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峰 (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其由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构成[1]。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及远程教育的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课程接受培训和进行学历教育。但目前网络课程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网络课程的教学功能的实施。为此,笔者从网络课程功能结构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优化的网络课程模型,并对其结构功能进行分析探讨。
目前,网络课程建设存在许多问题,其具体表现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用户信息管理环节薄弱。部分精品网络课程没有对用户进行统一管理,一般只是简单利用IP地址范围进行限制;②教学环节中导学功能较少。在教学内容呈现之前,应提供导学功能,使得学生能够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把握和了解;③教学交互功能较少。交互功能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搭建了一个平台,使得学习者能够在出现问题时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④学习辅助工具稀缺。学习辅助工具可提供学生在线笔记功能、记录回溯功能等,方便学习者在线学习,甚至应为学生建立较好的电子档案;⑤学习监控环节较少。质量监控的目的是保障学习者在线学习时长及效果;⑥测评反馈环节较少。测评反馈需要课程单元测试、课程考试、作业布置、问卷调查等环节来保障,而现有网络课程对该环节比较忽略。
针对上述问题,在分析现有网络课程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优化的网络课程模式。该模式分为5个模块,分别是用户信息管理模块、教学支持信息模块、学习支助服务模块、学习质量监控模块和评价与评估模块,如图1所示,其具体架构如下。
图1 优化的网络课程模式图
1)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该模块实现教师信息管理和学生信息管理功能。教师信息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账号管理、公告发布、学生成绩管理、作业管理、在线答疑、BBS论坛等;学生信息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账号管理、登陆和退出时间记录、学习时间和学习页面记录、学习成绩资料管理等。
2)教学支持信息模块 该模块包括教学相关信息、教学内容信息和教学辅助信息。教学相关信息主要包括教学队伍、教学大纲、实习实训、学生作品、意见评价等;教学内容信息主要包括课程导学、课程教案、教学内容、教学课件、教学录像等;教学辅助信息主要包括信息发布、资源列表、参考文献、疑难解读、各章提要、学习要点、例题讲解、小结和复习指导等。教学内容信息是实现网络课程教学功能的核心环节,其必须具备如下几点[2]:①良好的教学内容设计;②良好的教学内容导入,即有较好的导学策略 (导学策略是运用多种方式、多种手段基于网络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③良好的教学活动设计 (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必要的学习活动指导,能为学生提供学习计划、方法的帮助)。
3)学习支助服务模块 该模块实现学习交互、学习工具、信息查询、电子档案、研究性学习及小组协作学习环境功能。学习交互功能主要包括基于问题主题的BBS论坛、聊天室、留言答疑、E-mail等;学习工具主要包括在线笔记、记录回溯等;信息查询主要包括个人信息、成绩信息等;电子档案对学习者个人信息进行系统存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环境为学习者提供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条件。
4)学习质量监控模块 该模块实现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记录跟踪、测评分析功能。学习过程监控包含记录学生登陆、退出时间和地点等信息;学习记录跟踪包含学习内容及相应时长、内容操作关联特性、学习交流 (答疑、留言、讨论等)情况、作业和作品上传情况等,其不仅可监控学习者的学习状态,也可进一步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的基础数据;测评分析为教师及学习者提供学习效果反馈信息。
5)评价与评估模块 该模块实现过程性测评、问卷调查、总结性测评、成绩分析评估功能。过程性测评主要包括小测验及平时作业、作品等;问卷调查从学习者主观的角度为评价与评估提供参考;总结性测评主要包括课程考试及提交课程论文或作品等;成绩分析评估为学习者及教师提供较好的反馈及前瞻性评估。
远程教育的发展促进着网络课程的建设,网络课程的建设质量和应用力度影响着远程教育发展的质量。从网络课程建设的功能结构模式角度出发,对当前国内网络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优化的网络课程模式,以期给当前网络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但对如何使网络课程建设具有个性化和自适应性等问题,则是今后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内容。
[1]张海燕,陈燕,刘成新.网络课程设计与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2):73~76.
[2]李新,陈庚.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比较分析 [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5(1):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