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银梅 利百加
2010年9月底,“嘻哈相声瓦舍”在北京“广茗阁”举办了相声专场晚会,台上那个穿着长衫捧哏的小伙子,就是嘻哈相声瓦舍的80后少当家赵臣;他管理的“嘻哈相声瓦舍”,是国内第一家推行保底工资,并严格实行企业管理的相声团队。但鲜为人知的是,赵臣是曾经有着30万年薪的企业高管,就因为对相声事业的执著爱好,毅然辞职,誓要打造相声界的“华谊兄弟”……
一路上有你相声陪伴少年快乐成长
赵臣小时候喜欢听孙敬修爷爷讲故事,放学回家,总爱趴在桌上听收音机,每每听着都忘了吃饭。赵臣有个舅舅和许多相声界的人常有来往,看着赵臣喜欢听故事,就常带着赵臣去看相声晚会。对相声从聆听到模仿,从马三立、侯宝林到姜昆、赵炎,凡是能听到的,赵臣都会学两段给同学们讲。初一艺术节,他和班长表演的高英培的相声《看告示》,成为那个校园艺术节最出彩的节目。
有了第一次登台表演的成功,赵臣对相声艺术的爱好与日俱增。1997年,上中学的赵臣在电视中看到,西城区少年宫的“校友•笑友”俱乐部招收学员。赵臣兴奋得一宿没睡,第二天就跑去报了名。从此,他开始师从马桂荣老师,系统学习相声表演艺术。马桂荣老师除了教孩子们相声艺术的基本规律和演艺技巧外,还常常和他们谈论传统相声艺术的发展和现状。她对孩子们讲:“相声艺术只能当成一个爱好,不能当成职业,你们都是在校的学生,有很好的底子,能够喜欢相声、传播相声、发展相声这就很好了,如果把它当成职业是不能让你生活得很好的。”还是中学生的赵臣听出了老师话中的无奈,但他并不明白,自己喜欢的相声艺术所处的尴尬。半年之后,他就随俱乐部,活跃在北京各个社团和舞台上。
2000年,赵臣考上了北京城市管理学院,毕业后,他先后在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等处工作。工作之后,赵臣渐渐感觉到知识储备的重要性,这让他有了重返校园继续深造的念头。于是,他又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习。在学习之余,他组织同学成立“相声会”、“先锋剧团”,活跃在校园舞台上,这不仅锻炼了他的组织能力,也丰富了他对相声的理解和认识。
一天演出结束后,赵臣对师傅马桂荣说:“我还记得您在我们刚进俱乐部的时候讲的那些话,当时我还不懂,可现在我觉得,相声要生存,要发展,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要在经营的模式上有所突破,这样才能解决相声艺术生存的尴尬。”
师傅感慨:“许多相声界的同仁都在寻求相声艺术发展的路子,一直找不到出路,眼看着你们这些孩子都成熟起来了,你们有激情、有知识、敢于创新,希望你们这些年轻人能给相声的发展探索出一条路子。”赵臣把师傅的话牢牢记在了心上。
相声和事业的抉择放弃30万年薪说相声
2007年7月,刚刚毕业的赵臣恰逢联想启动新项目,当时联想集团新建的视频网站需要个合适的人选挑大梁,赵臣既有媒体经验和背景,又有专业知识保障,无疑成为最佳的人选。他动用自己这些年的媒体从业经验对市场进行了分析:当时国内的视频网站搞得特别红火,但发展却参差不齐。他设想,如果成立闪联娱乐联盟,就可以把国内的所有大型娱乐公司和美国的八大电视公司联合成立一个标准工作组,对国内的娱乐公司进行重新洗牌,而这些娱乐公司的互联网终端出口只有闪联一个。这个大胆而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引起了公司高层的重视,联想接纳了这个敢想敢干的年轻人,答应给他一个独立的团队。
这期间,赵臣和他的师傅在海淀创建了“周末相声俱乐部”,一天,高晓攀找到了赵臣师徒俩,合计一起筹建一个相声社团。经过大家的齐心协力,2008年3月,“嘻哈包袱铺”正式成立。
2008年,全球500强的安美数字服务科技集团新成立的视频运营业务把橄榄枝伸向了赵臣,条件优厚,自带团队、充分的自主、30万年薪。很快,赵臣走马上任了。他白天工作,下班后就赶场子说相声,精力充沛的赵臣好像有使不完的劲。那时安美集团研发部在望京,公司的总部却在798。赵臣每天早晨赶到公司安排一天的工作,培训新团队,开辟新业务。6点一下班,他就坐上班车到东直门,打的赶往位于鼓楼西大街的嘻哈包袱铺。
