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 福
不少人发觉,很难找到真正的幸福。原因何在?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的说法,我们倾向于高估某些事情——比如加薪、搬迁到四季阳光明媚的地方——给我们的情绪带来的影响。我们倾向于过分关注这些事情最突出的特征。
在我们的头脑中,洛杉矶=阳光明媚;金钱=豪华汽车和奢侈假期。但事实上,还有很多不太明显的特征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比如说,洛杉矶距离我们的朋友和家人有几千英里;要挣得更多,我们必须更辛苦地工作。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当我们盲目地追随自己的想象时,幸福总是擦肩而过。
那么,我们应该到哪里寻找幸福?心理学和经济学的新研究显示,答案在于我们已经拥有的东西——比如朋友和家庭。幸福的秘密很简单,就是花更多时间享受这些充满幸福、令人满足的事物和经验。
正如犹太教牧师海曼·夏克特拉比所说:“幸福不在于你想要什么,而在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
1. 金钱可以买来一点点幸福
幸福研究最令人吃惊的发现之一是:金钱买不到多少幸福,或者说,至少买不到我们期望的那么多。根据经济学家理查德·埃斯特林的解释,原因之一在于,相对于自己的收入,我们更在意其他人赚了多少。那些生活在较富有的地区,比如伦敦的人每年得挣20万英镑,才能确保遥遥领先于周围邻居,即使如此也未必足够。
此外,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说,幸福和收入之间微弱的联系还可能有一个简单的解释:富人们通常要花更多时间干不怎么幸福且费神劳心、压力大的事情——比如工作、照看孩子、购物。形成对比的是,收入较低的人通常有更多时间干幸福的事情,比如和朋友相处、休息、看电视等等。
无论如何,当这些高、低收入者思索收入对他们幸福的影响时,通常只注意到了金钱可能带来的好处。这就导致他们产生了这样的误解:有钱人的生活肯定要幸福得多。真相正好相反:穷人能够——而且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过着比富人幸福得多的生活。
2. 朋友比一辆新法拉利更宝贵
多少钱才足够让我们幸福?由于收入对我们幸福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同事、邻居和朋友的收入,所以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但如果要问,多少钱才能让一个孤僻的人和一个交际很广的人一样幸福,答案要简单得多。
非流通物品,比如友谊或婚姻带来的快乐,其价格的计算方法在20世纪90年代初,由英国华威大学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奥斯瓦尔德提出,是基于一个非常简单的想法。设想一下,通常而言,金钱能够让人快乐。再设想,那些每天与朋友见面的人比那些独居的人更快乐。那么,原则上就可以设想,要多少额外收入才能弥补缺少社交生活的不快。
比如,在英国,工资增加1000英镑,等于增加0.0007分幸福(总分为7分)。另一方面,经常和朋友交际,增加幸福程度为0.161分。这就意味着,工资要增加大约0.161/0.0007才能弥补无社交生活的缺失——这相当于每年23万英镑,比一辆崭新的法拉利612 Scaglietti还要贵一点儿。
3. 中大奖不能立刻让你变快乐
根据经济学家对乐透彩票中奖者的调查,工资收入被认为是理所应得的,而彩票收入对他们而言却不是。
获奖者不会立刻认为他(她)应该得到这笔钱,因为赢得乐透会导致认知失调——两种对立思想同时存在于一个人头脑中的过程。获奖者通常想:“我很高兴赢得这些钱,但我不知道它们是否是我应得的。”但是,慢慢地,时间会说服中奖者相信,他(她)理应拥有这笔钱。根据经验,认知失调的消失需要大约两年时间。
有趣的是,该研究还发现,人们对于不同收入的评价完全不同:赠予收入、继承收入不同于工资收入,更不同于彩票收入。一英镑和一英镑也有差异。
4. 丢掉工作并非让人不快乐
失掉工作是人生最痛苦的体验之一——比离婚更痛苦。一个明显的原因在于:失业意味着失去稳定收入。失业的精神代价,在某方面可以用丢掉工作所带来的社会污点、自尊丧失来解释。
