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青岛港 (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是一位杰出的企业家,在他担任青岛港领导的20多年来,带领青岛港员工追求卓越、勇往直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业绩,使青岛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青岛港从一个吞吐量只有2000万t的国内支线港,发展成吞吐量达3.15亿t、集装箱吞吐量达1026万TEU的世界第七大港,成为我国重要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他在企业管理上匠心独具,用他大师般的手法,独一无二的运作模式,引领港口走向一次次的辉煌,这些业绩有许多已经成为大学教科书上的经典案例,为国际国内企业家和业内同行们津津乐道。其实,在他的管理理念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安全,是每一名职工的生命安全,是整个港口的安全管理。下面讲述几则他与消防安全有关的故事,让我们共同体会这位国企老总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胸怀。
在常德传领导青岛港改革发展的20多年中,一路披荆斩棘,冲破了重重艰难险阻,其中有商海博弈,有自然灾害,更有多次血与火的考验,每一次在港口财产受到威胁时,他都以国家和港口的安全、利益为重,带领港口干部职工舍生忘死、全力以赴地投入到与各种灾难的战斗中,力保港口平安。1989年8月12日上午,黄岛油库爆炸起火,时任青岛港务局局长的常德传接到报告后心急如焚,青岛港油港公司与起火油库仅相隔一条马路,如果火势不加控制,油港千名职工辛苦十几年建起来的家业将毁于一旦。情况危在旦夕,他立即向油港公司下达了油船离港、关闭输油管道、全力抢险保护自己的家园等三条命令。随即顶风冒雨乘船直奔黄岛,亲自到火灾现场指挥抢险救灾,同时,他对黄岛区及油库领导表示:青岛港全力投入灭火抢险,要物有物,要人有人,一定要保卫国家财产,尽量减少损失。在此后的五天四夜中,他连续作战,不顾疲劳,战斗在灭火前线。在第二次爆炸后,他主动请缨查看火情,途中又让司机用自己的车子运送伤员,自己则带人徒步冲入炙热难忍的救火现场,在距爆炸油罐不足50m处,查明了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他以职工生命为重,在风向不利,火势凶猛,指挥部要求暂时撤离时,他最后一个离开,又先后三次返回码头救人;当风向转变,具备施救条件后,他连夜组织突击队用最短的时间在着火油罐和罐区的马路上用沙袋搭建起一道防火墙,有效阻止了油火向罐区流淌蔓延。8月16日,大火终于被扑灭,油港公司保住了,青岛港人自己的家园保住了,当人们欢呼雀跃时,他却早已在办公室的椅子上进入了梦乡。
1993年12月16日,“华海1号”油轮在青岛港23号锚地爆炸起火,那是一场生死考验,时值严冬,风大浪急,常德传带领港口消防力量赶到时,载有近3000t原油的油轮已经3次爆炸。常德传根据火情变化及时果断下达指令,调整船位,控制火势,围船打水,降温冷却。在施救过程中,他要求参战人员注意火情变化,保证安全。战斗打响后不久,油轮又一次发生爆炸,左舷裂开了一道7m长的口子,碎片飞到十几米外的海中,随后又接连发生了几次爆炸。消防人员因保护及时,站位得当没有任何损失。当时机成熟,可以登船实施近战灭火时,他用高音喇叭不停叮嘱登轮干警,“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不能有一人伤亡”。并且亲自开启探照灯为登船人员照明。历经艰苦卓绝的灭火战斗,最终扑灭了大火,救出34名船员和2名家属,防止了原油污染。参战人员无一人员伤亡,创造了海上灭火的奇迹。
在连续29h的灭火战斗中,常德传一直站在 “青港拖17”轮上现场指挥,面对熊熊火势和不断的爆炸,他没有丝毫退缩,战斗结束后,他的两腿已经不听使唤,由别人搀扶着下了船。火场指挥员下达的命令,对灭火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尤其是海上船舶灭火,如果指挥不当,后果不堪设想。而常德传每次到场指挥总是义无反顾地把这些责任承担下来。“华海一号”轮如此,“北拖710”轮也是如此。即便在 “新晨光66”轮 (2004年12月)和 “宏腾油6”轮 (2010年3月)的灭火战斗时,他在北京参加重要会议,无法到场指挥,但始终高度关注战斗进程,多次打电话叮嘱一定要保证参战人员的安全。回到青岛后直接赶到消防船看望慰问消防指战员。因此在历次的火灾扑救中,消防员就像吃下了定心丸,全力以赴投入战斗。
每次灭火成功,集团都要召开表彰大会,对参战人员进行表彰奖励。这是一种沉甸甸的情,让广大消防指战员感到集团领导时刻都在和他们共同作战,无论平时训练再苦再累,无论火场多么险恶,都毫不退缩,勇往直前,确保每一场硬仗恶仗的胜利。记得在一次战评总结中,消防支队的同志们表示感谢常德传的厚重的关爱,表达出对他的深深敬意。常德传看了会议文件后,欣然提笔作出批示:“干警同志们的发言,我很受教育,这些同志都是我们多次在一起抢险救火的战友,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相信,这份感情只有经历过那种同生死、共患难的战斗洗礼的人,才会有最深刻的体会。