8月份北京的天气,就像蒸笼一般,身材高大的赵臣从单位马不停蹄赶到场子已经是汗流浃背了。一进场他先换上长袍马褂,然后安排场次、协调演员,不一会儿,该他上场了,段子说完,送走了观众,长于管理的赵臣召集大家坐在一起总结演出情况:“今天的观众多了两成,为庆贺今天的演出成功,我请客,吃饭去。”星空下,一帮年轻人的歌声将夜色点缀得分外迷人。半年之后,嘻哈包袱铺开始火起来,这个时候,赵臣每天就像一个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人,想停也停不下来。这对他来说却是“紧张并快乐着”的一段时光。
2009年,嘻哈包袱铺急速膨胀起来,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开始显现,最主要的就是管理上的漏洞,这让搞管理的赵臣深感不安。他隐约看到了嘻哈包袱铺的潜在危机,他不忍看着这棵刚刚破土成长的小芽受挫,毅然放弃了30万的年薪,全身心投入到了嘻哈包袱铺的建设当中。他除了加强自己的分管工作外,积极对内部管理上的问题进行整改,他提出成立“基委会”的建议,希望用科学的管理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包袱铺的运行,然而,嘻哈包袱铺的急速发展,让一同走过来的同伴变得浮躁起来,很多人听不进赵臣的建议。赵臣决定自己创建一个阵地,继续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传承相声艺术要做相声界的“华谊兄弟”
2010年春节刚过,赵臣在孟总的办公室里谈论着筹备相声社团的事。孟总是一个实业家,但对相声艺术有着特别的情感,在他心里一直有一个情节,就是参与文化产业的建设。当他听说赵臣想要成立一个自己的相声社团时,最先击掌支持。两个人谈论了一个下午,从相声艺术的发展到创新,从内容的改革到运行的模式。说到相声的运营,赵臣坚定认为:“相声一定要进入到文化产业的阵营里来才能发展长久。”共同的志向,还有赵臣的管理能力和对相声艺术的独到见解,让孟总最后决定,出资支持赵臣创建相声社团。
经过几个月的前期筹备,2010年7月,赵臣的“嘻哈相声瓦舍”终于在北锣鼓巷北口东侧的一个小四合院里落户,“嘻哈相声瓦舍要走的是一条资本运作、企业化运营的道路”,他的观点也得到了相声前辈姜昆老师的支持,希望赵臣能够为相声艺术的发展趟出一条路子。
刚开始的时候,好多喜爱相声艺术的年轻人都投奔到“嘻哈相声瓦舍”,其中不乏是冲着赵臣的劳务制度而来的,“嘻哈相声瓦舍”是京城第一家实行保底工资制的演出团体,这就意味着,无论有没有演出,演员工资都是照拿的。这也就出现了个问题,好多演员开始偷懒,有了懈怠的苗头,赵臣观察一阵子后,果断实行奖惩考核制度,制度实施后,情况大有改观。为了尽快让年轻的演员成熟起来,演出之余,赵臣抓紧对演员的培训,每周组织全体演员进行三天的集中学习,人人都得拿出自己最新的段子来上台表演,然后请来专业老师和演员,从作品创作到表演形式一一做出点评。他说:“无论是再出色的演员,没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没有了创作的源泉,生命力就会减弱。”
过去赵臣从安美到嘻哈包袱铺来回跑的时候,虽然也很辛苦,可也没觉着累,因为那时候都是大家一起做事,现在,团队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从演出策划到演员培训,商业合作到发展战略,他都要操心,他笑谈:“我現在吃得东西是别人的一半,睡觉时间也是别人的一半,我简直就是一头牛了。”
从7月份到现在,“嘻哈相声瓦舍”按照赵臣的企业化管理模式一步一个脚印向前发展,他也因为是第一个在相声界推行企业化运作的试点而受到媒体的追捧,他对记者说:“我是亮剑迷,我喜欢李云龙这个角色,他不光是团长,还是个出色的战士。我也一样,不光要带好这个团队,而且还要演好每一个段子。”
经过两个月的磨合,“嘻哈相声瓦舍”已经走上正轨,演出也从当下排到了明年:10月份走进北大百年讲坛,11月出演大型相声剧,然后是季度的平价商演、封箱前的最后一场演出、开箱后的第一场……所有这些,已经都列入了演出计划。赵臣坦言,半年之后,“嘻哈相声瓦舍”将会送给大家一个惊喜。
(图/周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