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每年一届的“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发布活动,今年已是第七个年度。为使此项活动成为对国内外商界具有指导作用的信息服务品牌,中国商业联合会在利丰集团(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和中国商贸杂志社的协助下,组织有关专家不断深化对宏观经济和行业情况的研究,不断调整改进热点产生的程序和方法,努力提高热点预测的准确性和前瞻性。
今年专家评审组组长仍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黄国雄和中商商业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刘海飞共同担任。其成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任兴洲,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李朝胜,香港利丰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香港利丰研究中心执行董事、全国政协委员张家敏,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刘建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商业经济研究室主任宋则,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和副秘书长杨青松,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处长路政闽,中国商报总编辑范识宇,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原总经理、中国商业联合会兼职副会长万文英,中国商业联合会研究室主任傅龙成,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洪涛,中国商业联合会办公室新闻处处长、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曹进堂,北京烽雅精英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副总裁、专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曾令同等。
2009年9月2日,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一次会议,专家组成员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和行业状况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的初步选题范围。专家委秘书处将专家评审组提出的初步选题范围发给180多位专家征求意见。
10月29日,专家委秘书处在归纳所有专家反馈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评审组召开了第二次评审会议,专家们针对当前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参考所有专家回馈的意见,对第一次提出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修改,最终确定“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
“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评述报告由黄国雄教授,刘海飞副主任、洪涛教授、傅龙成主任、杨青松副秘书长、曾令同副总裁等参与执笔,刘海飞副主任统稿完成。“2010年中国商业十大热点展望”在12月26日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国商业服务业高峰论坛”上向与会代表和国内各大媒体发布。香港利丰研究中心也将热点评述报告翻译成英文,向香港及海外商界人士发布。
2009年,中国商品零售业绩超出了多数人的预期。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达到112733亿元,同比增长15.3%。尽管名义增幅低于上年同期,但考虑到物价指数为负值,实际增长率接近17%。这是折实增长率仅次于1985年的第二个高峰,不仅殊为不易,亦堪称奇迹。现在看,最后一个月零售同比增幅会再上台阶。主要依据是:今年国内经济增长率逐季提速,四季度将继续加快;尼尔森调查显示,居民消费信心、收入增长和未来预期均持续改善;零售总额是以现价计算的,而CPI从11月已由负转正;去年10月以后受金融危机冲击零售增幅回落较大,“翘尾”因素也会拉高同比零售增长率。
令人称奇的还有今年消费和零售业增长表现出的高度稳健性。从3月到9月,各月同比零售总额增幅在15%上下,波幅小于1个百分点,与投资的猛增(政府主导)和出口的大降(危机使然)且两者均波幅明显形成鲜明对比。国外境外时闻商业企业破产停业,国内也有数万家工厂倒闭停产,但中国商业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却比较少见,表现出顽强的抗跌性。
纵观新中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从未见到过经济发展遇到巨大困难,而消费和商业仍保持强劲增长的记录。从经济基本面上看,这应归功于市场经济多年发展极大增强了综合国力,尤其是形成了日益丰厚、稳步增加的购买能力,当然零售总额中亦包含政府和企业的消费,今年这两类集团消费在零售总额中的占比都有所上升;从商业运营看,力度空前的持续性让利促销也是重要原因,虽然这也造成商业全行业毛利水平大幅下降,大部分商家增销减利甚或亏损;从政策导向看,一系列“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亦助推了消费和商业繁荣,尽管这些政策仍存在需要充实完善之处,对消费的实际激励效果也有待提升。
