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黄瓜病害发生及其控制的实践与经验

2010-08-09 08:43张百俊冯光梅杨东平
长江蔬菜 2010年11期
关键词:闷棚徒长霜霉病

张百俊 冯光梅 杨东平

黄瓜与其他蔬菜相比,病害种类多,仅侵染性病害就有近30种,且发病率高,为害严重,常常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因此,在生产上发现不少菜农为了防治病害,从育苗开始,每周至少打一次药,说是为了有病治病,没病防病。是的,这样做对预防病害的发生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对其副作用却没有引起重视。一是如此频繁用药严重污染产品,为害消费者健康;二是加大了经济投入,提高了生产成本。针对以上情况,我想把自己带领学生管理黄瓜大棚的几点经验总结出来,供广大生产者参考。

1 病害预防的经验

我们预防病害的策略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重于治,不要单等到病害出现以后再去治,那样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从一开始我们就在防病上下功夫,主要是采取一系列的栽培措施而不是利用化学药剂来预防病害的发生。

育苗期:选用抗病品种中农5号;进行种子消毒;利用疏松肥沃的无病原物床土育苗;加强苗床温度、水分、光照的管理;培育适龄、无病壮苗等。壮苗不仅抗病能力强,而且雌花分化早、节位低,有利于早熟;雌花数目多、质量好,有利于高产优质。这样就为以后的栽培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表1 黄瓜主要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和湿度

定植以后的管理:除了其他常规管理外,重点是环境条件的调控,因为环境条件不仅与病害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同时还直接影响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在诸多环境因子中,不管是对蔬菜作物的生长发育还是对病害的发生,影响最大的都是温度和湿度这两个因子。但适宜蔬菜作物生长发育的温湿度与适宜发病的温湿度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采取一定措施,把温湿度控制在有利于蔬菜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发病的范围以内,从而预防病害的发生。

黄瓜的病害种类很多,各种病害发生的适宜温度虽然有一些差异,但适宜发病的湿度却基本一致,即空气相对湿度都在85%以上,见表1。

在适宜温度下,湿度越高发病越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节温湿度来预防病害的发生,其中以预防黄瓜霜霉病为主,兼防其他病,因为霜霉病是黄瓜上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

根据黄瓜霜霉病适宜发病的温湿度条件:温度15~24℃,相对湿度85%以上,叶片上有水滴或水膜。当温度低于15℃、高于28℃,或相对湿度低于70%时就不能发病。因此在管理中,只要控制住发病条件之一(温度或湿度),就可防止病害发生。

具体管理方法:早上棚室先放风1 h,以降低湿度,然后闭棚提高温度至28~32℃,通过高温控制霜霉病的发生,且这一温度有利于黄瓜的生长。通过一上午的光合作用,到中午黄瓜叶片中已积累了一些光合产物,光合强度开始下降,因此要通风降温,降到20~25℃,虽然这一温度有利于发病,但通风后湿度会降到70%以下,低湿限制了病害的发生。傍晚再放风2~3 h,使前半夜湿度控制在70%以下,温度在15~20℃,这一温度有利于黄瓜叶片中白天积累的光合产物运输到叶片以外的其他部位,以增强第二天的光合效率。后半夜棚内湿度逐渐升高到85%以上,但温度却下降到12~13℃,低温抑制了病害发生,且有利于降低黄瓜呼吸强度,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耗。另外,大棚浇水宜在晴天早上,浇后闭棚升温,迅速达到32℃左右,通风排湿。

总之,温湿度的控制是:白天上午高温、下午低湿;夜间前半夜低湿、后半夜低温。这样通过严格的温湿度控制,再加上其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直到根瓜出现,黄瓜一直长势良好,叶片肥厚、颜色浓绿,瓜蔓粗、节间短,长势喜人。在没有使用任何化学农药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任何病兆。事实证明这种预防病害的方法是成功的,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2 病害发生的原因及经验教训

2.1 生产基地病害发生的原因

由于教学的需要,我带学生到新乡市郊区进行一周的教学实习,所到之处,看到的大棚黄瓜全都有病,其中主要是霜霉病,除了龙头的2~3片叶外,其他叶片均有病斑,有的叶片已经枯黄。菜农说,也没少打药,发病前每周打一次药,发病后3~4天打一次药,就是不见效。学生感到很惊讶,我们的黄瓜长得那么好,这里的黄瓜为什么病害那么严重呢?我让学生自己找答案,通过调查总结出以下发病原因。

①病菌基数大。当地属于专业菜区,有着几十年的种菜历史,所以病菌的积累较多。

②严重重茬。一家一户菜地面积较小,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当地的种植习惯,每年都是春提早黄瓜,秋延后番茄,重茬一般都在10年以上。

