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生命支持顺序的改变在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中的作用

2010-08-08 05:44:38吴裕侃刘飞何平胜
当代医学 2010年36期
关键词:心肺存活率成功率

吴裕侃 刘飞 何平胜

绝大多数心脏骤停发生在成人身上,而在各年龄段的患者中,发现心脏骤停最高存活率均为有目击者的心脏骤停,而且初始心律是心室颤动(VF)或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VT)。在这些患者中,基础生命支持的关键操作是胸外按压和早期除颤[1]。本文对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行心肺复苏的37例院前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及分组方法 37例患者,男32例,女5例,年龄19~68岁,患者病因见表1。按基础生命支持顺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26例,基础生命支持顺序为A-B-C(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B组11例,基础生命支持程序为C-AB(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其中心脏呼吸骤停至开始CPR≤5min的患者13例,A组9例,B组4例;心脏呼吸骤停至开始CPR>5min的患者24例,A组17例,B组7例。比较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

表2 基础生命支持顺序与复苏成功率的关系

1.2 心脏骤停诊断标准[2]①意识突然丧失、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或叹息样呼吸、双侧瞳孔散大;②心电图表现为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静止、无脉心电活动。

1.3 复苏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9月期间的CPR患者26例,CPR顺序按照2005年指南方案进行(A组),基础生命支持顺序为“检查是否正常呼吸-行2次人工呼吸-行30次心脏按压(频率为100次/min,成人按压幅度4~5cm)-行2次人工呼吸-依次循环”;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期间的CPR患者26例CPR技术按照2010年指南方案(B组)进行,即“心脏按压(频率≥100次/min,成人按压幅度≥5cm)-开放气道-行2次人工呼吸-依次循环”。两组有心室颤动波者均予以200~360J连续电除颤,电击间无CPR;两组都开放气道进行有效人工通气,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同时应用肾上腺素、血管加压素、阿托品、纳络酮等药物,持续心电监测等。

1.4 CPR成功标准[3]①ECG显示心跳恢复,有效循环建立,瞳孔由大变小,面色逐渐转为红润;②ECG显示心跳恢复,收缩压≥60mmHg,或触摸到颈动脉搏动;③ECG显示心跳恢复,自主呼吸、意识恢复。有上述三项之一维持到进入医院内或者持续时间>30min判定为成功。

1.5 统计学方法 显著性水准确定为a=0.05,对数据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的病因分布

2 结果

表2结果显示,A组26例心呼吸骤停患者中,复苏成功3例,成功率为11.5%;B组11例患者中复苏成功3例,成功率为27.3%。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组9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28.7%;B组4例,复苏成功2例,成功率50.0%。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组17例,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6.20%;B组7例,复苏成功1例,成功率14.3%。对两组心搏、呼吸骤停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χ2=16.890,P=0.000);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B组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χ2=1.923,P=0.166);心跳呼吸骤停至CPR>5min者A、B组抢救成功率采用χ2检验(χ2=16.667,P=0.000)。

3 讨论

虽然尚无人体或动物医疗证据证明实施心肺复苏时先进行30次按压而不是2次通气可以提高存活率,但胸外按压可以产生血流,而且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实施胸外按压而不是不进行外按压,则存活率可提高[1]。心肺脑复苏技术的探讨与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目前全国的整体复苏水平仍然很低,我国现阶段院外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低于2%[4],与发达国家CPR成功率相比差距很大。影响CPR成功率提高因素,涉及到多方面,如患者的病因、年龄、性别、猝死发生的时间、开始急救时间,急救技术支持,抢救的设备等;而复苏抢救措施是否得当是影响CPR成功的关键因素,及时正确的判断,持续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恰当的电除颤和药物应用,才能重建自主呼吸和循环。本研究表明,CPR顺序的不同对心肺复苏成功率有影响,新指南中基础生命支持顺序的改变对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有统计学意义。总的来说,2005复苏指南较2000指南更具可操作性、实用性。同时本研究中依据不同指南的成功率有统计学差别,也表明专业急救人员必须掌握最新急救理论,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重视复苏理念,重视高级生命支持,才能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存活率。“120”急救人员是对院外心搏、呼吸骤停患者实施急救复苏的主要人员,经过多年的建设,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启动时间和反应时间有了明显的缩短[5]。但资料显示,从目击者发现心源性猝死患者到专业急救人员赶赴现场平均时间为9min,然而在正常体温情况下,心脏停搏5min,脑细胞发生不可逆的缺血损害;心脏骤停10min内未进行CPR,神经功能极少能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2]。可是,在院前急救中,心搏、呼吸骤停患者的第一目击者大多是患者的家属及过路群众等非急救医务人员。若现场目击者即刻实施CPR抢救,这将大大缩短CPR开始时间,极大提高CPR抢救成功率。因此,要大力推广2005年CPR指南,切实普及和加强CPR标准化训练,既要提高急救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要加快普及公共场所人员CPR知识。

[1]季一娟.院前心肺复苏796例回顾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9):854-856.

[2]李宗浩,钱方毅,楼滨城,等.2000年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一) [J].武警医学,2004,15(1):70-72.

[3]秦桂玺,阎明.急危重症病与急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14.

[4]袁智勇,管健,解传仁.现场气管插管在院前抢救中的运用[J].新医学,2004,35(8):496.

[5]黄元,胡大一.急诊心脏病学[M].南京: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8.

猜你喜欢
心肺存活率成功率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5:44
成功率超70%!一张冬棚赚40万~50万元,罗氏沼虾今年将有多火?
当代水产(2022年6期)2022-06-29 01:12:02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0:16
园林绿化施工中如何提高植树存活率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损耗率高达30%,保命就是保收益!这条70万吨的鱼要如何破存活率困局?
当代水产(2020年10期)2020-03-17 07:02:48
水产小白养蛙2年,10亩塘预计年产3.5万斤,亩纯利15000元!存活率90%,他是怎样做到的?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26
如何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当代陕西(2017年12期)2018-01-19 01: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