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内心的勇气

2010-07-13 05:51娄小明
江西教育A 2010年6期
关键词:帕尔默共同体内心

娄小明

美国教育家帕克·帕尔默的《教学勇气》像一粒石子投进了我的心湖,击碎、涌动、恢复,我知道有一种叫做勇气的东西永远留在了心田。正如那颗石子的运动轨迹一样,从内心→共同体→内心,作者用荡漾的文字向我们层层剥离出勇气的真意。

起步,从自己的内心出发。“真正好的教学来自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这句话贯穿了此书的始终,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要义。作者认为自身认同是指一种发展的联系,在联系中自我生命的力量汇聚成了神秘的自我。自我完整是指整体的建构,是自身的完整协调。有了这种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才能整合内部的自我,才能建立优秀教学所依赖的外部环境。

可是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正如帕尔默所说的那样,我们往往在具体的教学生活中迷失了自己,“认识你自己”——作者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呼喊。他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了教育中的分离所带来的恐惧。学生害怕失败,害怕不懂,害怕考试,他们躲在书本后面,藏在沉默里面,拒绝坦露心扉。老师害怕不被学生认同,害怕失去创造力,害怕丢失自尊,他们躲在制度后面,占据着讲台黑板,保持和同事的隔离,埋头在自己的学术研究中。教育害怕失去真理,害怕消灭自我,害怕杜绝联系,它躲在控制中,藏在割裂里,埋在理论中,关起了教学者心灵的大门。“不要害怕”“超越恐惧”“和精神‘联姻”,在作者的声声召唤中,我们不由得反顾自己的心灵。

就说我自己吧,已经从教20个年头了,却常常深陷在工作的泥潭里,失去了和心灵直面交流的机会。回想自己刚走出校门,满怀教育的理想,立志描绘童年的精彩,要成为儿童心灵的工程师。可是走上三尺讲台后,满负荷的工作压得我抬不起头来,教育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扫地出门。一个班60个人的容量,让人顾得了东来顾不了西,常常一个学期下来才发现,个别学生一次发言的机会都没有得到,这样,“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又打了折扣。今天某个学生把厕所门踢坏了,明天某个学生将汗衫塞进了抽水机的马达里,想要成为孩子王的我,只得先“压服”再“说服”,越来越依靠自己粗暴的行为来解决问题。面对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我就让学生埋头于无穷无尽的试卷中,而自己只能成为分数的富翁,却无法获得精神上的真正满足……用帕尔默的话来说,29岁的心灵就面临枯竭。于是在他的指引下,我尝试着去敲开心灵这扇门,去接纳一个并不完美的自我。

正视自己吧!教学缺乏激情,设计不够细腻,口头表达能力不强,这些都是事实,有些甚至顽固得难以祛除。既然无法丢弃,不如负重前行。我知道自身的不足和优势都能够铸就教学的风格,曾经的失败和成功都能充实经验的宝库。整合自己吧!我喜欢中国画,喜欢哲学,喜欢教育理论,既然我不能放弃我喜欢的事情,那么何不来个整合。我知道专业和“杂业”都是我成长的渠道,心灵和环境都是我丰厚的底蕴。我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真实的人,在教学生活中让自己成长。而不能做一个心里不爱教育、嘴上却爱教育、精神和行为产生分裂的人。

修炼,在共同体中成长。我们如何才能做到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呢?作者给了我们两个建议:一个是把握对立的张力,回归隐藏的整体;另一个是开创认识的、教学的、学习的共同体。“我们都面临调和对立或矛盾的任务……带入一个更高层次的,超越了对立的力量——即爱的力量。”帕尔默认为对立使教师生活在悖论之中,一味地抵抗或者忍让会让我们的内心处于撕裂状态,而敞开心胸包容对立却能够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

读到这儿,一名学生跳进了我的脑海,在课堂上他常常瞪着眼睛一动不动,口水涟涟也顾不上擦拭,半天不会在作业本上落下一笔。在我的印象中,发言从来跟他无缘,合作时同学们也把他排除在外,考试成绩也不会列入班级的总分——他是一名弱智生,一个课堂中多余的人,无法敞开心扉倾吐感受。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在作业本上画了几朵小花,我举起他的本子向全班同学展示,“看看这几朵美丽的花,跟以往的作业相比他的进步多大啊!”这时大家都由衷地赞叹起来,而他的脸上也绽开了笑容。从此他成了我课堂上的一个焦点。一天,他举手在“找不同”游戏中发现了一处不同,这是他的第一次“发言”。一天,他画面上除了花朵之外还画了一只小鸟,这是他能够画清的第二个图像。一天,他停下脚步向我摇手打招呼,这是他的第一次问好……我感受到了这位同学的变化,这个班级的同学也在期待着他的变化,当然大家都在改变……当时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现在我终于懂了,那是我和同学们用更博大的心胸包容了这种对立,于是这位同学,不,是教育,向我们绽开了笑容。