今年,政府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补贴消费的“新政”。包括对农村居民购买家电、汽车和摩托车实行补贴,即“家电下乡”补贴;对城市居民购买家电和汽车实行“以旧换新”补贴或“更新”补贴;对汽车购置税减半征收;对高效节能空调器的购置给予补贴,即“节能惠民”工程等,既收拉动工业生产,推动消费升级,引导节能减排之效,亦为城乡居民所欢迎。“补贴购新”的侧重点显然是农民和农村市场。这不仅表现为启动时间农村早于城市,如“家电下乡”2007年12月即在三省试点,去年扩大到12个省(市),今年初在全国施行;“家电下乡”种类也从最初的3种迅速增加到8种;而且资金安排上也向农村倾斜,在城乡320亿元汽车、摩托车和家电的补贴预算中农村占250亿元,其中汽车、摩托车50亿元,“家电下乡”200亿元,城市汽车“更新”和家电“以旧换新”只安排70亿元补贴预算,仅占城乡补贴的两成多。还应指出,补贴消费政策从农村延伸到城市,表明政府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其宗旨也从最初开拓农村市场,变成同时兼顾应对金融危机。
应当说,上述补贴购新的效果已初步显现。今年中国汽车出口下降但国内销售极为火爆;上半年农民现金收入增幅低于城市居民3.1个百分点,但是县及县以下农村零售增幅却高于城市2个百分点,此两种现象虽原因非止一端,但补贴购买的措施显然也应功列其中。预计全年“家电下乡”销售在700亿元以内,是个不俗的业绩,但看来离政府部门的期望值仍有距离。财政部官员认为,家电下乡4年将拉动国内消费超过2万亿元;商务部官员认为,4年可产生新增消费9200亿元(每年平均2300亿元);专家认为,即使官方预言数字中包含了连带拉动的消费,即便第一年业绩偏低事属常理, 700亿元销售还是低了一些,这也意味着200亿元“家电下乡”补贴资金今年将有一多半“沉淀”而未能用出。虽然如此,对这项政策及首年效果专家仍给予了积极评价,毕竟观察政策效果不能局限于一年,而应着眼更长时间;毕竟农村家电消费滞后于城市15-20年,尚有极大的未被满足的需求。中国城市家电正在进入升级更新阶段,城乡居民对汽车的购买和更新亦不断加快,这类内生的市场需求是中国经济和市场无可比拟的长期优势。财政部官员已表示,2010年家电、汽车等补贴消费政策将延续,而专家相信明年补贴的力度可能会更大,范围可能更宽,并希望补贴资金的使用更加灵活,例如允许用不完的补贴资金在城乡和不同产品间调剂使用,务使不出现大量节余;又如,“家电下乡”补贴率既然最初是比照出口退税率,现在出口退税率提高了,前者亦应提高,以体现出口外销和农村内销同等待遇。
补贴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措施,包括家电和汽车的下乡补贴,也是阶段性的,带有“反哺”农民、培育农村市场的性质,都不可能长期实行下去。若促使中国经济逐步走上消费主导的发展格局,明年仍需要继续补贴消费,但治本之策是要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公共支出向民生倾斜,改善民众对未来收支的预期。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明年的主要任务中对这些已有明确要求,包括加大对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和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等等。这对于扩大国内居民消费无疑将建立起长效机制,对营商环境的进一步好转也是更大的福音。
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会进一步复苏,但很难企望回复到正常增长。重要的变化还在于,中美两国都相信自身原有的经济模式需要做出改变,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减少过度消费和进口需求,中国将更多依靠国内消费支撑经济增长。因此,明年中国出口增长虽可明确预期,但难以重现昔日繁荣,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将持续,会对出口增速形成“掣肘”。投资中的政府项目明年仍会保持高增长率,但在产能过剩环境下民间投资如何“跟进”,政府能否开放一些服务业和资源垄断的投资“禁区”?仍存在不确定性。这些都意味着明年消费在保增长当中的重要性只会上升,不会降低,政策落点会更集中于培育和扩大消费。今年中国经济增长“保八”已无悬念,明年增速将高于今年也成为共识,上海“世博会”的举办也将成为助推消费的“引擎”。唯一的隐忧是通货膨胀率,但政府已开始注重管理通胀预期,一些专家认为明年物价指数加快上升主要发生在下半年,如全年幅度在3%-4%仍在可接受的范围,有利于经济增长和消费扩大,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也将超过今年,达到20%以上。
2007年,金融危机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更加明显,给中国外贸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严重困难。面对海外订单大量减少,外需恢复遥遥无期的现实,大批出口厂商将目光转向国内,为产品寻找内销市场。
在出口产品“外转内”的浪潮中,相关各方都做出了不懈努力:政府主动“搭台”,为内外贸企业对接提供各种公共服务;零售和出口加工企业频频接触,寻求互利共赢商机;一些专家也纷纷献策,有的还成功地“牵线搭桥”,使积压出口产品进入国内超市商场。
为了帮助出口商品转销国内,在春季105届广交会上,商务部主办、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等部门协办了产品内销对接洽谈会。首场洽谈会即吸引了200多家内贸采购商和700多家内地及港资企业参加;第二场洽谈会促成了签约交易额4.66亿元,成为外需冷落的本届广交会上的一个“热点”。北京市商务局举办了“外贸大集”,每场设置30个外贸出口企业摊位,即可直接向消费者展卖产品,也可与商场超市洽谈合作,首场洽谈会上30家外贸出口企业即有14家谈成了对4个以上零售商的进店意向,三对企业现场签订了进店协议。不少内贸零售商十分感慨:这么好的商品为何多年不卖给国内,直到今日才始得一见?广东省在东莞市举办了外商投资企业产品博览会,共有4000多家采购商参加,其中包括物美、超市发、王府井百货、沃尔玛、家乐福等大型零售企业。广东省经贸委等部门还与阿里巴巴联合举办了“网货交易会”,帮助外贸出口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共有400多个广东中小型出口企业和数万家淘宝网上的卖方参加。
