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姝
近年来,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育理念都为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现如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面对社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竞争的挑战已摆在每位教师的面前。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师,将纵观当前的舞蹈教育现状,对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学生刚进入高校后就表现出对学习、考试、演出的淡漠。很多学生舞蹈基础薄弱,甚至对舞蹈一无所知。最近连续几届学生中真正喜欢舞蹈的寥寥无几。舞蹈训练本身就比较辛苦,需要学生能吃苦、有耐力、有韧劲,学生由此会产生紧张、厌倦、烦躁等不良反应,从而给教学活动带来严重的消极因素。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身体发育已经定型;高考时大多数又是以声乐、器乐等其他特长为主;对大学学习重要性缺乏足够正确的认识;对所学专业不了解缺乏学习动力;就业形势不理想对专业失去信心等等,由此产生了对未来感到迷茫而心灰意冷的心态。
如何让学生热爱舞蹈并为之勤奋学习是急需探索的问题。学生步入高校,也很难把自己学习的课程与未来从事的职业联系起来,以至于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变得迷茫。正因为这样我们更要相信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要让学生一入校就把学习与未来的职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巩固专业知识、确立学习目标、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赞美他们进行情感激励,激发学生去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热爱舞蹈,使其进一步对学习舞蹈产生浓厚的兴趣。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如何在3年时间里综合考虑培养对象、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因素,因材施教是专业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材施教——针对性教育,个性化培养;长善救失——扬长补短,全面教育。教师应对学生的年龄、素质、生理和心理、兴趣程度及个人条件进行选材,不可一味沿袭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只凭主观愿望而不顾学生客观实际,使学生力所不能及,望“舞”生畏,产生消极或抵触情绪。平等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
2.重视实用,重视全面。学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实用且广泛的舞蹈信息。要改变舞蹈学科划分过细、过窄的状况,避免学院派训练过分追求技术规范性的特点,创造与各类不同的舞蹈信息大量接触的机会,增加剧目排练等科目。最终目标是将学生培养成为知识技能覆盖面广、具备实践能力的全面实用型人才。
3.安排实践,提高能力。要想胜任舞蹈教育工作,就必须尽量多安排艺术实践活动。加强对实践活动有关知识的学习,为学生发挥个人才能提供空间,为实现一专多能的培养目标提供条件。学生在实践中认真体验,才能获得感性认识并掌握其方法步骤以及实践的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艺术创造和展示,从而提高综合能力。
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舞蹈课程进行优化改革已成为当前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具体而重要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办出特色需要每位教师对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思考。其一,在作为培养和普及中小学舞蹈教师的高校的舞蹈教学,应该有自己的教材体系,应该尽快地建立起一种把中小学舞蹈教学实践中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作为基础的新型教材。其二,舞蹈课程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舞蹈教学需要大量的教学时间作为保证,否则无法获得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技能,也就无法将知识技能向专业能力转化。因此,舞蹈作为音教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应增加舞蹈课开设的课时比重。其三,艺术实践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舞蹈基本知识,自己编创、排练节目。要加大教育实习的力度,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在社会中锻炼,在实践中学习。聘请校外专家以及舞蹈骨干教师来校指导。如聘请一批中小学校长和优秀教师做学生导师,与学院的专任教师共同承担育人任务,研讨教学改革;能够有效促进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结合。相信通过以上措施,能够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操作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能力,能适应中小学舞蹈教学需要的复合型舞蹈教育以及群众文艺工作者。
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就是要从实际出发,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掌握舞蹈教学的本领,准确、生动、形象地开展舞蹈活动。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作为舞蹈教师,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做有思想的实践者,站在时代的高度,对高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思考,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对教育本质加深理解,按教育规律办事,把自己的教育思想转化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