③病虫害防治方法单一。基本上是依赖化学农药,频繁地过量地使用化学农药,以致病菌产生极强的抗药性,所以化学防治效果不好。

④管理粗放。环境调控不科学,浇水施肥不合理,化学肥料用量大,有机肥用量不足,所以植株生长势弱,抗病能力差。

2.2 校内大棚病害发生的教训和经验

当结束实习回校,走进大棚一看,我傻眼了,黄瓜出现严重的徒长现象,几天以后,我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我们的大棚黄瓜也发生了霜霉病,原因很明显。

①黄瓜严重徒长,抗病能力降低了。徒长的原因:一是大棚管理人员没有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温湿度的调控及其他管理。二是大棚管理人员缺乏经验,认为土壤有些干了,该浇水了,在根瓜还没有坐稳,当时的生长中心还在营养生长的情况下,私自决定连浇两水,并且随水冲施了人粪尿,造成营养生长过旺。

②有些同学没有按照要求,从病区回校后彻底换洗衣服、鞋袜和洗澡,以致把病菌带进大棚,病菌正好乘虚而入,引起发病。

③失败是成功之母,教训里蕴含着经验:一是根瓜坐稳之前严禁浇水。如果你对开始浇头水的最适宜时间把握不准,那就宁晚勿早,“不怕头水晚,只要二水赶”。二是严禁病区来的人进入大棚参观,以及其他有可能携带病原菌的人或物进入大棚。

3 病害控制的经验

由于病害发现早,又及时采取了一些措施,使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虽然前期产量略有损失,但取得了中后期的产量高峰,总产量并没有减少。总结其经验,首先是控制住黄瓜的徒长,然后进行高温闷棚杀死病菌。

3.1 控制黄瓜徒长

①降低棚内温度 通过加大通风量,使棚内气温比上述正常管理低2~3℃,尤其是降低夜间温度可有效地抑制徒长。

②喷施磷酸二氢钾 叶面喷施0.2%~0.3%的磷酸二氢钾液,可增强光合作用,协调植物体内的营养状态,促进淀粉和糖分的积累,增加抗病能力,控制营养生长、促进生殖生长。

③落蔓 将瓜蔓下落,呈“S”形上升,龙头斜向下方,这样可打破顶端优势,有效地抑制营养生长而促进生殖生长。

通过以上3项措施,徒长现象很快得到了控制,增强了黄瓜的抗病能力。

3.2 高温闷棚杀死病菌

利用黄瓜与霜霉病菌对高温的忍耐性不同来抑制病菌或杀死病菌,又不损伤黄瓜,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同时还能起到控秧促瓜的作用,一举两得。高温闷棚必须在棚内能出现42~45℃高温时才能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闷棚前摘除严重的病叶,喷1次杀菌剂,即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闷棚的前一天浇1次大水,并适当提高地温,以便提高瓜秧忍受高温的能力,减轻高温对瓜秧的损害。选择晴天进行闷棚,揭苫子后封严大棚不放风,以免降低湿度,造成上部叶片和生长点被高温灼伤。闷棚前,还要在棚内中部,瓜秧生长点的高度,从南到北选3个点各挂1支温度计,温度计要适当遮光,不能让阳光直射,否则所测温度不准确。9:00~10:00棚内气温骤然上升后,每隔20 min就要观测一次温度,当温度上升到43℃时开始计时间,保持棚内温度在42~45℃ 2 h。2 h以内如果温度超过45℃,决不可放风降温,以免降低湿度,可放下几块草苫遮光来慢慢降温。闷棚时间达到2 h后闷棚结束,从棚顶部逐渐放风,使棚温缓慢下降。切不可放风过猛。第二天再浇水1次,并适当追肥以促进瓜秧尽快恢复生长。

此次闷棚由于严格掌握闷棚的温度和时间,所以效果非常理想。闷棚后的第三天调查发现,病斑边缘整齐,与健叶界限分明,病斑开始变黄干枯,背面霉层消失,这说明病情已得到控制。几天后,从瓜蔓下部开始逐渐发生新芽,出现雌花,结出回头瓜。

以上实践说明,采用科学的栽培管理措施是完全可以预防病害发生的;高温闷棚只要做得好,是完全可以使霜霉病得到控制的。并且这些栽培防治措施是预防和控制病害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它与化学防治相比,具有不投资、无污染、防效好的优点。

猜你喜欢
闷棚徒长霜霉病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闷棚”里面门道多
西葫芦为什么徒长
豆角徒长原因及解决措施
蔬菜不好管 这几招专治徒长、黄叶、卷叶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夏季高温闷棚防治大棚黄瓜病害试验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高温闷棚防治黄瓜白粉病及其对黄瓜生长和生理代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