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数字癖

2010-07-04 09:53莫小米
读者 2010年6期
关键词:吊脚在水中央小学校

莫小米

仿佛永远记不住,总是不自觉地落进这个俗套。

日前采访一位中医。他的医术并不神奇,亮点在于,他感慨偏僻山村的家乡父老看病难,每每将小病拖成大病,立志为底层农民做些事情。

他定期到乡间义诊,不收一分钱。无法动弹的病人,他上门诊治,一次一次直到痊愈。这个做法他已经坚持了好多年。

这样做不会亏本吗?他承包了山地,自己种植中草药,降低了成本,方可维持。这种做法,以前在赤脚医生中蛮常见的,搁到今天,实属凤毛麟角。

他讲到一个被关节炎所困、又因拖延乃至无法下床的女病人,在他免费上门诊治后痊愈的故事。我习惯性地问:“前后治了几次呢?总共为她花了多少钱呢?”

他答:“不知道,真的没法说,从来不去算。”

是啊,既然免了,就连计算也免了,他从没想到有一天要宣扬这些数字。

想起当年在加拿大一位华裔老人的家,看到墙上很美的一张照片——蓝天白云,水鸟飞翔,一排竹楼,翘檐、吊脚,宛在水中央。那是他在中缅边境上捐建的一所小学校。日本人打来时,他逃难到那儿,差点死掉,幸亏被异邦的好心人收养。退休后他故地重游,发现村里的孩子读书很困难,要划着船到很远的地方去上学,就在那里捐建了这所小学校。

同行的记者立刻感动了,并来劲了,非问他花了多少钱,是什么币?加元还是美元?而老人算了半天仍算不出来。

记者是出于职业习惯,也许是为了资料更翔实吧,用数字说话。也有非常多的被采访者,企业家、明星、名家,非常配合,做慈善时必用数字说话。那些数字是他们早准备好的,媒体还喜欢据此列出排行榜。

只要不是虚假夸大的数字,不是承诺了没有兑现的数字,有数字也很好。

唯真正的慈善,从未想到计算。

(沐晨摘自《羊城晚报》2010年1月1日)

猜你喜欢
吊脚在水中央小学校
《谁会飞》仿写
舒兰市第二实验小学校
相声 宛在水中央
BALCONY
Balcony
小学校本课程的深度开发与有效实施
不等高嵌固多层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变化规律的探讨
吊脚式山地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分析
第一场雪
聊城,宛在水中央