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敏,李隆云,杨水平,孙年喜,李红莉(.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00065;2.重庆市中药良种选育与评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00065;3.兰州煤矿设计研究院,兰州市730000;.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市0075)
青蒿(Artemisia annuaL.)为菊科蒿属1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味苦、辛,性寒,有清热解暑、除虱、截疟的功能,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骨蒸劳热、疟疾寒热等,系中医传统抗疟药物之一[1]。国内、外大量的药理和临床研究表明,青蒿有效提取物之一——青蒿素是抗疟的有效成分,现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药品,特别是对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性疟疾有很好疗效[2]。目前,虽然能够人工合成青蒿素,但价格昂贵,尚未投入生产,青蒿素类药物的来源依然是由青蒿植株中分离和提取[3]。在人工栽培青蒿的过程中,青蒿种子田间发芽率很低,已成为青蒿种植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制约因素,直接影响青蒿的生产。因此,对青蒿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是青蒿规范化栽培的前提工作,在青蒿产业化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温度以及光照条件等因素对青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青蒿种子发芽率提供参考依据。
试验所用青蒿种子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生药室提供,于2006年11月采自重庆丰都,由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李隆云研究员鉴定为青蒿(A.anauaL.)。2007年进行试验研究。
1.2.1 发芽温度设置5、10、15、20、25、30℃恒温及5/15、10/20、15/25℃变温处理,变温采用高温8 h、光照,低温16 h、黑暗。每次处理400粒种子,重复4次。发芽床采用3层湿润滤纸,试验过程中保持滤纸湿润,每天记录种子的发芽数(下同)。
1.2.2 发芽光照选择10、20、30℃,发芽床为纸床,进行光照与黑暗对照发芽。
1.2.3 发芽床采用纸上、纸间、砂上、砂间,土壤上、土壤间6个不同的发芽床进行发芽试验,在“1.2.1”项下获得的最佳发芽温度下进行。
1.2.4 数据计算以2片子叶展开者视为正常发芽种子进行统计,当连续3 d无新发芽种子即视为发芽过程结束[4]。发芽率=(n/N)×100%。式中,n为最终达到的正常发芽种子数;N为供试种子数。发芽指数=∑(Gt/Dt)。式中,Gt为在发芽后t日的发芽数;Dt为相应的发芽天数。
1.2.5 统计学方法数据主要应用Microsoft Excel进行统计处理,DPS 8.5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在5~30℃范围内,青蒿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发芽指数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下发芽率最高,为93.00%;其次是10/20℃变温,发芽率为92.7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这2个温度下的发芽率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发芽率。而参考发芽指数,则以25℃发芽指数最高,为63.86;其次是15/25℃,为57.91,20℃为52.77,相互间差异显著,且均显著高于其他温度处理的发芽指数。兼顾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考虑,青蒿种子发芽受温度影响较大。其中25℃和30℃温度条件下的发芽持续时间短,开始时间、达到发芽高峰时间最短,但发芽率低;在20℃光照培养下,发芽率高、发芽速度快,第5天即可达到发芽高峰,持续时间短,第11天发芽完毕,高发芽潜力能得到充分体现。因此,综合发芽开始时间、达到发芽高峰时间、发芽速度、发芽持续时间和发芽率考虑,青蒿种子的发芽温度以20℃为宜。温度对青蒿种子发芽的影响见表1。
表1 温度对青蒿种子发芽的影响(光照,纸上)Tab 1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germination of the seeds ofA.annua(lighting,top of filter paper)
以纸上作为发芽床,10℃光照下青蒿种子的发芽率为69.25%,黑暗条件下其发芽率为31.25%;20℃光照下发芽率为93.0%,黑暗下为30.0%;30℃光照下发芽率为41.5%,黑暗下青蒿种子几乎不发芽。3个温度光暗对比处理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由此可以看出青蒿种子需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发芽。
光照条件下,发芽床为纸上、砂上以及土壤上时,青蒿种子发芽率分别为93.00%、91.00%、90.00%,以上处理相互间均无显著差异,且均显著高于发芽床为纸间、砂间和土壤间处理的发芽率。参考发芽指数,发芽床为土壤上和砂上的发芽指数分别为61.87和63.60,而与以纸上作为发芽床的发芽指数(52.77)存在显著差异。发芽床对青蒿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见表2。
表2 发芽床对青蒿种子发芽的影响(20℃,光照)Tab 2Effect of germination bed on the germination of the seeds ofA.annua(20℃,lighting)
发芽试验是要测定样品的最大发芽潜力。因此,要获得最大发芽潜力,必须给予最适宜的条件、发芽温度与发芽床[5]。试验结果表明,青蒿种子选择纸上、砂上以及土壤上作为发芽床,在20℃下光照培养均有很高的发芽率。参考发芽指数,以纸上作为发芽床与以砂上和土壤上作为发芽床比较,虽差异显著,但综合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以及从实际操作的简便上来看,纸床比砂床、土壤床更为方便,建议使用纸床作为发芽床。
能使种子在最短时间内有最高发芽率的发芽条件就是种子发芽的最适条件[6]。从上述分析可知:青蒿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为发芽床为纸床上、20℃下的光照培养。青蒿种子在最适宜的发芽条件下容易萌发,置发芽床上第5天发芽率已超过50%,达到发芽高峰,同时可作为初次计数时间;第11天以后没有新的芽出现,可作为末次统计时间。
[1]赵生芳,张瑞琴.青蒿研究的现状[J].中国药师,2003,6(11):733.
[2]陈扬,朱世民,陈洪渊.青蒿素类抗疟研究进展[J].药学学报,1998,33(3):234.
[3]曹有龙,陈晓斌.栽培的青蒿生长量及青蒿素含量[J].中药材,1996,19(8):397.
[4]韦美丽,孙玉琴,王炳艳,等.黄花蒿种子发芽试验[J].特产研究,2007,29(1):40.
[5]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编.GB/T3543.1~3543.7-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实施指南[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43.
[6]刘燕国.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与温度的作用[J].农机化研究,2005,3: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