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本银,赖 彪,李扬轶,张成元
(成都市双流县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双流 610020)
肛周脓肿是位于肛管皮下及肛门周围皮下间隙最常见的一种脓肿,常发生在肛门边缘(肛门周围间隙),又名肛门旁皮下脓肿或肛周脓肿,为肛肠科常见的病症[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手术治疗,常见手术方法有切开引流、切开缝合引流术[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6月进行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笔者总结了上述两种术式后采用切开引流加基底闭合治疗肛周皮下脓肿,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者。治疗组100例,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8岁,平均42岁。对照组98例,其中,男51例,女47例;年龄最大71岁,最小1个月,平均35岁。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肛门肿胀疼痛或肛门坠胀疼痛,部分患者伴发热;专科检查见肛门旁有明显红肿、硬结并触痛,如脓肿已局部成脓,可有波动感。局部穿刺针管回吸有脓液。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增高。其诊断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校准》[3]。治疗组100例患者脓肿生长部位如下:肛门前后(6、12点)位48例;左右位(3、9点)22例,其他部位30例。对照组98例,肛门前后(6、12 点)43 例,左右(3、9 点)30例,其他 25 例。
1.2.1 手术方法 患者术前以常规备皮,生理盐水灌肠。骶管裂孔麻醉,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以聚维酮碘液消毒肛门及直肠下段。在脓肿波动明显处作一放射状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以双氧水及甲硝唑冲洗脓腔,无活动性出血后在肛内置凡士林纱条,外以塔纱加压固定[4]。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查无活动性出血后以4-0丝线经皮下全层缝合闭合脓腔基底(缝合针数以脓腔大小而定)后在肛内置凡士林纱条,外以塔纱加压固定。
1.2.2 术后处理 术后可进流质食物,控制大便1 d,适当运用抗生素3~5 d以防感染。每天便后坐浴并用紫草油纱换药。3 d后可拆除基底缝线并局部换药同时注意保持内口引流通畅,防止假性愈合。
依据1992年第七届全国肛肠学会制定的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病灶彻底消除。显效:症状、体征消失,但病灶存在。有效:症状、体征改善,但病灶存在。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改变,或后遗肛瘘。疼痛,Ⅰ度:肛门轻微疼痛,不必处理。Ⅱ度:肛门疼痛,服一般止痛药即可缓解。Ⅲ度:肛门疼痛较重,有痛苦表情,需要用哌替啶等药物方能止痛。尿潴留:Ⅰ度采用热敷,听流水声诱导等能够自行排出;Ⅱ度服用特拉唑嗪片,黄酮哌脂等后能自行排出。Ⅲ度采用上述方法无效,需要保留导尿。
采用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手术顺利,无麻醉意外,均治愈后出院。两组患者在术后疼痛,尿潴留,假性愈合等术后并发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8.0±1.5)d,对照组为(12.0±2.2)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肛周皮下脓肿是肛肠科常见病,保守治疗可缓解一定临床症状,但易复发而难以根治[5],因此常首选手术疗法,而手术方式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目前常见的手术方法有切开引流术、切开缝合引流术,前者因手术创面较大,脓腔生长慢,因而伤口愈合时间较长;而后者术式虽然可缩短疗程,但常常因为缝合而引流不畅易引起感染,同时因缝合线对皮肤刺激而引起疼痛。近年来,由于对肛门局部的深入了解和强效充足抗生素的应用,缝合术发展迅速,笔者在临床上总结上述两种术式后,采用切开引流加基底闭合治疗肛周皮下脓肿,此术式不仅可以缩短疗程,同时又避免了大便与创面直接接触,减少了大便对切口创面的机械刺激和损伤,既减轻疼痛,又减少出血;基底缝合引流通畅也不易感染,且手术操作简单易行,此术式具有一定的优势。
为了提高成功率,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①术前作好肠道准备:采用生理盐水清洁灌肠。②术中要注意:清除坏死组织后,适当切除皮肤和脓肿周围组织,切除过多会形成缺损,造成缝合张力过高,以及皮肤对合不良。内口处缝合要注意引流通畅。一般不主张用可吸收线,因为可吸收线吸收慢且对组织反复刺激,易造成感染。对缝线松紧要适度,过紧则切割组织,过松则对合不好。术后4~5 d可拆除伤口缝线。还要注意在手术中应正确、准确寻找及处理内口,且术后保持内口引流通畅,以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6]。③术后要控制大便,避免便秘和腹泻,最好1天1次大便,为条形软便。④加强抗感染治疗,选择足量有效抗生素,笔者多采用头孢类加甲硝唑或喹诺酮类联合用药。⑤术后每天用消毒药剂兑水坐浴,清洗干净后,用复方紫草油纱条局部换药。
[1]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75-80.
[2]赵自星.实用肛瘘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5-118.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1994:75-78.
[4]胡伯虎.大肠肛门病治疗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74-181.
[5]曹吉勋.中国痔瘘学[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5:125-130.
[6]安阿月.肛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