大型零售商在“内外对接”中表现出主动性,充当了主力军,也创造了多种合作方式。如购买出口企业库存积压产品;为拥有国内商标的出口企业建立稳定的内销渠道;与出口企业合作贴牌生产国内自有品牌,等等。物美超市与10 家外贸出口企业同时开展了上述三类合作;山东利群集团与一批外贸企业达成了贴牌生产协议;湖南步步高在去年底采购大批外贸积压产品内销极畅的启发鼓舞下,今年对质量上佳,但非名牌的外贸产品抛出大额订单,以这类产品作为主要货源推出“平价百货”新业态,还与出口厂商合作生产步步高商业品牌,已成功注册几十个商标。
商务部原部长吕福源说过:“内贸是基础,外贸是延伸”。考虑到扩大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时代命题,全球经济的“重新平衡”亦将结束中国出口超高增长格局,一部分出口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内销渠道就成了现实选择。专家认为,由危机倒逼出来的“外转内”,其最大意义并不在于危机时刻有多少出口产品成功销到国内,而在于政府提倡了多年却进展不大的内外贸一体化找到了新的路径:国内商业要与出口加工企业长期合作,形成相扶共赢、工商两利的机制;出口加工企业要“两条腿走路”,游刃于海内外两个市场。
对中国来说,经济一体化的本质要求是: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性成本要尽可能最小,唯有如此总的交易费用才会明显降低,并大量增加市场转换空间和互利性商机。内外贸的一体化亦同此理,而“外转内”能否持续也面临着多个层面的制度性问题:
(1)政策导向和税制设计。虽然政府同时鼓励出口和内销,但在实际政策上更偏重支持前者,如出口可获退税,国内销售则无任何税收减免,同样产品出口的比较效益一般要高于在国内销售,这必然使出口企业更看重海外市场,产品不愿销到国内。
(2)内外贸不同的经营模式。产品内销要自找销售渠道,开展营销和售后服务,而出口厂商许多是定单贴牌生产,只需控制好成本、质量,按时交货,产品装船出港即可,经营模式要简单得多。出口企业大多既缺乏国内销售渠道,也不会营销,对开拓国内市场既使有意愿也难以独自涉足。
(3)零售业行业惯例。出口销售有信用证、信用保险等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结算制度,购货方的情况有信用评级和信用报告,交易风险和财务风险相对较低。而与国内商业做交易并无上述制度保障,且付款多实行帐期制,加上由零售“通道”衍生的各种收费,资金风险和财务成本都比出口要高。有意内销的许多出口厂商表示,对国内零售业的一些“行规”,如账期长,“进场费”多,“流水扣点”高,规则透明度差等深感担心。
(4)品牌创造与保护。贴牌生产的国内出口企业缺少自有品牌,也没有独立的设计研发能力,很多出口产品由于消费习惯上的国内外差异,也并非转身就可以畅销于国内。此外,拥有自有品牌的出口企业还担心内销后产品被他人仿冒,毕竟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和诚信文化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5)地区封锁和物流体系落后。此两项也加大了产品在国内销售的流通成本。
以上是“外转内”面临的主要制度性障碍,也是今年大部分出口厂家尽管出口受阻在内销问题上仍踌躇观望,将出路寄望于国际市场复苏的原因。对此,一些开明的零售商已主动做出一些改变,如福建永辉超市表示:“只要产品好,受欢迎,国内商家甘愿自担风险,与国际方式接轨,全部现货现款”。专家期待明年有更多零售企业接受这一理念,并希望政府的扶持政策更多从制度和技术层面有效引导内外贸衔接。
今年“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力度不减。截至8月末,共新建农家店10万家,配送中心819个。至此,全国已累计建设改造36万家连锁农家店和1186个配送中心,覆盖到全国84%的县、71%的乡镇和44%的行政村。同期农家店共实现消售660多亿元,带动社会投资245亿元,并创造了32.2万个就业岗位。根据政府部门计划安排,今明两年共应建设改造农家店25万家,力争到2010年末,使农家店覆盖全国90%的县、85%的乡镇和65%的行政村。这意味着到2010年,全国新型农村商业网络将基本建立起来。今年“双百市场工程”也有“大动作”,将在农产品重点产区和销区,支持200家大型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及改造升级;支持400家县乡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这预示着今明两年,传统农产品流通渠道的“脱胎换骨”将会有一批骨干支撑力量和示范样板。毫无疑问,农村和农产品“两网”改造升级都进入了关键阶段,对于改善农民生活、提升农业生产方式,畅通城乡商品流通渠道、密切城乡经济联系将起到历史性的积极作用。
随着中央各项农村政策的落实,继续提升农村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水平,仍然是明年乃至今后几年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商务主管部门和涉农商业企业重点关注的课题: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会因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而削弱,“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任务。”“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马克思语)农民和农村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极端重要性也不言而喻,“反哺”政策不会发生丝毫动摇。
第二,农村市场是中国商品市场的基础和扩大消费的巨大潜力源,它是以八亿农民为服务对象的多层次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即是农业投入品、农产品、工业品以及服务业在城乡间交互流通的重要市场,直接关系国民经济运行质量和全体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农村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改造难度大于城市,国家必将继续给予扶持,但建设和运营要以农民、城乡商业和各类合作组织为主体,以自愿参加为前提,以将更多的利益留给农民作为检验是否成功的标准,达到在农村发展三产、扩大二产、提升一产、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综合效果。为此应杜绝 “包办代替式”、“运动命令式”和“揠苗助长式”的发展模式,政府只提供规划服务和政策扶助,把具体建设和农商合作事项留给市场主体。
