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发展趋势初探

2010-07-30 09:22:55黄新杰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期
关键词:知识经济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黄新杰

一、知识经济对会计工作的影响

1.人才资本化对会计体系的影响。工业经济下的会计体系是以实体资本为基础的,不确认智力资本,而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对人才智力资本地位的确认,因为实体资本所有者和智力资本所有者要共担企业风险,而且智力资本能比非智力资本在生产中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这就要求会计建立能反映智力资本中心地位的,体现智力资本所有者与非智力资本所有者共担企业风险、共享企业权益的新的会计体系。

2.资产无形化对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影响。在知识经济形态中,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对人才资源的利用和信息资源的利用,在生产过程中,人才的投入和信息的利用都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但是,要将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确认为资产,其属性如何定义,会计科目如何设置,会计核算如何进行,这类资产发生变动如何记录等,都是新课题。由于无形资产的难以确定性,所以使计量存在困难。首先,人才资源形成的无形资产,虽然在生产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但因其知识与智慧的无形性,使计量存在困难而无法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不能在会计事项上得到反映;其次,信息资产的增值能力也是巨大的,但是要将信息资产计入无形资产,无论是信息技术发明者拥有的信息技术资产,还是信息产品使用者持有的信息产品资产,都没有计量的依据将其量化,因而无法计量;第三,企业对知识的依赖越来越强,知识在产品价值中占据着日益重要的地位,那么知识的耗费量就应该记入产品成本,如何正确计算产品价值中所包含的知识量,是会计计量的又一难题;最后,对收益计量有较大困难。人力资产投放生产所形成的收益,由于难以界定其在收益形成过程中的作用程度,而难以计量人才资产收益量。

3.知识经济对会计报告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快速、及时地获得财务和市场信息,以便迅速作出决策,传统的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为主干的报告模式受到挑战,传统财务会计对企业的资产结构、获得的经济时代的要求。而现在信息便用者已不满足于对企业过去的财务信息的了解,信息使用者会更加关心企业所占有的知识、技术和无形资产的种类、先进程度、对企业发展所起的作用程度,而且他们对知识和技术的未来收益比对其历史成本更关心。

4.知识经济对会计人员素质的影响。知识经济时代,会计面临着人力资源会计的构建,无形资产的确认和计量,收益的界定和分配,会计内涵和外延不断延伸,会计工作向复杂化和多样化趋势发展,会计人员不仅要做好会计核算,而且要参与经济管理,因此,会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财务会计知识,而且还需要具备金融知识、税收知识,市场经济理论和管理知识、计算机网络知识,使用会计工作电算化,以应对复杂、多样的经济环境。

二、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会计发展趋势

1.会计工作重点转移。第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会计工作重点逐步由会计核算向会计管理转移,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随着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产业的普及和成熟,在客观上使广大会计人员从繁杂的、重复的日常会计事务中解脱出来,可以将其工作重点从核算转移到参与预测、决策和经营分析等方面,使会计工作向更高的层次发展。

2.构建适应知识经济要求的会计模式。第一,建立产出价值观。产出价值观是以被运用资源未来可能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入作为资源的价值源泉,其理论依据是“资产的价值就是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它主要适用于对人力资源、无形资产等价值的计量。企业对一项资产产出价值的关注,旨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未来效用期内产出最大的价值。与投入价值观相反,产出价值观更注重资产的“未来的产出”,这就从时间上弥补了从历史角度计量的不足;第二,多种计量属性并存择优。知识经济时代历史成本显露出其固有的局限性,但这绝对不是说历史成本将退出历史舞台,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应该是同时采用多种计量属性,扬长避短,从而使提供的会计信息即重视信息的相关性,又强调可靠性,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第三,合理计量企业的无形资产。可以扩大无形资产确认和计量的范围加一些新的,如人力资源资产、市场资产、知识产权资产和组织管理资产计入无形资产项目,还可以改变自创无形资产价值的计量方式,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新技术开发的高风险与高收益并存,不仅应按照开发过程中实际支出计量,还应包括后期投入,同时要评估确认其市场价值。第四,增加无形资产投资价值比重。修改有关法规,对于公司投入资本中无形资产投资规定可以超过总投资的20%。

3.加强对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应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的意向重要资源,而且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利润。目前一般从成本与价值两个方面对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其中,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方法主要是历史成本法、重置成本法和机会成本法,人力资源价值主要采用未来工资或收益贴现法等。这两方面所用计量方法都难免存在缺陷;成本强调人力资源的投资,则计量的结果不能体现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而价值强调人在未来服务期对企业的贡献,这种计量是极其困难的。人力资源也像其他经济资源一样,其计量的前提应是商品化和市场化,因此,对于人力资源进行计量可以劳动力市场为基础,以劳动力的现行市价计价较为合理。

4.突出财务会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第一、会计报告可以尽量多的提供原始信息。现行的会计处理系统的信息实质上是经过人员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它是会计人员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和企业会计政策,以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的会计方法为手段,挑选一些所谓的最有用的数据加工处理而成的。而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不但能够快速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也为用户提供了直接分析利用这些信息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再单纯提供综合型信息不仅成为多余,而且还会影响用户对信息全出正确、及时的判断。因此,会计部门的主要职责应该包括实时地提供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要的原始信息;第二、会计信息将由单纯的财务信息转向复合型信息。企业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历史性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前瞻性信息、未来信息和预测信息。不仅要披露企业整体信息,还要更多地披露分部信息,特别是新型的创新信息。总之,会计信息将成为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复合型信息。第三、会计报告时间将由事后报告改为实时报告。企业将对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即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中,并将其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可通过网络直接进入企业管理系统,及时有效地选取、分析所需的信息,不必等到定期财务报告提供后再去获取那些已经整合过的过去信息。知识的快速更新,加大了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风险。所以为满足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减少决策风险的需要,应对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与充分性适当创新。这不仅涉及财务报告本身结构框架的改变,而且也导致了报告所依据的会计基础理论的创新。在会计理论方面,提高及时性与会计分期假设有关,可考虑缩短报告的时间间隔,也可以根据业务经营特点,实行灵活的不等距的报告制度。

总之,知识经济来临对会计工作的挑战是严峻的,我们惟一的选择就是面对现实迎接挑战,认真研究知识经济下会计面临的新问题,不断进行会计理论创新与会计实践改革,使会计尽快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

猜你喜欢
知识经济会计工作会计人员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市场经济环境下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策略
小议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行为的合理性
谈当前高校会计工作的加强和改进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会计工作现状研究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5
关于基层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探讨
当代经济(2016年26期)2016-06-15 20:27:13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山西农经(2015年2期)2015-07-12 09: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