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当家人,他始终认为“青岛港就是个大家庭,自己是这个大家庭的‘长子’,上有老,下有小,要尽心尽意地孝敬老人、照顾好兄弟姊妹、培养好孩子是这个‘长子’义不容辞的责任”。他希望青岛港的每一名员工都能够开开心心、平平安安。他将“平安是福”作为港口管理的重要标准之一。他常说,挣钱不是最大的福气,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职工的人身安全是第一位的,我们无论如何都要保证职工的人身安全,这是最大的问题,也是最不放心的事、最难办的事。在青岛港,最宝贵的是职工的生命。他是从心底关心着每一名员工的安全。2006年冬天,消防五中队的2名消防员在乘轮渡归队时,有一名乘客不慎落水,他们凭借多年练就的消防技能,攀着救生网爬下数米高的船舷,从海面上将人救了上来。这件事情被青岛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第二天,常德传从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中队看望慰问了两名消防员,给他们表彰奖励。最让人感动的是,他问的第一句话是:天那么冷,海里温度更低,冻坏了我的员工没有?这句话让所有消防指战员心里热乎乎的,企业当家人得知自己的员工舍己救人的消息,一见面首先关心的是员工自身安全,他把我们每一个人都装在了心里。
当然,常德传对待安全管理的态度是非常严格的,绝对不允许违章操作,如果安全出问题,就会毫不含糊地一票否决。他所倡导的安全管理运行机制也是独树一帜,提出 “五个平安”(政治平安、生产平安、治安平安、信访平安、消防交通平安)的管理理念,要求领导干部把 “五个平安”作为第一位的责任、第一位的标准、第一位的工作来对待;全体员工牢固树立 “五个平安”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决定一切的忧患意识,把平安危机作为最大的危机,把平安风险作为最大的风险,把 “五个平安”作为最薄弱、最敏感、最重要的环节,不断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及时解决问题、杜绝隐患;在管理格局上,形成独特的五级管理模式,即:集团为决策层、公司为经营层、基层队为管理层、班组为操作层、车 (车辆、机械)为单元。五级管理各自定位,各负其责,其中以基层队为港口基本的生产管理单位,强调 “队为核心”。通过细化安全管理格局,达到层层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人知道干什么、负什么责、怎么负责,不断强化 “五个平安”管理的控制力,再加上配套的长效考核机制,重奖重罚,确保了各项管理制度落地生根,全面打胜“五个平安”战役。他推行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每月从集团机关、安技、治安、消防、交通、供电、环保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15个检查组开展大检查,亲自带队深入基层,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持续改进,持续提高。一刻不停、马不停蹄地走、看、查、问,区域的每一个码头、仓库、货场、办公楼都要走遍,往往是从一台桥吊上下来,又爬上另一台,每一处边边角角,包括配电盘、工具橱都要认真检查。检查的标准高,要求严,近乎苛刻。对于每一个发现的问题,不仅要找出原因,制定措施,迅速整改,而且在每月的安委会上都会予以通报,按照考核要求,对五级管理中的相关人员进行奖惩。他常说,安全就是要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宁肯处理得严一点、批评得严一点,听到骂声也不要紧,但不能听到出了事以后的哭声。
对安全管理,常德传认为怎么管也不为过,因此他并不局限于定期的组织检查,不管工作多繁忙,他总会抽空到港区里面转一转,看一看,及时了解相关动态。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摘录于原消防支队支队长姜德顺的工作日记。“2007年9月6日我在支队值班,20∶14时,接到一个非常意外的电话,是常主席、总裁打给我的,让我马上与他会合检查黄岛新港区的消防重点单位。就这样我们走遍了新港区的消防重点单位,一直到23∶46时才结束。夜查之后,我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激动而又感动。常主席、总裁昨天在日本参加论坛,今天中午才回国,然后下午参加东南亚海事高官会议,傍晚接待中宣部领导,还顺便检查了前港集装箱工地。谁能想到他又会马不停蹄组织一次3个多小时的夜查,忙碌到午夜。真是:一次平凡的值班,一个出人意料的电话,一次不同寻常的夜查。常主席、总裁这种拼命工作的精神深深教育了我!”