专家认为,近年来新型农村商网和农产品流通网建设成就很大,政府支持方向也属正确,同时提出几点建议:(1)应增加对“两网”建设信息化项目的支持,以信息化统领“两网”流通现代化。(2)配送中心建设的财政支持的力度应更大一些,并实行开放式经营,不仅为连锁农家店服务,也为传统的农村店铺服务。(3)硬件设施加强后,应及早开展公共培训和标准化制度建设,向农家店职工介绍先进的流通理念、经营方式和技术规范。(4)应从中央政府层面对农村市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和统筹协调,实行各部委联席会议制度和主办业务分工,即协同整合各部门农村市场的网络资源,包括商务、供销社、粮食、物资、农业、邮政、文化、医疗及其他服务部门在农村的网点,使之有机配套,避免各自“闷头”建设,造成重复建网和结构失衡。
从农村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看,今后农村市场体系的改造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向乡镇社区商业中心发展。乡镇社区商业中心应功能配套,以中小型百货店或综合超市为主导,设立相应的农产品收购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点,完善面向农村居民的服务设施,包括饮食、维修、书店、理发洗浴和医疗等生活功能,逐步举办养老、托儿等福利事业、并集聚优质教育资源,办好中心小学。
显然,实现这样的目标,其关键点在于各种农村服务资源能否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实现整合升级,而政府如何规划、引导,使之向着协同有序的方向迈出一步,将成为2010年亿万农民和商界人士的关切。
“农超对接”又称农产品直接采购,即连锁超市越过中间商直接与农产品生产者发生购销关系。这种形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已较为普遍,2007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率先引入,之后,沃尔玛、易初莲花、TESCO乐购、大润发等也快速扩展农产品直采渠道,并影响许多本土连锁超市仿效跟进。在各级政府倡导和推动下,2009年,商务部、财政部和农业部在全国15个条件相对成熟的省份启动了“农超对接”试点,并安排了4亿元财政资金拟建设200个“农超对接”项目。目前,参加试点的商贸企业已在全国建立1000多个农产品直采基地,并计划明年在全国更多省份和企业推广。事实证明,这是农产品流通和超市经营模式的一项创新,也是引导农产品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培育一批强大的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提升改造一批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扶持发展一批实力强的农村流通合作组织,最终形成“惠农、利民、益商”各方共赢的供应链。“农超对接”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它是一项惠农工程。我国农产品由于生产组织规模小、流通组织环节多,多年来存在两个不利于农民的难题:一是经常发生“卖难”;二是农产品流通费用高,压低了产地价格。农业部调查显示,蔬菜从田头收购经过产地批发、长途运输,再到销地批发,进入超市或零售商手中,共有33个发生费用的项目。以西红柿、尖椒、油菜三种蔬菜为例,每斤农民生产获利平均0.16元,而流通费用为1.16元,环节多是费用高的原因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农超对接,首先可保证农产品有稳定的销路,特别是专业化程度比较强的果农和菜农,通过与连锁超市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有利于产需“一站式”衔接;同时有了约定的供货价格(合同一年一订,也可以三年一订),还可保证农民有预期的收益,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此外,由于环节减少,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相应提高。
第二,它是一项利民益商工程。通过农超对接和直供直运,有利于降低成本,以低于市场(农贸市场)的价格供应,使消费者直接得益,像福建永辉连锁公司多年来实行这一经营形式,其生鲜食品、蔬菜、水果价格可以低于市场价格10%-20%出售;今年上半年排名外资连锁销售榜首的大润发超市集团采用源头采购策略,甚至通过合同把整座果山包下来,既使消费者享受到低价,又提高了自身的利润率。实践证明,采取直采形式还可保证农产品及时、新鲜、安全、低耗进入消费,有利于树立连锁超市在市场的形象,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第三,它是一项现代物流工程。我国鲜活农产品的物流仍相当落后,尤其是果菜、畜禽和水产。通过农超对接,把产地和销地直接衔接起来,可极大推动传统粗放物流方式向现代集约物流方式的转变,实行产地预冷、加工整理、规格化包装、温控运输,既减少环节和损耗,又减少城市垃圾,还能以最快速度、最短时间、最省费用,实现农产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
第四,它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农超对接需要许多环节的协同配合,涉及到农产品生产、产后加工整理、冷链储存配送、零售等多个环节,必须全盘策划,有机衔接,上接源头,促进农产品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标准化,中靠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和现代技术支持,下联终端,保质保量适时供应,维护消费者利益。这将对科学组织农产品资源、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流通和消费升级都有积极作用。
