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络舆论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力量。但在网络舆论背后,暗藏着“神秘推手”。
“水军”发帖像码砖 2008年冬,公司小职员石峰加入“水军”队伍。他的第一笔“业务”是在网上推广某国际知名品牌手机。石峰在各大论坛注册了账号,连续一个月每天发帖100条,帖子的标题、内容及跟帖都是手机商设计好的。一个月后,石峰拿到了好几千元报酬。后来,石峰干脆足不出户,成为一名职业“水军”。石峰说,这活儿太枯燥、太累了,“水军”实际就是网络民工,发帖好比码砖,挣的都是辛苦钱。“对大部分‘水军’而言,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元就不错了。”
网络公关公司制造舆论热点40岁的陈墨是中国最著名的网络推手之一,曾主持炒作过芙蓉姐姐等数位网络红人。2006年底,他成立了自己的网络推广公司。每接到一个活儿,都是先由公司进行策划,包括在哪儿发布消息、切入点是什么、标题如何才能吸引人等一系列细节问题,然后由公司与网站签订合同,并招募石峰这样的“水军”团体分派任务。
2008年,大大小小的网络公关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成为操控网络舆论的重要力量。最典型的例子,是曾被热炒的“康师傅‘水源门’事件”。2008年7月24日,某知名论坛出现一个帖子,内容大意是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水源其实是自来水。随后,康师傅矿物质水在网上遭遇了接二连三的炮轰,康师傅矿物质水业务在半年内由盈利变为严重亏损。
50%热帖是被策划出来的 业内人士说:“现在的‘网络打手’无论要炒作自身还是诋毁对方,都要将话题上升到文化、传统、宗教甚至民族感情、爱国热情等层面,很少露出商业利益驱动的马脚。”坊间也盛传,网络公关公司在策划话题时,会事先分析网民的心理,从仇富、愤青、同情弱者等方面进行设计包装。中科院教授吕本富经过大量调研得出一个结论:网上约50%的热帖是网络推手策划出来的,且基本为商业性策划,其中70%是正面商业营销,余下的30%属于商业竞争对手间互相诋毁拆台。
业内人士说,网络拥有不可比拟的时效性、互动性和开放性,这让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网络抬高自己,攻击竞争对手。通过网络公关公司的“策划”和“水军”的大规模行动,网络舆论其实很容易被“牵着鼻子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