作为 “五个平安”的重要内容,港区消防安全管理和消防队伍建设始终在常德传的高度关注之中。消防支队一位副支队长回忆起一件往事:那是1991年大年初二,当时的常德传带领机关各处、室领导,到港区各单位拜年。因当时的消防一中队正在修缮,加之港务局用房紧张,有关部门就把中队临时安置在了大港公司106库。那时的106库大部分空间被生产作业的网络占据,消防车只能插空摆放。为了办公,民警们在库中一角搭起临时板房,四处通风,库内又潮湿,有的干警身上出现皮肤过敏。常德传带领团拜人员来到这里,看到了这些第一句话就是:“对不起,对不起,同志们,你们辛苦了!”接着回过头来对有关处室的领导提出了批评,还说不能让我们的消防战士在这种条件下执勤战备,并限在15日内解决消防一中队的驻址问题。几句话,让在场的消防干警深受感动。没用几天时间,中队就搬进了集团综合楼后院的二楼。不久,常德传再一次来看望大家,中队干警紧紧握住他的手,激动得话都讲不出来了。
多年来,消防支队的灭火器材、个人防护装备,不论是更新,还是维修,只要是执勤备战中必需的,只要是实际工作需要的,报告递上去,集团总是非常及时地给予解决。特别是2003年,公安部下发淘汰再生氧呼吸器更新为正压式呼吸器的文件,常德传在公安局呈批的请示报告中,亲笔批示 “人命关天,从速办理”,充分体现了他对消防工作的重视,对消防干警的关心和爱护。支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了空呼器的更新,这批新更换的空呼器在此后的数次船舶火灾扑救中,为下舱探查火点和搜救船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小火靠战术,大火靠装备,消防战士能打硬仗,善打胜仗,离不开现代化的装备。20多年来,在常德传的关注下,消防支队的装备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到港船舶吨位越来越高,危险品货种的种类越来越多,集团投入了巨资将支队的两艘消防船进行了内部改造,使之更加适应现代船舶灭火抢险要求,购置了抢险堵漏器材、最新型的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大型水罐车、高喷消防车、应急救援车等,并更新8部旧车。近三年来,集团对消防支队的装备投入达1000余万元。集团不惜投入巨资建设这支队伍,就是要让消防指战员在灭火抢险中用到更为得心应手的工具,确保人员不受伤害,更有效地消灭火灾。可以说,消防支队的发展壮大,饱含常德传的心血,他在工作、生活上对消防指战员的关心、爱护无处不在。
正是常德传坚持不懈地抓安全,抓消防,才使得青岛港连续20年无重、特大火灾事故,保持着港口的平安、和谐、稳定。这些故事就像一个缩影,反映出一位国企老总对党、对国家、对港口事业的无比忠诚,反映出一位企业当家人对每一名员工的关心厚爱,反映出共和国长子、祖国母亲孝子的高尚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