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滕伟岭
情绪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在声乐课堂上,情绪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声乐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声乐教师要利用情绪功能,运用情绪产生的情景性、表现的外显性、影响的感染性,适当地引发、保持和深化声乐课教学情绪,让学生沉浸在情绪和思维畅通交流之中,从而情绪高涨地学习声乐。
学生在学习声乐时,并不是对歌唱与发声有了认识和理解就能立即去做,也不等于一做就对。对于歌唱和发声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以一定的态度分别体验、具体对待,特别是对具有同等意义的目的、动机的不同选择,就会遇到情绪体验上的矛盾。情绪高涨的情况下,行动自然轻松自如,演唱起来得心应手、干劲十足,行动效率高;相反情绪低落的情况下,行动就会笨拙、缓慢、干劲不足、缺乏实现目的的信心,行动效果差。
学生在学习中由于情绪消极而影响声乐学习的现象是很普遍的。有很多学生由于入学前发声方法错误、喉咙过分紧张而音量小、声音出不来、或唱不上去高音等,误认为自己的嗓音条件很差,因此自暴自弃、情绪消极,上课应付了事,课堂上不记笔记、课后不练习,即使练习,也是没有目的、随随便便、毫无效果。另有一些学生虽然嗓音条件不算太好,但是由于非常喜欢声乐,每到上声乐课时,情绪高涨,对教师的要求一丝不苟,日久天长不断进步,不到两年的时间,成绩优秀,远远超过入学时水平相同的同学。因此,好的课堂情绪对提高声乐课的教学效果有很大的正面影响。而声乐课的课堂情绪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声乐教师的调节。教师应具备控制自己的教学情绪和激发学生学习情绪的能力。
声乐教师应善于调控调节自己的情绪。作为声乐教师不论自己的心情如何,在课堂上应展现积极的一面给学生看,不能以消极的情绪干扰正常的教学气氛,不能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声乐老师应面带笑容,亲切自然,满怀信心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心情愉快,满怀喜悦地学习。这样,声乐教学课堂气氛就非常融洽,师生之间容易沟通,教师在这种教学气氛和良好的心境下,满腔热情的授课就会思维敏捷、表情丰富、态度和蔼、声音非常圆润,学生也会提高积极性,努力地接受老师传达的信息,会体验到与老师协同一致获取声乐知识和掌握声乐技能的乐趣,从而有感情地发声与演唱歌曲,使课堂教学进入佳境。
声乐教师要用爱心、责任心、真挚的情感激起学生的情绪。在声乐教学中,教师不要把学生看成是教学对象,而要看成是共同学习的伙伴,学生思想活跃,朝气蓬勃,善于进取,有诸多值得认可的方面。教师要用自己受过的教育和学习过程中的切身经历去教育自己的学生,并与他们一起受教育。这样的人格魅力,能表现出教育者的真诚,而真诚能唤起学生自觉、积极、肯定的主体意识,从而有效激发和强化声乐课堂的教学情绪,让声乐课像磁铁一样,牢牢吸引住学生。同时,声乐教师对学生要有强烈的爱心和责任心,而这必然要靠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对工作的感情作为后盾,教师要把这种强烈的感情用于声乐教学中,用诚挚的情感去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领悟音乐情感的真谛,体验丰富多彩的音乐,表现音乐的情感和魅力。
教师要善于用启发式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对声乐知识技能进行主动探索,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攻克难关,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保持稳定的、积极健康的情绪,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力和表现力。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情绪,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集中、活跃,行动敏捷,情绪饱满高涨,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启发和引导要富有激情和感召力,力求生动、清晰。
声乐教师要善于热情的鼓励。在声乐课堂中教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以自己对工作的热情态度和认真努力的实际行动来激励学生。有的学生受声音条件限制,感觉自己歌唱能力不强;有的学生没有很好地掌握声乐课程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还有的学生自身缺乏勇敢、果断、顽强的意志品质,势必产生畏难、退缩、失意、害怕、信心不足等自卑情绪,在声乐学习困难和演唱表演障碍面前,精神疲惫、不思进取,消极对待声乐教学课程。为此,声乐教师要注意让学生产生积极肯定的自我认识,多一些成功的机会,用真情实感去激励学生。对运用正确的方法,专注地完成曲目练习的学生,多用鼓励的语言坚定其信心,使其有饱满的情绪和高涨的学习热情。
教师要通过自身情感的充分投入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声乐教师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如生动形象的比喻、动情的范唱、能够激起学生情绪的声乐曲目等,使学生兴趣盎然。
总之,情绪的调控是学生声乐学习中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活跃的教学氛围会在声乐的学习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果在声乐教学中充分发挥了情绪调控的作用,那么就会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有规律、有步骤的学习,达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