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智慧 石延霞 刘永春 李宝聚
百合(Lilium spp)是目前世界上最受欢迎的鲜切花之一,除观赏外,百合还可以食用、药用。近年来荷兰、日本、韩国的百合产业迅速发展,在我国,百合也成为很多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湖南、甘肃、云南、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广泛种植。但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百合根腐病的发生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百合产业的严重病害。该病害主要由尖孢镰孢菌百合致病变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lilii)引起,在我国甘肃会川百合种植区的发病率可高达20%~30%(梁巧兰 等,2004)。近年来,我们在百合病害的调查过程中,发现北京南口、延庆、大兴等百合种植基地,百合根腐病的发病率在30%以上。
病原菌从肉质根或茎盘基部伤口侵入,造成盘基变褐腐烂(彩色图版1)。病害发生初期,植株显著矮化,叶片短小;后期叶片自下而上黄化变紫,萎蔫干枯(彩色图版2)。茎基部出现斑点状病斑。根发育较差,几乎无基生根,茎生根较少。纵剖病茎,维管束变褐,重病植株茎基部缢缩,易折断。潮湿时病部可见粉红色或白色霉层。
百合根腐病由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串珠镰孢(F.moniliform Sheldon)和茄病镰孢〔F.solani(Mart.)Sacc.〕等侵染所致,主要以尖孢镰刀菌为主,其次为串珠镰孢(F.moniliform Sheldon)和茄病镰孢〔F.solani(Mart.)Sacc.〕(梁巧兰 等,2004)。
我们从北京等地采集典型症状的百合根腐病样品,经过分离、鉴定病原菌为尖孢镰孢(Fusarium oxysporum Schlecht.)。此病原菌在Booth标准条件下培养,在PSA上气生菌丝绒状、粉白色、丰厚,生长4天的菌落直径为3.1 cm,培养物牵牛紫色(彩色图版3、4)。产孢细胞短,单瓶梗(彩色图版5),大小为(4.4~15.0)μm×(2.5~4.4)μm。小型分生孢子数量多,卵圆形,大小在(5.0~12.6)μm×(2.5~3.6)μm。大型分生孢子月芽形,稍弯,向两端比较均匀地逐渐变尖,基孢足跟明显,一般具1~6隔,多数3隔,大小为(23.0~56.6)μm×(3.0~5.0)μm(彩色图版 6)。厚垣孢子很容易产生,球形,直径为6.0~8.0μm,单生、对生或串生。将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在百合根部接种,进行致病性测定,浸球接种50天后发病,病情指数为76.0。
百合根腐病为土传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种球内,或以菌丝体、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翌年的主要初侵染源。翌年春末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原菌活动加剧,4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5月雨水多时发病数量急剧上升,5月中旬达到高峰期,5月下旬植株大量死亡和枯萎。土壤条件与排水条件不同,百合根腐病的发病程度也有明显差异。百合为喜光喜低温耐旱作物,在土壤肥力不足、氮肥施用过多、土壤偏酸、地势低洼、易积水的田块,百合根腐病发病重。
4.1 农业防治技术 栽种前精选种茎,剔除病、伤鳞茎,剥去外层带菌鳞片,减少初侵染源。种植百合时选择地势高、易排水的田块,高畦深沟、排水通畅的田块有利于百合生长,百合根腐病发病率降低。病菌可以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1~3年,所以轮作是防控百合根腐病最有效的措施。有条件的种植田可以与水稻、花生、甘薯等非百合科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相同栽培条件下,连作2年的田块病情指数为36.1~49.3,与甘薯、花生或甘蔗等轮作病情指数为1.2~4.5,与水稻轮作未见发病(潘其云 等,2004)。
4.2 化学防治技术 百合根腐病发生严重地块采用土壤消毒处理,目前已登记的根腐病土壤消毒剂氯化苦,可以很好地防治根腐病的连年为害(朱茂山和关天舒,2007)。另外,选用98%棉隆微粒剂进行田间土壤消毒,也可以很好地防治此病。
氯化苦土壤消毒时,施药前土壤要有一定的墒情和土壤温度,含水量在60%上下为宜,土壤温度应该在20℃以上。采用注射法施药,用大型的注射器把氯化苦原药注入土壤,每30 cm2注射一针,每针注入2~3 mL,针头入土深度为15 cm,然后立即覆盖薄膜,15天后揭膜散气。揭去塑料膜后,在20 cm土层内松土1~2次,使残留气体充分挥发后20天再进行播种或栽植。每667 m2用药量一般在14~22 kg。
利用98%棉隆微粒剂在7、8月温室闲置期进行田间土壤消毒,消毒前清除棚内杂草及作物残株。施基肥后深翻土壤25 cm,视土壤墒情进行浇水,土壤含水量达60%~70%时撒施98%棉隆微粒剂,每667 m2均匀撒施15~20 kg,撒施后立即翻拌土壤20 cm深,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匀。为保证药剂与土壤充分接触,可再次适量浇水。然后用塑料膜将消毒区域密闭严实,在气温20℃以上封闭消毒12天。揭去塑料膜后,在20 cm土层内松土1~2次,使残留气体充分挥发。将消毒区域透气10天左右后再栽植百合。
发病不严重的田块可以在农业防治基础上采用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种球消毒、药剂拌土、灌根等。播种前期用15%氟菌唑乳油2 000倍液浸泡百合种球15分钟后播种可有效防治百合根腐病,并有促进百合生长的作用。另外,播种时也可在定植穴内施药土,每千克草炭中加入0.5 g 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时对百合根腐病的防效为83.3%,每千克草炭中加入0.3 g 30%恶霉灵水剂时对百合根腐病的防效达到87.5%。
梁巧兰,徐秉良,刘艳梅.2004.观赏百合根腐病病原鉴定及药剂筛选.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34):25-28.
潘其云,朱明德,邓建玲,唐祥宁.2004.百合镰刀枯萎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上海农业科技,(3):103-104.
朱茂山,关天舒.2007.百合主要病害及其防治关键技术.辽宁科学,(6):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