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推动陕西工业做大做强

2010-07-15 04:54吴登昌
现代企业 2010年6期
关键词:升级工业企业

吴登昌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方针,加快我省工业经济发展,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实现工业强省目标。

一、实施“两大两化”战略,为转型升级奠定了基础

陕西省委、省政府确定工业强省战略以来,全省工业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十一五”以来,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2009年全省工业完成增加值3579亿元,四年翻了一番多,工业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今年我省工业增势也不错,1-4月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174.23亿元,同比增长27.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8个百分点,位次大幅前移,居全国第8位(去年同期居16位)。这几年我省工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主要在于我们立足陕西优势,着眼长远发展,进一步理清了工业发展思路,确立了“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工业发展战略。“两大两化”战略的深入实施,奠定了我省工业转型升级、持续较快发展的良好基础。

一是致力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了支撑我省工业发展的主导优势产业;二是致力于企业结构的调整优化,通过推进国企改革和企业战略性重组整合,造就了一批具有竞争实力的大企业、大集团;三是致力于发展模式的优化,通过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链延伸,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态势正在形成;四是致力于产业布局的调整优化,通过加快园区建设和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形成了工业园区化发展的格局。

二、明确发展思路、重大举措和目标,加快推进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充分发挥我省资源、制造和科技等优势,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工业快速发展聚积起来的势能,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挺立潮头,做大做强工业经济,建设西部强省,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更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完成的战略任务。未来一个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推进”的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改造提升、深度转化、循环发展、改革推动,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升级、产品优化升级、企业转型升级、生产模式升级,继续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抢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工业竞争力和持续快速发展能力。

坚持创新驱动。就是要把技术创新作为支撑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动力,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技术创新渗透到工业发展的各个领域,全面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平台建设,加大科技创新经费投入和创新队伍建设,集中突破一批制约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和发明专利,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坚持改造提升。就是要把改造提升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主要环节的现代化水平,加快发展方式向集约化和高端方向转变。

坚持深度转化。就是要把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优势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深度转化,作为转变发展方式,推进资源性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根本任务,明确资源转化的重点、方向和领域,研究、追踪和采用国际先进转化技术,加大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链,重点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平,改变粗放式发展方式,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转化。

坚持循环发展。就是要以推进循环经济,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以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发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和军民结合,整合优化生产方式,形成资源优势高效利用、科技优势有效发挥、产业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模式,带动和促进我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改革推动。就是要以体制机制创新的深入推进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改变和消除制度障碍,形成有利于创新、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环境,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效率提高所支撑的增长上。以股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活民间和民营资本,有效扩张资本规模,盘活存量资本,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型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通过以上“五大举措”,到2015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全部工业增加值在2010年预计约4000亿元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达到9000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30%左右,五年投资累计达到2.5万亿元。

三、抓住重点推动转型升级,促进工业经济做大做强

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是推动工业做大做强的关键。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重点,着力推动“六个升级”,实现我省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1.推动技术创新升级。我省作为科技大省,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其根本原因,是没有真正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我们要形成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必须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要着重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重点要在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招标运行机制上取得突破。技术创新项目立项一般应由企业提出,科研单位根据企业需求开展研究开发。加大社会科研基础设施、科研设备、科技数据等公共科技资源面向企业的开放力度,促进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开放共享、高效利用。要建立激励引导机制,鼓励企业不断加大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企业研发投入的多少将作为政府提供财政补贴支持的依据,同时作为对省属企业年度业绩考核的内容。

二是要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大中型企业要普遍建立起国家级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创建活动,着重拓展和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认真实施创新能力建设、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专项和产学研联合开发“四大工程”,不断提升工业技术创新水平。“十二五”期间,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争取达到20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加到260个;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争取达到16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增加到80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达到30个,省级创新型企业达到100个。各级财政要对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创新型企业的重大创新项目,给予重点倾斜和支持。同时也要考核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比重。

三是要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建立多层次的科研开发和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引进和利用国际国内智力资源,加快形成以技术和管理创新型人才为领军,以高技能人才为骨干的企业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吸引人才的良好氛围。对企业引进国内外技术研发前沿创新团队领军人才,省级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和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安排中,政府要给予优先支持。

四是要认真组织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是国家促进自主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要抓住国家实施重大科技专项这一机遇,积极申报、全力争取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落户陕西,带动我省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水平迈进全国先进行列。2009年,我省秦川机床工具集团等6个单位16个课题获得了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年度立项,无疑这必将对我省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升级有一个非常大的促进。