我国农超对接涉及的品种繁多、区域广阔,各地的对接方式也不尽相同,因此必须多点多面多种形式进行试验,不寻求模式的整齐划一,一切以实际效果即能否“惠农、利民、益商”为皈依。归纳各地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形式:
(1)“超市+基地”。由连锁企业直接投资,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或加工厂,实行产销直挂,一般是实力较强的连锁超市采用,以降低成本,扩展利润空间。
(2)“超市+协会”。由连锁公司与各种专业的农协建立关系,签订合同,农协负责组织商品,连锁公司负责收购、运输,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关系。中国有2万多个从事农产品购销经营的农村合作组织,这种形式实质上是组织化的零售与组织化的货源供给相衔接,有较强的普适性。
(3)“超市+企业”。即连锁超市与农产品生产或农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挂钩,实施点对点直接配送。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企业之间订单购销,不存在农产品供货方无法提供发票,以至于商业的增值税不能抵扣问题。
(4)“超市+农户”。由超市门市根据市场需要,直接与农产品专业户建立产销关系,按合同要求直接送货,一般适用于鲜活农产品地产地销。
(5)“超市+联购”。即连锁企业自发组织起来建立采购联盟,实行联购分销,在产地统一采购,享受价格批量优惠,再直运销地,由联盟单位各自分销,独立核算。这种形式尤其适用于中小超市降低采购成本,提升价格竞争力。
(6)“超市+展会”。通过各种展销会、交易会和订货会形式,由连锁企业与农产品生产或推销单位通过看样订货签订合同,按合同要求直接供货,实现农超对接。这种形式对发现和选择长期优等供货商,以及对农产品拓宽销路都极有意义。
按照商务部的设想,到2012年,试点企业鲜活农产品产地直采比重要达到50%以上;试点资金重点支持大型连锁超市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冷链系统、配送中心项目,以及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的快速检测系统和基地农产品品牌建设项目。专家认为资金使用方向合理,但仍需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增加政策扶持内容。例如,鲜活农产品的流通加工和商业包装项目,应当在产地乡村增加公共投入,使农民(合作组织)从增值中得到好处,也有利于减量化保鲜运输;又如,应彻底从税收制度上加以改进,农业税已全部免除,农产品流转税率可否调减?同时,应立即改变鲜活农产品抵税收购凭证层层申请,限制性条款多多,“税可以抵扣了,时间却耽误了,企业费用反而增加了”等不利于此项试点的制度安排。
本土连锁商经过十几年快速发展,越来越认识到“后台”能力建设比单纯扩张规模更重要,至少要保持两者在发展上的均衡。后台建设的重点是信息系统、总部管理能力、采购方式和物流系统等。特别是信息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有机结合,作为后台建设的关键需要优先发展,行业中已出现一些成功的案例。如苏宁电器和物美集团借助这类革新,使供应链效率大为改观,供应商满意度提高,企业价值增长。由IBM为苏宁开发的SAP/ERP系统,是国内零售商首个此类大规模系统,使苏宁进入了与全国各地公司信息资源共享、快捷反应的时代,门店缺货的采购需求会实时通过系统反馈到总部,并由总部向厂商统一采购,由厂商直接将货物发送到相应的中心仓库或物流基地。此系统启用三年来,苏宁在各地的独立公司仓储面积减少了一半,库存降低了2-5成,商品和资金周转率大幅提高。有迹象表明,今年以来本土连锁零售商在开店放缓的同时,信息系统升级在加快,明年这项工作将会在更多本土连锁零售企业展开。
加强总部后台管理能力,通过管理创造效益,也是金融危机发生后本土零售商的共识。2008年底以来,中国零售企业经营成本普遍有所提高,其中人工成本增长了15%左右,租金成本提高了10%-20%,但2009年前三个季度,不少企业通过加强总部管理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在毛利率下降,销售增幅不大的情况下,利润得到提高。预计2010年,本土连锁商的总部管理能力将进一步得到重视和提升。
强化采购功能也是后台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扩大进销差价,保证鲜活农产品的质量,还可以加快商品周转,减少资金占用,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创造价值。很多企业已开始这方面的努力,如前面提到的农超对接、基地直采等;武汉中百提出 “菜采田头,瓜采地头,果采山头,货采源头”,提高了买手的专业能力,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也是本土零售商转变采购观念的好例子。
与本土零售商侧重后台建设不同,外资零售商由于信息化能力和总部管理能力相对较强,仍然将重点放在扩大店铺规模上,特别是继续在二、三线城市加快开店。这有几方面原因:首先,一线城市大型商业网点已趋于饱和,竞争激烈,销售增长潜力有限,而内地二、三线城市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需求增长幅度更高,因此成为急于扩大规模的外资商业的必选;其次,一站式购齐的方式和低价策略对二、三线城市消费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市场潜力和成功的把握很大;另外二、三线城市开设卖场的租金成本明显低于一线城市,而竞争对手又明显弱于后者,故2009年成为国际零售巨头在二、三线城市开店最多的一年。预计2010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回暖,这种势头将继续,外资零售商在二、三线城市的店铺占在华总店铺比重将继续增加。
