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核患者99 mTC-DTPA肾动态显像特征分析

2010-08-14 04:08:24张婷姚昊王志忠王钦媛苏家贵李雅何宝明叶一秀
中国防痨杂志 2010年3期
关键词:肾结核患侧肾小球

张婷 姚昊 王志忠 王钦媛 苏家贵 李雅 何宝明 叶一秀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9医院核医学科 北京 100091)

肾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疾病,多继发于肺结核[1]。目前对肾结核的影像学诊断方法有多种,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1月—2009年7月105例肾结核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引用肾功能曲线分级的方法进行分析评价肾脏的功能状态,探讨肾结核患者的99mTC-DTPA肾动态显像特征。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共105例肾结核患者其中男60例,女 45例,年龄 15~81(40.56±14.89)岁。105例肾结核患者中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43例(因肾结核而切除一侧肾脏的13例),肾CT及静脉造影确诊的62例。其中左肾结核46例,右肾结核32例,双肾结核27例。

1.2 仪器和检查方法

1.2.1 仪器 美国GE公司minium MPR型单探头SPECT,准直器为低能通用准直器,能窗设定:峰值140KeV,窗宽 20%;示踪剂:99mTC-DTPA(高锝—二乙三胺五醋酸),放射化学纯度>96%(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提供)。

1.2.2 方法

1.2.2.1 图像采集 检查前30 min饮水 300~500 ml,显像前排空膀胱,患者取坐位,双肾区位于探头视野中心,探头视野包括双肾和膀胱。肘静脉“弹丸”样注射,显像剂为99mTC-DTPA 185MBq(5mCi),同时启动采集开关,行双肾动态采集。采集分2个时相进行,肾血流灌注相:2 s/每帧,采集1 min;肾功能相:1 min/每帧,连续采集 20 min。注射前示踪剂和注射后示踪剂残留的放射性计数采集时间各为3 s,矩阵64×64。

1.2.2.2 图像处理 使用 ROI技术勾画双肾轮廓,并在双肾下缘勾画新月形本底区,输入注入静脉的99mTC-DTPA放射性计数及患者的身高、体质量,应用机器软件自动生成双肾时间-放射性曲线,计算出肾小球滤过率(GFR)值,并得出肾功能曲线。

1.2.2.3 图像分析 由2个以上核医学主治医师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典型肾图包括示踪剂出现段(a段)、聚集段(b段)及排泄段(c段)。根据检测到的这3个阶段的不同类型,将肾功能曲线分级(0~5级),对肾功能和各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肾动态显像的主要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峰值时间(小于4.5 min)、半排时间(小于8 min)、20 min残留率(小于0.3),以判断肾功能和上尿路排泄情况。将肾功能曲线分以下6个级别:0级正常;1级(高峰时间>5 min,20 min/P<0.3);2级(排泄明显延缓,仍可见排泄段);3级(排泄明显延缓,无排泄段);4级(肾衰竭型,可测肾摄取);5级(肾衰竭型,测不到肾摄取)[2]。

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分级间的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肾功能曲线与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曲线是根据峰值及排泄时间对肾脏功能进行分析的一种综合性功能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是单位时间内从肾小球滤过的血浆容量(单位:ml/min)。GFR的改变早于外周血肌酐、尿素氮的改变,是判断肾功能的灵敏指标。我们将肾功能曲线分级并与GFR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当肾功能曲线分级大于3时,GFR随功能曲线分级数的增高而显著降低,当肾功能曲线分级数小于3时,各组间的GFR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

表1 肾功能分级后各指标的数据统计

表2 患侧和对侧的肾图分级

2.2 患侧对对侧的影响 根据分级,我们设定级数较高侧为患侧,13例切除侧为5级。105例肾结核患者99mTC-DTPA肾动态显像中有5例患者双侧肾功能曲线为0级。分析发现患侧肾功能曲线分级为3时,对侧肾功能曲线为2级8/17(47.1%)和3级6/17(35.3%)占大部分,患侧为4级时,对侧为2级和3级分别占10/30(33.3%)和5/30(16.7%),患侧为 5级时,对侧为 2级和 3级分别占 11/46(23.9%)和 14/46(30.4%)。患侧 3级以上时,对侧1、2级的占42%,3级占25%(表 2)。

3 讨论

肾功能曲线是多个指标的综合,反应肾脏对示踪剂的摄取功能(峰值时间)和排泄功能(半排时间、20 min残留率)[3]。肾功能曲线正常为0级,1级肾功能曲线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图b段)异常但排泄功能(肾图c段)正常,2级~5级肾功能曲线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图b段)和排泄功能(肾图c段)均异常。和患者病例资料中B超或CT相比较,肾功能损害在1、2级时,一般无泌尿系统症状。3级影像学开始出现变化,在CT主要表现为肾髓质内多发囊状低密度区,围绕肾盂排列。肾盏、肾盂积液;常伴有肾脏体积增大,皮质变薄,可见或者没有结石。其特点就是尿路梗阻,尿液排泄不畅。4级在CT主要表现为肾脏实质的破坏,可见多发性空洞或脓腔,肾盂、输尿管及膀胱壁增厚。5级时在CT表现呈多样性,早期可见体积增大,肾实质内可见多发液化区。晚期也有表现为肾皮质萎缩,钙化。表现为肾脏没有功能和肾脏自截[4-5]。本研究中发现,对于肾脏功能的评价,肾功能曲线分级的方法较单纯的GFR值测定更灵敏和准确,分析发现肾功能曲线发生早期变化(如肾功能曲线1、2级)时,GFR值往往无显著性改变。肾功能曲线出现明显改变(3级以上)时,GFR值会出现明显的降低,且降低的程度和肾功能曲线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发现,早期肾结核患者的肾功能曲线多为单侧肾脏损害,肾功能曲线绝大多数为单侧异常,其异常类型、程度与受损程度基本一致。本组中患侧肾功能曲线分级3级以上时,对侧1、2级的占42%,3级占25%。从数据中可看出患侧肾结核逐渐对对侧肾的影响,使对侧肾功能受损害,肾功能曲线也出现相应变化。分析原因是结核杆菌随尿路向下可形成输尿管膀胱结核性炎症,随尿液返流还可导致对侧输尿管、肾脏受感染[6]。到末期,双肾功能都严重受损或无功能时,肾功能曲线表现可能相同。

当肾功能仅表现为摄取功能减低改变时,在功能曲线上表现为峰值时间的延迟(肾功能曲线分级为1、2级),GFR因肾脏没有出现血流供应的改变而无显著性改变,此时CT或B超等影像学方法往往表现为阴性或者轻微的变化。这说明99mTC-DTPA肾动态显像能更早发现肾结核患者的肾功能损害。

[1]宋佳,孙志强,金徳勤.肾结核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09,8(37):689-691.

[2]张承刚,李济.临床泌尿生殖核医学[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6:177-179.

[3]杜晓英,李林法,贺强,吴东波,陈江华.99mT C-DTPA肾动态显像检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5):266-270.

[4]Kenney PJ.Imaging of chronic renal infections[J].AJR,1990,155(3):485-494.

[5]张宗美.肾结核的超声诊断与分型的临床价值[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5,20(6):504-505.

[6]伍玉蓉,任毅.72例肾结核CT诊断探讨[J].当代医学,2009,15(18):111-112.

猜你喜欢
肾结核患侧肾小球
更 正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肾结核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超声对肾结核及其分型的诊断价值和意义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
多种不同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价值比较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