五是要积极开展省级重大科技专项。特别要强调的是,要重点在煤化工、石油化工、重型装备成套化、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及基础零部件研发,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环保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化等方面选择一批对提升我省产业发展水平起关键作用的产品和技术,列为省级重大专项课题进行重点突破。同时,要加大对重点课题的支持力度,给予预算所需经费一定比例的资助,力争我省在科技创新重大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取得明显成效。

2.推动技术改造升级。技术改造是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抓好企业技术改造,是当前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要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高的大企业、大集团和龙头企业,重点支持有基础、有市场、目前面临特殊困难的企业,特别是重点支持那些属于“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要组织实施一批工业信息化应用提升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实现研发设计、流程控制、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开发等应用环节的突破。要着力抓好“千亿百项”技改工程,每年实施100个以上,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技改项目,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四两拨千斤,撬动更多银行信贷资金支持,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开发新产品和节能降耗,促进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3.推动资源转化升级。“十一五”以来,我省按照国家能源工业总体要求,坚持大型化、国际化、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了全省能源产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全省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及发电量分别达到2.96亿吨、2696万吨、189.5亿立方米和899亿千瓦时。一次性能源产品产量居全国第三。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能源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但是,煤炭回采率、石油采收率依然偏低,煤炭就地转化和深加工仍然偏少,原油加工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煤化工产业链条需要进一步优化延伸。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珍惜资源、深度转化”的指示要求,以陕北大型煤炭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稳步提高煤、油、气等一次能源产品产量,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油炼化一体化、煤化工排放物处理一体化和煤炭生产与煤机制造一体化,形成陕北、关中、陕南能源产业有序发展,资源、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能源强省目标。

煤炭产业,要加快神府、榆神、榆横、府谷、吴堡、彬长、麟游等(煤炭)矿区开发,优先建设保障国家煤炭供应的高产高效大型现代化矿井和就地转化的煤电一体化、煤化一体化项目配套矿井。依托大型煤炭企业集团,推进小煤矿整合、安全技术改造、煤炭洗选加工、环境保护与治理。

石油、天然气产业,要重点支持延长集团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国、跨省开展油气资源勘探和开发,不断扩大在海外及外省勘探开发范围,增加油气资源储量。以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为依托,大力支持长庆油田和延长集团,加快油气产能基地建设,扩大油气生产能力。依托形成的延安、榆林和咸阳炼油基地,发展延安100万吨乙烯建设项目。

电力行业,要继续实施以“上大压小”为主的结构调整,优先发展城市热电联产项目,鼓励省内煤炭、电力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自建等方式,以我省电力、煤炭企业为主体,到外省建设发电厂,利用外省的发电指标和我省的煤炭资源发电,拓展煤炭资源转化空间和路径,提高产品附加值。

4.推动产品优化升级。工业经济的核心和关键是是否拥有一批优势产品。

一是要大力发展一批高端制造业优势品牌产品。我省在飞机、卫星有效载荷、输配电设备、特高压输电、数控机床、重型卡车及动力总成、矿山运载车、石油机械、钛金属材料、新一代高效冶金装备等优势领域,有基础和潜力。这些领域要紧盯国际国内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新技术,打造一批适应市场需求、技术含量高、产品竞争力强、附加值高、节能环保的高端制造业优势品牌产品,实现产品由产业链低端向产业链高端提升,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由“中国陕西制造”向“中国陕西创造”转变。

二是要大力发展一批国内一流的高附加值产品。我省能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的本地转化能力和技术水平都位居全国领先水平,但由于产业链深度不够,精深加工程度不够,附加值不高,没有把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竞争优势。要通过加快技术创新,掌握新技术线路,建设新资源转化项目,提高煤炭、石油等资源性产品的附加值,把煤焦化、煤制烯烃、煤制油、钼、铝等资源性产品做成国内一流高附加值产品。同时,要不断提高轿车、新能源汽车、煤炭装备、电子元器件、通信与导航设备等产品的技术质量水平和附加值,确立在国内或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和竞争优势。

三是要大力发展一批新兴产业优势产品。我省新能源、新能源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品,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势头迅猛、前景广阔,在国内已经具备一定的产业地位。要通过积极引进和开发先进技术,加快掌握核心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健全应用体系等途径,重点在晶硅光伏产品、电子级多晶硅材料、单晶炉设备、风电装备、核电应急发电机和核级锆材等产品上取得突破,实现潜力产品向优势产品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发展壮大,成为支撑工业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尤其要注重新兴产业产品的应用体系建设,如我省的风电装备和拉单晶硅的单晶炉设备,产业链健全,下一步重点要在政府的支持下,通过市场促进产品升级。