随着大型外资零售商大力度进入二、三线城市,这些城市中小商业生存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有利因素和应对 “亮点”。从政策方面说,今年以中小商业为主的社区商业,国家在财政资金上增加了支持力度,并首次对中小流通企业给予参加会展、信用保险和担保保费补贴,相信这些政策明年将得以延续。更为可喜的是一些中小商业正在联合起来,正面应对国际化零售巨头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挑战。如浙江温州永嘉县农民在全国开办了1万多家超市,由于产权各自分属、经营各自为战,其分散小商业无力抗拒组织化零售巨头的劣势已逐步显现。今年10万永嘉农民联合起来创建了全国永嘉超市经济促进会,开始从统一品牌、联采、配送、金融服务等方面,把分散经营整合起来,并最终计划向集团化上市公司方向发展。该促进会会长表示:“如果这个项目成功,沃尔玛、家乐福,所有的国际零售巨头我们都不怕了。”专家高度评价农民商人的这一创举,并相信2010年多种形式的联合自救和特色经营,将成为更多中小商业的理性选择。
赚取进销差价是零售业发展的起点和天经地义的获利模式。但是,近十几年来,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常态化,特别是大型连锁零售企业规模的扩大,国内许多零售商的盈利模式和利润结构发生了变化:原来以进销差价为主要利润来源的模式日益淡化,而各种通道费用、租金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对此,不少零售商感到并无不妥,称此做法是学自某些跨国零售商;供应商(大部分为工业企业)则怨声不绝,直言受到不公平待遇;一些专家指斥这种模式背离了零售业的本质,是“千店一面”、假劣产品肆虐和商业贿赂的根源,并警告说长此以往零售业有变为坐地收租“房产主”的危险;政府部门亦认为存在问题,于2006年发布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禁止零售商收取“进场费”。
今年,一项三方联合调查就当前零售商盈利模式提出强烈质疑,指出国内零供关系已处于非常不合理且隐患严重的阶段:77.7%的被调查供应商认为,零售商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供应商没有讨价还价能力;80%的供应商反映零售商强行压价;52.7%的供应商的合同经常被零售商擅自变更或解除;42%的供货商抱怨压价幅度占销售额的比重高达5%-10%;此外还有零售商时常压款延付等调查数据。调查报告以国美电器为典型剖析了各项收费的严重程度,根据国美财务报表,2006年其经营活动利润9.14亿元,而同期向供应商收费等收入高达8.88亿元;2007年此两项数字分别为18.03亿元和18.43亿元,即向供应商收费已超过经营活动利润。调查报告还披露:零售商把大量费用转嫁给供应商,按平均数据计算占销售额的10%,而四成多的供应商毛利润率在10%以下;压价和“转嫁”使50%的供应商被迫降低员工工资福利或裁员;而超过半数的被调查供应商属于食品行业,必然向上游农民压价,由此又形成对农民利益的挤压和对农业生产的打击。
专家指出,此种零售盈利模式不仅使中国零售业正在发生不利其健康成长的“异化”,而且恶化了零供关系“生态环境”,亟需加以革除。从短时间看,这些做法所付出的成本低,收益可观;但从长时间看,则暗藏危机,不可持续。首先它具有负面的导向作用,使企业“不必重视商品经营”而以坐拥终端优势敛财为行为取向。经济繁荣或竞争不甚激烈时日子过得红火,一旦经济下滑或竞争对手崛起,无自营能力的弊端立现,又何以自处?其次,不直接从事商品经营,必然导致市场判断失去敏感,价格控制失灵,企业核心竞争力尽失。第三,盈利过多依赖通道费用,也影响新、特产品的引进,无法开展差异化经营,以特求胜,经营趋于同质化,各家商店只能在低水平上“杀价”竞争。第四,零供关系变得日趋紧张,还会逼迫一部分工业企业自建销售渠道,降低社会分工带来的效率,如双汇公司为自身肉类产品开设了大批专卖连锁店,通道费过高是重要原因。此外,这种模式还造成内部腐败滋生,进货产品芜杂,甚至优汰劣胜,会逐渐使零售商原有的规范经营制度彻底解构,从而丧失稳定的收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转变盈利模式,必须要与供应商建立诚信互惠的关系,政府部门的规则也不能“缺位”。今年商务部首次对零售商盈利模式进行了调研,并提出将会同有关部委,在总结《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基础上,研究制定法阶更高的行政法规。中国经营连锁协会与IBM业务咨询部共同开展的《2009年工商合作报告》显示,对比2008年的调查结果,今年零售商更加关心快速消费品制造企业并帮助其扩大盈利的能力。据报道,今年国美已开始在个别店铺试行取消进场费,改为全部自营,并计划在50家旗舰店率先实行这种新模式;物美表示要加强自律,在准时、准确付款和严禁乱收费上遵守规章制度;沃尔玛中国区负责人表示,将严禁合同外促销和不合理收费,尊重并听取供应商建议,加强双方的公平合作。
展望2010年,对零售商盈利模式改革的关注会更加强烈,零供关系也将有一定的改善,更多的零售商与供应商将建立起战略伙伴关系,调整价值链利益分配格局。但此项改革也仅是刚刚“立题”,涉及的利益关系盘根错节,彻底破解尚需时日,下一步尤其应警惕各类明消暗设的变相收费,为此政府、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业应做出不懈努力。
2007年,商务部倡导了“零售业节能行动”。同年,国内开始出现少量节能零售店,实施方多为大型零售企业,其中外资企业走在了前列。今年以来,外资零售公司加快了节能店建设步伐。继去年在北京望京的节能店开业后,到今年上半年,沃尔玛已投资2.5亿元对在华的部分门店开展节能改造,这些门店的节能设施全部由设在上海的中央监控中心监控,所有冷藏、照明和空调的信息都可传输到该中心,并及时进行调节、处置。同期,Tesco乐购在华已建成21家节能店,占其在中国门店总数近三分之一,并计划所有新增门店都实行节能标准,据介绍其立式冷藏柜改造后可节能18%,照明系统预计节能6%。家乐福也开设了多家节能店,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相比之下,国内本土大型零售企业对门店的节能设施虽然也加大了投入,但一般均是节能节水等若干分散的单项措施,缺乏系统性和综合节能意识。个中原因,主要是本土连锁零售商大部分店铺是租赁经营,由于不是自有物业,无恒产便无恒心,故不愿作长期性的大额投资。例如对供暖、空调等设施开展节能改造,而更愿意投资节能灯等花费小、易回收的项目。
