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庆红(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 重庆 400074)
随着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逐年增加,图书流通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纸质资源正逐步被数字资源所取代;同时,各馆均面临着数字资源涨价而经费负担越来越重等问题,需要实证研究读者使用馆藏资源类型倾向的差异程度,通过权衡分析,为图书馆在数字资源投资比重方面的决策提供实证依据,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数字馆藏发展策略。
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考虑,笔者以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我馆)9种主要的中外文数据库为统计分析样本,分析了2007-2009年9种中外文数据库的年总访问量与文献下载量。其中包括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超星数字图书馆、国研网、万方标准及专利、爱迪科森网上报告厅6种中文数据库,荷兰Elsevier出版的科技医学全文数据库(Elsevier ScienceDirect)、美国ProQuest公司出版的博硕士论文数据库(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海外院校数据库(Salt Lake Community College)3种外文数据库。中文数据库的使用数据是通过我馆镜像服务器上数据库用户管理系统检索而得,外文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则来自于数据库提供商提供的使用数据统计报告。考虑到借阅量的可统计性,本次调查涉及的纸质资源只考虑纸质图书。通过金盘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统计获得2007-2009年的年借书量与续借量,两者之和可得年借阅量。2007-2009年数字资源年经费投入比例的确凿数据是从重庆交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财经部门文献经费购置明细账查询获得的。
馆藏资源可划分为数字资源与非数字资源,应用统计学中离中趋势测度原理与方法①来测度教师与研究生获取数字资源的倾向。首先,由课题组成员按教师及研究生分布进行抽样;其次,由图书管理委员会成员分头发放调查表,并采用当场填写、当场收回问卷的策略。在发放的100份教师问卷中,获得有效调查表93份;发放的100份研究生问卷中,获得有效调查表97份。
根据下页表1统计, 2008年数字资源经费比重较2007年增加了7.7% ;2009年数字资源经费比重较2008年有所下降,回落近3.5%,但相对于2007年,仍然呈上升趋势,只是上升幅度有所减弱。2007年我校本科教学评估后,我馆紧跟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新形势,将馆藏资源建设调整为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重点,数字资源投资比重呈曲线上升趋势。
表1 2007-2009年数字资源投资比重与不同载体资源利用情况统计
从表1可以看出,2008年用户数字资源访问次数比2007年增长了30.1%,2009年比2008年增长了47.9%,访问量年度涨幅呈上升趋势。这表明,近3年来我校教学科研人员使用数字资源的意识逐渐提高,利用数字资源的主动性日益增强。
2007-2009年数据库全文下载量呈递增趋势,其中2008年全文下载量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为2007年的1.7倍,几乎翻了两番;但2009年全文下载量未如预期保持强劲的势头,虽然呈继续上升态势,但上涨幅度有所降低。这说明数字资源发挥的绩效与用户高度上涨的使用意向之间未成正比[1]。
表1的统计数据表明,2007-2009年纸质图书借阅量呈递减趋势,其中2008年比2007年的借阅量减少了7.4%;2009年比2008年减少了5.1%。可见,随着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曲线形增加,数字资源对传统图书资源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使纸质图书的使用率逐年下降,并且这种冲击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将数字资源投资比重与访问量、下载量及纸质图书借阅量的变化进行比较(见图1),可以发现,无论数字资源投资比重上升还是下降,访问量、下载量都呈持续上升趋势,纸质图书借阅量呈持续下降趋势,这一现象目前在全国乃至世界其他高校图书馆都普遍存在;数字资源投资比重增加,下载量的涨幅度与纸质图书借阅量的降幅度也随之增加。这种变化说明,数字资源因其获取方便、时效性强而使用率猛增,即便数字资源投资比重有所降低,也已经在用户信息获取行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师生出于教学科研的需要,利用数字资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断增强,科研人员对数字资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大[2] 24;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增加加剧了数字资源与纸质资源利用的两级分化趋势。
以上分析是否意味着高校图书馆应逐年加大数字资源的购置经费比例呢?比较图1中2007-2009年各折线的变化趋势,有一点值得引起注意:随着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略微下降,全文下载量虽仍然呈上涨趋势,却不如访问量的涨幅大,纸质图书借阅量下降的幅度也有所减小。可见,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下降使下载量的涨幅与纸质图书借阅量的降幅同时减小,呈现出反向一致的关系。其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一是2009年我馆服务时间延长,读者获取纸质图书的机会更多,获取时间更加充裕、自由;二是2009年我馆为提高馆藏绩效,在以数字图书馆建设为重点的同时,制定了“循序渐进,按需建设”的文献资源建设方针,纸质图书购置经费所占比例有所增加,从而使馆藏结构更加优化,内容和层次更加贴近读者;三是读者获取数字资源的过程中受到“校外访问问题”与“网络问题”的制约,馆藏数字资源的服务绩效受到影响;四是图书馆数字资源不够完善,不能符合、满足本校教生的科研需求与课程设置,以致影响到数字资源的利用。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分流一部分读者转而获取纸质资源。由此可见,在资源总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控制数字资源的投资比重并相应地增加纸质资源的经费投入比例,将会使纸质资源的利用率相对增强,减低图书馆对数字资源的依赖性。
在回收的93份教师问卷中,倾向于使用数字资源的有47人;在回收的97份研究生问卷中,倾向于使用数字资源的有39人。