四是要大力改造提升一批传统产品。要结合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利用高新技术进行彻底地、脱胎换骨地改造,从根本上增强传统产业产品竞争力。一方面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在与发展新兴产业的结合上,打造新的品牌产品。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升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建材、冶金等行业产品水平,针对细分市场需求,通过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手段,挖掘产品潜力,健全销售体系,使传统产品焕发青春。

5.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体。深化企业改革、创新企业管理,发展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实现企业发展新飞跃,对进一步扩大我省工业产业规模,增强工业整体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着重从四个方面入手,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以推进产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证券化为主攻方向,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依托国有大企业的资源、规模和品牌优势,以产业为纽带,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支持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和战略合作。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支持民营资本进军能源、有色金属等领域发展,扩张增量,盘活存量,激活民营资本发展活力,吸引各方资本向工业领域集聚,形成国有、民营资本相互促进、竞相发展、合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是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全面提高企业战略规划能力和现代管理水平,夯实管理创新基础。加强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管理标准化、流程化、数据化和网络化。进一步加强企业质量管理,鼓励支持企业用“6西格玛”、“ISO”等国际标准改进提升生产质量。推动企业加强营销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营销水平,鼓励支持企业在省外、国外设立销售公司,开拓产品市场,扩大产品销售。

三是改进企业经营方式。近年来,陕鼓集团紧跟市场转变发展方式,以“技术+管理+服务”的理念,完成了从产品制造商向系统集成和服务商转变,实现了产品制造和服务相融合,经营方式转变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陕鼓销售收入构成中,42%来自产品销售,58%是工程承包和服务。据美国德勤公司的研究报告,在其调查的80家国际知名制造业公司中,服务收入占总销售收入的平均百分比超过25%,有19%的制造业公司的服务收入超过总收入的50%。因此,要积极引导优势制造企业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两端延伸,在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融资服务、工程总包等方面开展增值服务,开拓新市场和新领域,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是推动企业规模升级。按照市场竞争、规模经济、专业分工、产业配套的原则,提高产业集中度,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骨干企业为龙头,大中小企业协作配套、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组织结构。千亿级大型企业集团达到10户。长庆集团、延长石油集团、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西有色集团、神华集团、比亚迪、陕汽集团、西电集团、中航公司、陕西钢铁集团等10户企业,销售收入将达到1000亿元。充分发挥核心企业在产品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网络销售中的带动辐射作用,优化和提升我省的产业结构和企业结构,带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上市融资企业达到60户以上。选择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成长型企业进行上市辅导,促其上市融资。5年内完成150户企业上市辅导,每年有10户企业在境内外上市。重点培育千户专业配套中小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大力促进中小型企业向龙头企业、龙头产品提供优质配套服务。支持配套企业积极掌握零部件核心技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和水平,在部分领域和部分零部件方面建立起比较优势,与龙头企业间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机制。孵化万户规模以上企业。加大对销售收入在300万至500万元之间的企业培育力度,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配套企业,新上项目、整体实力得到增强的企业,依托特色资源优势的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力争规模以上企业由现在的4000户达到万户以上。

6.推动集群化发展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融合化发展和生态化发展是当今世界产业发展的三大趋势。产业集群是培育区域竞争优势、推动区域经济较快发展的有效形式。产业融合化发展,能够有力促进传统产业创新,引导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产业生态化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我省工业发展方式升级的重要途径。

一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按照抓龙头、抓配套、抓园区、上水平“三抓一上”的要求,切实抓好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实施。着力培育壮大60户以上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领头羊”作用,提升产业集群发展质量。

二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加强园区建设,积极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促进产业集中布局和资源节约利用,使之成为我省产业集群、企业集聚、发展集约的重要载体。

三是推动产业循环发展。按照“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要求,通过项目配置和建设,重点发展资源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的生态型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创造产业循环发展的平台和载体。

四是推进“两化”融合发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在工业领域的推广应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中信息技术的渗透融合。

我想强调一点,就是希望全省从上到下,积极抓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等产业内部分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为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是工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也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工业经济发展质量的迫切需要。

我省工业经济已经迈上了快速发展的转道。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广大企业,要充分认清形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住发展机遇,肩负起历史使命,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努力推动陕西工业做大做强!

(摘自在全省工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猜你喜欢
升级工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小投入,大升级 Polk Audio Monitor XT系列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工业人
回暖与升级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工业4.0”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