有趣的是,虽然失业对于失业者和尚未失业者都是不愉快的体验,但是,当很多周围的人——同事、邻居、住在同一地区甚至同一家庭的人——都丢掉工作的情况下,失业的打击会显著减少。
巴黎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安德鲁·克拉克认为,原因很简单:当失业成为普遍现象,失业对个人名誉造成的影响就减少了。换句话说,在很多人都失业的情况下,丢掉工作的前景显得不那么可怕了。
事实上,如果失业率足够高,失业和未失业之间的幸福差距将不复存在。失业率高的地区与失业率低的地区相比,人均幸福程度通常较低。然而,在英国,当平均地区失业率超过20%,这一地区的幸福差距就完全消失。
看来,当一个人失业的时候,如果身旁有人也有同样的遭遇,坏事也显得不那么糟糕了。
5. 胖朋友比瘦朋友更让人快乐
经济学和流行病学的新证据显示,我们不但关注自己的体重,也关注他人的。瘦总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也许因为瘦子与人约会或结婚的机会更多,甚至在职场上也升得较快。然而,当我们周围可比较的人变胖的时候,变胖的代价则相对减小了。简单地说,当我周围的人也变胖后,我需要保持瘦削的压力就变得不那么大了。
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体重超标的人——BMI(身体质量指数)达到或超过30的人——比拥有正常体重(BMI在18.5~25之间)的人要不快乐得多。然而,当相同性别或年龄段的人也一样重甚至更重的时候,超重者的快乐水平就会增加。对于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也是一样:当伴侣体重也增加的情况下,自己體重增加带来的不快就会相对较小。
这一现象给目前西方世界的肥胖流行症提供了一种很好的心理解释。当其他更多人变胖的时候,肥胖会变得比较容易接受。
6. 离婚不一定带不来幸福
任何时候,离婚者报告的幸福程度远远低于已婚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结果并不令人意外,然而,这种对不同人群中的个体在任意时期的比较,经常导致严重的误导性结论——这种比较得出的结论很明显:离婚让人不幸福。
首先,离婚这个选择对于任何个人都是罕见的决定,因此不太可能是一时之间的冲动之举。有人会争辩说,离婚必然让人变得幸福,因为只有当利益大于成本的前提下,人们才会作出这个决定。这就导致了一个重要问题:在离婚前后期,人们的幸福感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根据爱德·迪纳的研究,对于男人,最难过的是离婚前的一年。形成对比的是,对于女人而言,最难过的是离婚前的两年,在分手前一年,她们的幸福水平处于回升边缘。这一模式也许反映了一个事实:多数离婚都是由妻子提出的。
离婚对幸福的影响从负变正也需要时间,对于男人通常需要约两年,而女人则需要3年。换而言之,如果一切真的不能修复,那么分手之后,离婚夫妻通常会变得更幸福,但需要一段过渡时期。
7. 幸福具有传染性
快乐的好处很多。快乐的人通常更健康、更长寿、赚钱更多。他们更常做义工、更擅长交际、更多发自内心的笑。研究者不太明白的是,为什么快乐具有传染性。
根据国际畅销书《关联》作者詹姆斯·福勒和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克斯的说法,被快乐的朋友、家人、邻居环绕的人,在未来也会变得更快乐。他们说,如果一个居住在一英里之内的朋友感到他(她)的人生显著变幸福了,我们的幸福程度也会跟着增加25%。
同理,对于共同生活的配偶,幸福程度将增加8%;对于居住在一英里之内的兄弟姐妹将增加14%;对于隔壁邻居将增加34%。这一现象说明,幸福的传播似乎更取决于经常性的社交对象(往往由地理位置决定),而不是深层社会关系。
那么,为什么幸福具有传染性?一个原因也许在于,幸福的人乐于和朋友、家人分享他们的好运,比如通过提供实际帮助或慷慨解囊;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幸福的人会变得更友善,较少攻击性;又或者,正面情绪具有高度传染性。
简而言之,幸福不但是一种个人追求,它还可以为整个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水云间摘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