若用n1表示教师或研究生样本中选择使用数字资源的单位数,n0表示样本中选择使用非数字资源的单位数,n表示教师或研究生样本数,则n=n1+n0,成数可表示为:各项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教师倾向使用馆藏数字资源的是非标志方差与标准差:
成数为:p=47/93=51% 离差为:1-p=46/93=49%
方差为:Sp2=p(1-p)=51%×49%=24.99%
研究生倾向使用馆藏数字资源的是非标志方差与标准差 :成数为:p=39/97=40% 离差为:1-p=58/97=60%
方差为:Sp2=p(1-p)=40%×60%=24%
标准差为:=48.99%
按照离中趋势测度原理,当p=0.5时,非标志方差与标准差取得最大值,方差最大值为0.25,标准差最大值为0.5,此时是非标志的差异程度最大。根据这一原理,由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教师使用数字资源倾向的是非标志成数p=0.51,接近0.5;方差为0.2499,接近最大值0.25;标准差为0.4999,接近最大值0.5,因此教师对不同载体资源获取倾向的差异程度接近最大。研究生使用数字资源倾向的是非标志方差为0.24,小于最大值0.25;标准差为0.4899,小于0.5,因此,相比于教师,研究生对不同载体资源获取倾向的差异程度虽然较大,但不是最大,有一定的集中趋势。研究生使用数字资源倾向的离差为0.6,证明更多的研究生倾向于使用馆藏非数字资源[3]。
由于教师与研究生对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较高,因此,这两个群体使用数字资源的倾向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数据统计结果并未如预期一般倾向于获取馆藏数字资源,而是倾向于馆藏非数字资源。这表明数字资源的引进并未与其发挥的绩效成正比。可以从读者反馈意见中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40%的读者反映电子期刊特别是外文数据库经常无法下载;33%的读者认为数据库种类太少,缺乏能代表学科前沿的文献资源;14%的读者希望电子期刊能跟踪最新信息,提高更新速度;8%的读者反映许多5年以前的电子期刊文献无法访问;5%的读者希望增加外文文献检索途径。由此可见,我馆亟需加强数字资源管理与网络管理,完善数字资源建设,调整数字资源结构的合理性,注重对数字资源的宣传及其使用培训的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
高校图书馆决策层在制定数字馆藏发展策略时,不仅要增加数字资源的投资比重,还要注重数字资源的服务质量[2] 147。否则,数字资源的投入比重愈大,其可用性可能反而愈差,愈无法满足本校教师和学生的科研需求与课程设置需求。
美国大型的、研究性强的高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购置经费比重普遍较低,一般占20%左右。例如,哈佛大学图书馆对数字图书馆的研究工作较为全面、透彻,但对引进数字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一直都采取谨慎的态度。2005-2007年,哈佛大学图书馆数字资源投资比重分别为15.85%、19.25%、22.52%,年增幅只有3%-5%;耶鲁大学图书馆3年间的数字资源投资比重分别为15.59%、13.83%、20.60%,其间还出现了2%的回落[4]。这是因为,教授们担心购买昂贵的数字资源会危及纸本资源的馆藏发展;购买网络化的数字资源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图书馆的经费投入、对使用许可进行谈判、配置相应的技术设备;需要协调解决分校图书馆的数字资源的平衡问题,避免重复和浪费。可见,资金充足、技术先进的国外高校图书馆尚且对数字资源的经费投入采取如此严谨而科学的态度,相比之下,资金不是很富裕的国内高校图书馆更应该谨慎行事,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用于数字资源建设的经费已占整个图书馆文献购置经费的40%-50%,有的甚至更多。耗费巨资引进的数字资源大都是仅获得数据库商(或数据库服务提供商)的使用“许可”而非实际拥有的资源。这必然导致我国高校图书馆对数字资源尤其是引进的国外数字资源的依赖程度加大。当图书馆缩减其他项经费预算并无法继续投入硬件设备的更新或扩充时,就会造成已购置的数字资源无法使用[2] 50。
通过对数字资源投资比重与信息获取行为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①数字资源改变了用户对图书馆的利用模式,使其对数字资源日益依赖;②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逐年增加遏制了纸质资源的馆藏发展,影响了纸质资源的获取;③控制数字资源的投资比重可以相对提高纸质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用户对数字资源的依赖性。
对数字资源获取倾向的抽样统计表明:用户对不同载体资源获取倾向的差异程度接近最大,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增加与其绩效不成正比;只有提高数字资源的服务质量,才能获得与高投资相对应的高绩效[5]。
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究竟为多少比较合适?高校图书馆决策层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众说纷纭。本文仅以数字资源不断增加的利弊角度,从读者信息获取行为及获取倾向两个层面分别进行了探讨。由于数字资源具有易变性,引进的资源和服务很可能会因此产生变动或终止,图书馆则要考虑数字资源在当前使用和未来丧失使用权之间的成本/效益之平衡,并且在可预见的一段时间里用于数字资源的费用开支必须是图书馆能够支撑的[2] 13。对于大多数资金有限的国内高校图书馆来说,哈佛大学图书馆对待数字资源投资比重的谨慎做法值得借鉴,随着社会环境与图书馆财政状况的变化,不断地修改并完善数字资源馆藏发展策略才是稳妥之举。
注 释:
①离中趋势测度原理与方法:为描述数据的分布特征,对数据的差异程度(即各变量值远离其中心值的程度)进行度量的方法。
[1] 索传军. 论电子资源在线使用统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3): 66-67.
[2] 李爱国. 学术数字资源引进与管理[M] .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3] 江 岭, 贾会远. 统计学[M]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67-69.
[4] 程 丽, 叶 鹰. 电子资源与纸质资源的经费对比: 美国和加拿大图书馆实例[J] .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9(5): 71-73.
[5] 刘筱敏, 张建勇. 数字资源获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电子期刊全文下载与引用分析[J] .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1): 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