什么是共同体呢?就是为伟大事物魅力所凝聚的群体。共同体的核心是谁?是教师、学生还是领导?都不是,这个伟大的事物就是真理。帕尔默认为:“真理是怀着激情和原则就重要事物进行的永恒对话。”人们聚集在主体(真理)周围,才会遵守让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去接近这个主体(真理)的共同规则和解释。帕尔默的认知共同体理论击碎了原有的从知识→專家→外行的模式,他认为真正的共同体就像一个市民大会一样,大家围绕真理展开多元的交流,推动着真理和主体共同发展。

帕尔默的观点像一颗彗星撞进了我的心灵世界。看看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共同体,但是我们明白这些共同体背后的核心是什么吗?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准备了丰盛的“精神大餐”,可是学生却“吃”得十分痛苦。也有人抱怨,在自己班级上课效果挺好,可是在这个班级却“启而不发”。那么你有没有问一问,你设计的问题有没有打动学生的心灵。在学校里,有很多专业研究小组,诸如课题小组、备课小组、读书小组、教研组、年级组等等,每个小组都有计划、研讨、论文、上课等诸多内容,许多老师在忙碌中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集中到一起——是为了共同的理想,还是为了应付学校布置的任务?在教育中,有很多矛盾的理论在等待着我们,你是选择讲授法还是启发式教学?你是同意以教师为主体还是默许以学生为主体?你是坚持认知的客观性还是主观性?而有没有问一问,这些理论是建立在怎样的背景上?是否以师生的发展为现实依据?

因此,一个集体要成长为“共同体”,告别名存实亡、状如散沙,实现共赢同存、内涵发展,就必须以“共同点”为核心,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真理”为追求目标。正如帕尔默所认为的那样,这个共同点是微小的、共有的、紧密联系现实的,它能推动事物和主体共同发展。

回归,获取精神的奖励。帕尔默归纳了教育改革的四个阶段:一、内心的决定;二、形成共同体;三、走向公众;四、形成奖励系统,而精神奖励是奖励系统中的最高境界。“因为我们感受到在至高光明的照耀下生活的深深满足。”“作为教师,有人会下决心不再分离地生活,把我们的行动与我们履行的工作意义相联系。”

这才是教师真正的回家之路,从心灵出发,回归心灵的宁静和满足。在美国影片《棒球少年》中,主人公为了去美国打球,为了过上好日子,或许是为了一句玩笑,为妈妈做一张桌子,告别了家人,只身闯荡美国职业联赛。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幸运儿,成为队中主力队员,屡屡打出好球,酬金也逼近新高。可是他的心理压力却越来越大了,朋友被老板炒了鱿鱼,对手摸透了他的球路,伤病不合时宜地造访,替补球手形成压力,种种排斥来自社会……最终他不辞而别,告别了一度神往的球星生活。他白天在餐厅洗盘子赚取生活费,晚上帮妈妈做了一张桌子,偶尔也会和退役的球员打上一局好球。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回归了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其实教育的幸福不是大起大落,就像日本动漫画家宫崎骏笔下的人物一样,平平常常中蕴藏着人生的真谛。可能是一位学生在教师节前夕送上一张精心绘制的贺卡,可能是某节课上孩子们飞扬的激情感染了你,也可能是路上学生一声响亮的问候,或者是一名毕业多年的学生送来的一份祝福,或者是孩子的一幅绘画作品给了你创作的灵感,抑或是你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烙上了教学的印迹……正如帕尔默所说的那样,回到我们每个人内在的力量,跟我们自身之外的种种力量联合,义无反顾地一同去创造世界。

合上书本,心灵的涟漪渐渐平息,抬起眼睛,预备铃已经响起,我知道即将到来的课堂,肯定存在着种种“险境”,但是我已经准备好了……◆(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市盛泽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帕尔默共同体内心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内心有光,便无惧黑暗
做一个内心有光的人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原来占据你内心的不是我
画中有话
澳“狂言大亨”竟要求总理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