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敏
新扩容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区域发展规划之间既形成了一种“点面”关系,也形成一种“虚实”关系。
2010年,对于国家级开发区来讲,确实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上半年,随着23家省级开发区陆续升格为国家级,“国家队”的阵容从56家,陡然间刷新为79家。年度过半之际,升级扩容工作远没有结束,一边是地方政府持续升温的经开区升级冲动,另一边则是不断传来的高新区也将大范围升格的消息。
这是冷却多年后,骤然释放出的一股热情。
2003年,由于经济过热,各地出现了大量不顾实际条件、盲目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暂停审批各类开发区的紧急通知》,自此,省级开发区升级工作闸门关闭。对于很多早就在谋划升级的省级开发区来说,这一等就是5年。
2009年,作为国家级开发区成立25周年的贺礼,审批闸门再次谨慎开启,2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2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幸运获得升级“礼包”。2010年,各地才真正等来开发区升级的机会窗口,3月到5月间,23家省级开发区“鱼贯而入”,顺利跻身国家级。
那么,在停止审批多年之后,为何国家会如此快速地推动开发区的扩容工作?仔细分析新扩容的国家级开发区的分布特点,我们不难发现,此次扩容从一定程度上,是要为2009年密集出台的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提供战术上的支撑。
此次批复的国家级经开区,大部分位于区域规划范围之内,正如金昌、天水对应《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吉林对应《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规划》,九江对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马鞍山、安庆对应《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东营对应《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新扩容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区域发展规划之间既形成了一种“点面”关系,也形成一种“虚实”关系,因为,只有获得更多的产业发展平台,区域发展规划的实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国家给多省派送升级“礼包”,自有一番良苦用心。
除了为区域发展规划提供战术上的支撑,国家此番推动开发区升级,其战略意图还在于发挥其载体和阵地作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此,升级之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规范之路。
在过去的几年中,全国一半以上的开发区被撤销,保留下来的开发区已经进入严格化、经常化的管理模式当中。而对于国家级开发区的管理,2008年以来,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常态化,以及正在推进的产业评价都将成为刚性约束指标,成为悬在国家级开发区头上的利剑,迫使其戒除依赖低税收、低地价、低水平建设的成瘾症,真正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然,此番国家级开发区升级机会窗口的洞开,还有第三层战略意图,那就是要推动国家级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新批复的国家级开发区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同在。
升级进入“国家队”后的开发区,国家将在安排建设用地指标、扩大基础设施建设贷款项目的贴息规模和提高贴补率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同时,升级后的开发区可以享受同级人民政府的审批权限,从而提高服务效率,打造更加优越的投资软环境。“国字号”本身所具有的含金量,会成为开发区“二次创业”的巨大动力。
不容忽视的是,除了动力,压力或许也能成就开发区的“二次创业”。相较于早期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新批复的开发区面临环境已经大不相同,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先发优势已经不复存在,这些“新锐”开发区,如果想要大发展,必须在产业集群优势、技术优势、制度优势、人才优势等综合优势上寻求突破。
从这个意义上说,2010年,以规范管理为前提的国家级开发区扩容,不仅仅体现在数量上的巨大突破,还将演变为一场质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