥于俗世。治理百姓就要做到有利于百姓,明白治理乱世的政策,熟悉人事的始终。这样治理起来才能游刃有余,达到理想的境地。
《管子》博大精深,不是我能诠释的,我只能“窥一斑”而已,说出自己一孔之见。如果我们看不清现在的人,可以观察古代;不知未来的人也可以看以前的历史。万物的本性,虽内容不同但道理却一样,古往今来都是这样的。管子和谐治国理念为当代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当代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管子的和谐治国理念,古为今用。《管子》仍然是我们今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责任编辑 李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