对零售企业来说,节能店建设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经济上可降本增效;第二,形象上凸显社会责任。从后者来看,商店用水虽然量不算大,但中国660座城市有400多座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14个,所以尽其所能节约水资源并非无关宏旨的小事,也体现商业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节约电、气等能源则可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宗旨。从前者看,商店的能耗虽然低于工厂,但在流通费用中比重较大,节能可降低费用,增加利润。沃尔玛望京店统计,与普通店相比,其节能店每年可节电23%,节水17%;而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测算,节能店一般要比传统店整体节能20%-30%。
专家估计,2010年外资节能店建设将会加快进行。依据是按照一般规律,节能投资的最长回收期限是3年,即从明年起,外资零售店先期投入节能店的资金将陆续回收,并可用于下一轮节能店建设。为此,本土商业必须也必将会奋起直追,从而形成更大范围的节能店建设热潮。
为使节能店建设更好更快地发展,达成商务部提出的:到2010年全国零售业万元营业额能耗较2005年下降20%的目标,并带动相关行业节能,专家建议至少还应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1)奖励政策。由于节能店建设利国利民,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可采取“以奖代补”方式鼓励更多零售企业参与。这不仅需要安排一定的财政资金,而且要制定细化的考核奖励标准。
(2)扩展节能店内涵。要从仅仅在商店内部节约水电气等资源,扩展到更广泛的方面,例如商品包装物。凡属过度包装的商品,节能商店应予拒绝,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可以即将出台的行政法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作为执行参照,同时将此要求纳入商店节能考核指标。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奢侈品市场销售普遍遭遇“寒流”,而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却依然增势不减。近几年世界三大奢侈品市场中,中国市场年销售增幅在10%-20%之间,2008年总额已超过100亿美元,而同时期北美和日本分别下降30%-35%。今年1至9月,中国是全球奢侈品销售唯一正增长的国家。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专家预计,两至三年后,中国和日本将并列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
但是,也有值得反思的问题。中国对进口高档手表、香水、化妆品、皮具、箱包等奢侈品一直采取限制政策,多年来实行高额关税,个别商品则加征特别消费税,导致进口奢侈品价格大大高出周边国家、地区和欧美市场。由于境内外价差明显,中国奢侈品购买力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奢侈品在国内的销售增幅远不及在国外购买的销售增幅。
据调查,目前瑞士手表在中国大陆年销售额约200亿元人民币,而在香港、日本、新加坡等周边市场,每年中国游客购买瑞士手表的金额折合人民币超过500亿元。在大陆钟表专卖店单价10万元的进口高档手表,香港市场至少便宜2万元以上。同一品牌的高档香水和化妆品,欧美国家售价只及北京百货商场售价的65%左右。又据香港媒体报道和钟表商介绍,近几年大陆游客约占香港钟表店客源的80%,约四分之三的大陆顾客在香港购买单价3万元以上的手表,而购买顶级高档手表的95%以上为内地顾客。在新加坡的市场上则有40%的高档手表购买者为中国客人。一些年来,购买奢侈品和其他小件高档消费品已成为中国居民出境旅游、商务旅行的必选项目,对于中国游客来说,欧洲与北美是购买奢侈品的最佳目的地。前往欧洲的游客,有接近六成(59%)购买奢侈品,赴北美游的中国游客购买奢侈品者也超过半数(53%)。2008年中国出境旅游者平均每人在奢侈品购买上的花费为900美元。以上数字表明,由于国内制约消费的税收政策所致,中国大多数奢侈品购买力流向了境外。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高收入阶层购买奢侈品的需求迅速增大,进口的奢侈品和高档消费品也开始进入部分中等收入居民的消费范围。时移世易,中国人的消费观念也应当移风易俗,那种把购买奢侈品一概视为过度消费、耀富虚荣、挥霍浪费的传统观念显然亟须与时俱进。调查显示,许多购买奢侈品的人认为,这类商品兼有储值、投资的功能和事业成功后标志身份的作用,可满足富裕后个性化消费的需求。中国人均GDP去年已超过3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正处于消费规模扩大、消费升级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富裕阶层存在着对奢侈品的飞速扩大的需求。因此,与其高税限制消费使购买力外流,何如转变观念,顺应民需,调整政策,降低税率,让更多的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将大部分购买力留在国内实现?更何况关税和特别消费税税率下降,不仅有利于增加进口,减少贸易顺差,还可以扩大国内消费,在流转税和收益税上增加税源,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于国于民都有利。这个问题经多方呼吁已经得到官方的重视,专家期盼并预计明年有关部门会作出“因势利导”的政策调整。
正如去年专家预期的那样,2009年网上零售继续出现爆发式增长。艾瑞咨询预计,今年中国网购成交额将超过2300亿元,并将继续高速成长,照此数字今年网上零售增长率将接近80%,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也将从去年的1.1%提升到1.8%以上。
今年网上零售的增长有这样几个看点:
(1)淘宝网仍“一网独大”,增势强劲。上半年淘宝网实现交易额809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成交额的81%,为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此占比较去年末上升了0.4个百分点;淘宝网上的注册会员已达1.45亿,占中国网民数的43%。
(2)大类品种不断增加,价格优势愈加彰显。网上零售从通讯器材、电器、书刊等向食品、服装、娱乐用品延伸的步伐加快,价格也更加低廉。在实体零售店降价促销大潮中,许多网上商店采取了“跟降”策略,始终固守低价优势,如京东网上商城的同类商品零售价仍比实体店低8%-15%。网购人群已成为互联网应用人群中增长最快的一族。
(3)对实体零售店的冲击力加大,出现“减实增虚”销售的趋势。最明显的当属珠宝销售,由于没有店铺高额租金、商场扣点、中间商分利、压货资金等成本,网上珠宝零售比之传统渠道平均便宜50%以上。例如某款白金戒指实体店标价4860元,而在钻石小鸟、戴欧妮网上珠宝店只售2290元。鉴于网上零售成本低、商路远,对线下店面具有绝对优势,六福典雅珠宝公司的进店专柜已由原来的1000多家减少到目前的500多家,网上销售已占总销售额的70%,而据称“实体店存在,已不过是为消费者树立信心服务”。为了应对挑战,今年也有更多的实体店采取了“实体店+网店”模式,甚至扩大到批发市场的经营户。如浙江织里童装市场网上交易城为199家经营户建立了“网上商铺”,采购商可与经营户在线洽谈、签约,通过网上银行支付后实施配送。
(4)带动就业作用明显。去年末在淘宝网上开设网店的已达57万户,相当于上海一年新增就业岗位的总和;而IDC数据显示,淘宝网间接创造的就业岗位达124.5万人,此外电子商务活动每天过百万的订单量,还给第三方物流带来超过10万个就业岗位。对义乌工商学院学生的创业调查显示,有43.7%的学生在淘宝网上开有店铺,全部是C2C销售方式,一些学生的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正望咨询研究结果显示,开网店谋生的人中,有四分之一是没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以及下岗、待业、无业和残疾人。因此,其对就业的贡献已不能单纯由数字加以诠释,也具有了为弱势群体创造就业机会的社会公平意义。
网上购物正在深刻改变传统的商业模式,而其快速发展显然已远远超出管理能力的增进。专家认为,某些技术性的问题相对容易解决,如网络安全、金融服务、专业人才等,对网上销售健康发展构成重大挑战的主要是三个方面:(1)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依然欠缺;(2)物流“短板”制约潜在的扩容能力;(3)商业诚信仍困扰着不少人对于网购的信心。尤其诚信问题是肘腋之患,已有不少人因买到网上假货或落入其他网上销售“陷阱”而啧有烦言。对此除了应从技术管理手段上精心设计外,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网上销售的信用制度,使不见面的网上购物处于无须担心的诚信氛围。
可以再一次预言,2010年网上零售将获得更加辉煌的增长a,并在各类销售方式中保持成长率领先。
中国的商业老字号多指那些具有悠久经营历史、产品或服务独具特色的品牌商业企业,也有一些是自然人商户。这两类老字号在中国的数量不下几十万家,一般都积淀着丰厚的区域商业文化或独门绝技,不少还商誉昭彰,有着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二十年来除了餐饮老字号外,商业老字号的其他行业总体上都日渐式微,每年都有大批老字号消失,行业地位日益边缘化。
面对老字号的处境,政府的态度大致有三种:一是任其自生自灭,理由是既然老字号是过往市场的一时之选,其兴衰存废也应由现实市场的竞争加以选择;二是“博物馆”模式,政府支持部分老字号保存下来,像“盆景”那样使其成为商旅结合的资源,例如在商业街中以老字号加以点缀;三是政策上扶优扶强,保留发展老字号中的精华。具体做法地方政府三种样式都有,国家内贸主管部门是第三种。
对商业老字号来说,政府扶持只是外部助力,“不自助者天难助”,要想生存发展,关键是因时而变、创新图存,跟上时代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迁。
近些年来,商业老字号的创新活动从多个维度展开。如开发新产品、新市场,提供新的增值服务,采用连锁化的经营方式,运用互联网营销等等。多年的努力之后,总的趋势可以说曙光初现,其中著名老字号最集中的北京尤其明显。今年上半年,同仁堂、稻香村、王致和、瑞蚨祥等20多家重点老字号销售同比增长15.2%,利润增长12.8%。其中瑞蚨祥半年销售达到去年全年水平,利润是去年全年利润的146%;同仁堂半年实现销售54.1亿元,实现利润5.36亿元,完成全年利润计划的66.3%。北京还建成了全国首家老字号联合网上商店,可购买近百家在京老字号的7大类共3000多种商品,其品牌的集聚效应、经营成本的低廉、商路上的远销优势都很显著。天津也开始考虑建立津门老字号网上商城,打破地域局限走向全国,加强与北京老字号的交流合作,今年还与北京共同举办了销售火爆的京津老字号精品联展。
以往国家内贸主管部门对老字号的支持,主要是对“中华商业老字号”进行资格评审并颁发牌匾、证书,即给予商誉认定。2009年商务部出台了资助老字号商标保护和技术改造费用的政策,总体补助水平达到50%。其中商标注册的补贴上限为4万元,企业技改和工艺创新补贴上限为50万元,今年先在北京、天津、上海等9个老字号集中的地区试点。可以看出,两项补贴意在引导、保护和支持老字号创新发展。因为国内不少老字号产品和服务虽然有市场,但设施设备已十分陈旧,传统工艺在效率上也显落后,亟须更新升级;还有相当多的老字号品牌保护存在隐患,甚至有些知名度较高的也并未注册商标,致使不少老字号品牌被他人仿冒。两项资金扶持对于多数本小利微、财力有限的老字号可谓“雪中送炭”。技改和工艺创新补助是技术和硬件上的支持,补助商标注册是保护中华传统商业品牌,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企业创新的制度基石,因为无法想象在仿冒剽窃成风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还能保持商业创新的热情和动力。专家认为,保护老字号的知识产权还应再扩展一下范围,例如对申请专利者给予补贴。我国许多商业老字号的产品或服务拥有独门技艺,一般是口传心授以商业秘密形式存在,并未申请专利,一旦泄密并被他人仿冒,很难从法律上寻求有效保护。商业老字号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征,即便连锁联号向全国发展,也需要有原产(发)地上的“认祖归宗”,故应当同时保护品牌的地理标志。此外,还应将符合规定情形的老字号技艺列入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国商业老字号品牌,激励创新。
展望2010年,专家表达了乐观的心态:商业老字号会有一个更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以创新谋发展的主题会在更多企业践行,而走出低谷、“梅开二度”的趋势也会更加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